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反常合道”艺术手法

苏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所谓反常合道,就是超乎常规,违悖常理,却合乎情感逻辑,使人感到新颖奇突,别出心裁,以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

一、语象的组合

就是在诗词中把相互对立、相互矛盾或相距甚远的情景组合起来,使画面与画面之间缺乏逻辑上的联系。

柳宗元《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寻求超脱的心境。最有“奇趣”的是“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将“欸乃”之声与“山水绿”两种不相干的情景反常地组合起来,通过语象的跳跃,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清晨,烟消日出,江面一片静寂,一条渔船划过江面,打破这出奇的静谧,山水似乎苏醒过来,变得更绿了。

二、语象的变形

诗词中语象虽悖理悖实,但却不违背情感、情理的逻辑,更恰当地传达作者的心灵世界和审美情趣。

无可《秋寄从兄贾岛》

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西林寺清幽寂静的景致,暗寓超然淡雅的禅趣;回忆往事感慨当前,以委婉的语言对从兄进行规劝,在平淡从容的语言中,流露出兄弟间的亲情。“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二句,写的是“落叶”,而偏说是“听雨”,意思又不在“听雨”,而是写长夜不眠,怀念贾岛。这个象外句要比直写深入两层。

三、语意的悖理

唐·李益《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此诗以白描手法叙述了商人妇的闺怨之情。前两句用平淡、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件可悲、可叹的事实,后两句突然从平地翻起波澜,忽发奇想,忽出奇语:“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虽然是想入非非,却是发乎至情。这种基于爱怜的怨怅,源于相思的气话,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这位少妇的怨情。

四、修辞的使用

○通感

李贺《蝴蝶飞》

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

此诗描写一位长期独处的少妇正在春风帐里入睡,年轻的丈夫出外远游终于归来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明了少妇的贞好、孤寂和少年郎的潇洒不羁,写法上将闺中少妇的深情点化于言外,大有脱俗换骨之意趣。“杨花扑帐春云热”,杨花在春风中飘落,而春云也让人产生了热的感觉,春意盎然的意境因“热”字而更形象。

○比喻

欧阳修《玉楼春》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此词上阕写思妇别后的孤凄苦闷和对远游人深切的怀念;下阕借景抒情,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全词突出一个“恨”字,层层递进,深沉婉约。“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

○夸张

李白《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化实为虚

曾公亮《宿甘露僧舍》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这首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长江的雄伟壮观、气势宏大,表现出作者对长江盛况的的赞叹与热爱。“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造语神奇。开窗俯视大江,景实而无意趣;开窗放任大江奔来,景虚却造成视觉的冲击力度,把人引向新颖奇突的审美境界,颇有奇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