看这个大佬的动画,10个人有9个都会晕过去
人会晕车,会晕酒,会晕高,晕很多东西。但是你有没有听说过人还会“晕动画”的?
不是故事烧脑带来的“晕”,而是更原始的、物理意义上的头晕目眩。
今天要向大家安利一个瑞士实验动画大师和他的神奇作品。
可以说,这些作品将主观旋转镜头运用到了极致。
很多观众看完后纷纷表示,好片是好片,晕也是真的晕。
整体感觉就非常奇妙。
这位世界级动画大师就是乔治·史威兹戈贝尔。
除了别具一格的旋转镜头,乔治·史威兹戈贝尔的动画还有许多其他的魅力点。
我们这次着重介绍的,是他最有名的一部哲理味十足的动画小短片,2004年的成熟期作品——
《没有影子的人》
(L' Homme sans ombre)
01
如动画标题所言,主人公是一个没有影子的人,只不过这个男人并非生来就没有影子。
他拿着一封信件从灰暗的街道踏入魔术师五彩斑斓的城堡。
红衣魔术师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不遗余力地向男人展示财富、香车和美人。
魔术师暗示,只要男人把影子作为交换,这一切都将为他所有。
经受不住诱惑的男人拿自己的影子和魔术师交易,不曾料想自己之后的生活出了大问题。
月夜接吻时,怀中美女发现男人没有影子,立刻就被吓跑了。
男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一群人向他投来看怪物般的目光。
自此,被恐惧包围的他只敢行走在树木的阴影中,不敢踏出阴影半步,唯恐秘密被人发觉。
男人再一次找到红衣魔术师,放弃当初从魔术师那里换来的一切,换得一双能够日行千里的红靴子,开始满世界找寻自己的影子。
他翻山越岭,遇到了篝火部落,参与了月食围观,却始终没有看到影子的踪迹。
人山人海中,没有影子的他永远都是一个异类。
不知不觉,男人来到了中国,一群人在观看传统的皮影戏。
他意识到自己找到了归宿——男人来到幕后,协助进行皮影表演。
由于没有影子,他不必像其他表演者那样蹲着以防人影映在白屏上,操纵起道具来更加得心应手。
动画《没有影子的人》是一个类似浮士德的故事。
男人向红色魔法师出卖影子的情节,相当于浮士德博士向魔鬼靡菲斯特出卖灵魂的设定,因此该动画中的影子可以被看作男人灵魂的外化。
失去灵魂的人意味着失去自我。
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难以弥补内心的孤独与空虚。
动画结尾没有让男人与影子重逢,而是让他找到一份皮影戏的工作,这样的安排可谓神来之笔。
逝去之物不可追,唯有开辟新的道路方能开启新的人生。
02
乔治·史威兹贝尔的动画是一种流动的艺术,画面中的各个元素会随时间的流逝发生变化。
而且其动画几乎全是手绘之作。
在没有现如今常见的3D建模技术加成的情况下,纯靠手绘就能完成如此复杂的运动空间,令人叹为观止。
在动画《没有影子的人》中,前几秒还是骰子的立方体小块,后几秒就成了屹立于车水马龙间的高楼大厦。
整一转变过程简直比某芙巧克力还要丝滑。
正当你以为故事将在这些个高楼大厦中发生时,镜头一转,原本三维立体的场景被电影院内一块二维平面的大荧幕收纳,荧幕外一群观众正聚精会神地看着。
顷刻间,我们倒成为了这些观看者的观看者。
而在乔治·史威兹贝尔的另一部作品,1998年的《赋格》(Fugue)中,画面的变形成为了一种循环往复的存在,梦幻感进一步增强。
赋格,本是盛行于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复调音乐体裁,包括贯穿全曲的主题以及与主题形成对位关系的对题,两者经常在不同声部中轮流出现。
在动画《赋格》的开头,一番旋转和镜像过后,我们会觉得男人面朝窗户沉思的情景,似乎只是女人手中所持的一张相片。
而在动画最后,一切回归本源,我们却发现所有事物围绕的其实是那个男人,都是男人在写作时头脑中产生的幻象。
如此操作,叫人直呼amazing。
此外,动画《没有影子的人》画面中的隐喻义也非常明显。
随着电影院立方体继续分解变形,镜头也逐渐拉远,动画title浮出水面。
而title的每个字母(除了A)底下都有影子在晃动,那个没有影子的字母A似乎预示了动画主人公影子的消逝。
从这种细节的把控也能看出作品的独具匠心。
03
最后,不妨再来聊聊导演乔治·史威兹戈贝尔一个独特的习惯。
他会在几乎每部动画前面都安排一个饶有趣味的倒计时片段,当倒数到数字3的时候进入正片。
每次倒计时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充满奇思妙想。
这部《没有影子的人》片头采用的是翻滚的写有罗马数字的骰子:
又比如1992年《无止无尽》(La course à l'abîme)的片头:
1996年《蜿蜒前进》(Zig Zag)的片头:
2006年《JEU》的片头:
实际上,早在1987年的《学院变体立达》(Academy Leader Variations)里,乔治·史威兹戈贝尔就与其他导演联手,玩转各种倒计时方式。
豆瓣词条显示,除了乔治·史威兹戈贝尔,这部时长不到5分钟的动画短片邀请到的大导人数竟然多达19位,长长的导演名单简直闪瞎眼。
意外的,其中6位还是中国人?!!
看到这里,熟悉中国动画史的旁友可能就要跳起来了——这些导演基本都是中国动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严立宪是《大闹天宫》的首席动画设计;
常光希是《宝莲灯》的导演、《哪吒闹海》的原画师、《雪孩子》的造型设计;
何玉门是《好猫咪咪》《小鲤鱼跳龙门》的导演;
而胡进庆的另一个称号,是“葫芦娃之父”……
于是乎,在这部《学院变体立达》中,我们得以看到如下极具中国范儿的倒计时方式:
灵感可能来源于川剧变脸的“折扇+大变活人”:
国人喜闻乐见的麻将牌:
连传统剪纸艺术也被拿来玩了:
事实上,身为老外的乔治·史威兹贝尔却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
1983年,39岁的他得到奖学金来上海复旦大学读了一年的中文,与当时中国的很多动画人都有着不错的私交。
智慧的碰撞,灵感的激发,这才有了这一场视觉盛宴。
迅哥儿曾直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相信昔日大师们的作品也能给当下的国产动画一些有益的启示吧。
编:暴走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