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单兵火力的革新性武器,美军率先开发,使作战方式更加灵活
对于在步兵班组里作战的士兵来说,在战场上能够有效击毙敌人的,只有手中枪械射出的子弹和身上携带的手榴弹。受过训练、经验丰富的士兵更喜欢用手榴弹,或者呼叫连级轻型迫击炮支援,来打击对方火力点,并进行推进。但是在手榴弹平均投掷距离(50米)和60毫米轻型迫击炮(最小射击距离500米)中间却存在一个火力空白。在这大约450米距离内,没有任何爆炸物可以供底层的士兵使用。为了弥补这个火力空白,美军决定研发一款革新性的武器,让普通步兵班组也可以获得相当可靠的火力支援,这个革新性武器,便是单兵榴弹发射器。美军最早在1951年开启了自己的榴弹发射器项目,力图研发出一款轻型、便捷的榴弹发射器供士兵灵活使用。
这个项目的最终产品便是40X46毫米榴弹,最开始的型号是五十年代末成熟的M406型高爆破片榴弹,随即诞生了一系列的40X46毫米规格的榴弹,目前这种规格的榴弹到今天已经被北约和许多西方国家采用。虽然用来发射的榴弹在五十年代末便已成熟,但是其发射器却走了相当曲折的一段路。美军最开始大规模采用的榴弹发射器,是在越战中广泛使用的M79型榴弹发射器,但M79型榴弹发射器仅仅是“步兵革新”的前兆。
虽然M79型榴弹发射器足够可靠,但由于较大的体积和重量,十分地占配置。在1963年美军步兵班中,一个步兵班大概有一到两名榴弹手,每名榴弹手配备一把M79榴弹发射器,由于M79太重,除了一个M79,他们只额外携带一把小手枪防身用(也有个别猛汉再携带一个主武器)。但那样无疑削减了步兵班的火力,因为榴弹发射器不是每时每刻需要的,而一把小手枪也仅仅是心理安慰。为了解决这一情况,新一代步兵下挂榴弹发射器才提上日程。
事实上美军在此之前已有一款已经参加实战的下挂榴弹,名为XM148,但是并不成功。加上采用M79班组的固有缺点,使得新的榴弹发射器的研发迫在眉睫。在1967年,一个新的下挂榴弹项目被提出,次年XM203样品进入测试阶段(X为美军测试代号)。在历经了3年的实战和测试场测试后,XM203被证实为有效可靠,随即被美军大量采购,并被正式命名为M203枪挂式/下挂式榴弹发射,并将全面取代M79型榴弹发射器和XM148。至此,步兵班组火力和作战方式正式革新!
M203枪挂式榴弹发射器的主要优点在于,它不再占用榴弹手的装备配置空间,配置从榴弹+手枪,变为了步枪+榴弹,榴弹手可以随身携带一把M16步枪,在需要使用榴弹时,来操作下面挂载的M203榴弹发射器,不需要时可以操作M16开火,来填补步兵班组的火力空缺,作战方式也更加灵活自如,不再局限于发射榴弹。
M203早期版本是直接挂载在枪管上面的,不具备快速拆卸的能力,需要将护木打开才能拆卸M203。在发射M203时,需要榴弹手以弹匣作为握把,利用枪身上加装的M203标尺来测量和调整风偏,进而完成一次射击,最大射击距离为250米,膛内带有膛线,相较于M79型榴弹发射器更准,但因为初速和体积的影响,仍然有5米左右的设计偏差,不过对于40毫米榴弹的威力来说,这点偏差还是可以接受的。
为什么说M203和配套榴弹的出现是对步兵班组火力和作战方式的“革新”呢?主要是在火力支援方面,步兵有了更可靠的保证,以及攻防能力也有了极大的提升。自二战以来,步兵在遇到火力点或者硬目标时,往往需要等待连队迫击炮,或者是其他火炮支援,才可以向前推进,或者是打掉这些目标。如果没有上述炮火支援,士兵只能凭借肉身,推进到手榴弹或者炸药包的投掷距离内(美军也是用炸药包的),才可以摧毁或压制这些目标。
而M203的出现,可以使步兵班组自己就拥有可靠的火力支援。M203可以发射高爆弹、烟雾弹、照明弹、破甲弹等。一个步兵班组里有两具M203,可以迅速对出现的火力点和目标作出反应,而无需后方的炮兵再进行瞄准和火力覆盖。因此自1970年以后,直至今日,美军一个标准步兵班组里,依旧配备了两具下挂式枪榴弹(具体实战可能有变)。
也是自美军在1970年采用这一革新性的武器后,这股革新浪潮很快席卷了全球,许多西方国家也是纷纷效仿,抛弃了原先直插在枪械上面的“枪榴弹”,转而开发自己的下挂榴弹发射器,亦或者是直接购买M203的版权在国内生产。苏联使用的是GP25型AK下挂式榴弹发射器,中国的95式突击步枪也有相应的下挂榴弹发射器。目前,全世界的主流国家,甚至是二、三流非洲国家的军队,都会在步兵班组里配置一具榴弹发射器,用来提升班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