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海霞
腊月二十八,我急匆匆踏上了从北京西客站开往家乡方向——孝义的列车。三番两倒终于在春节前回到了梦绕魂牵的老家山西孝义和家人团聚了。年前最忙的莫过于为人妻、为人母的人了,上有老下有小,好像没有我,这全家人的年就没法过了。刚放下疲惫的身子,心想这下可以安安心心过个年啦!殊不知,刚回来一天,便从武汉传来新型冠状病毒突暴的消息,紧接着,武汉封城、疫情扩散全国。医院这边发来紧急通知,要我速速回京到岗。
我所就职的京民康医疗集团,旗下负责北京市丰台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保健工作。责任范围几乎遍及整个丰台区,涉及四十多万人口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处于抗击疫情第一线。我作为公司副总经理,责任重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个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责任心,容不得我半点犹豫,连夜安慰家人,准备行装。
正月初三,便告别父母、丈夫和七岁的小女儿,恋恋不舍地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登程返回北京。
回到工作岗位后,按照北京市疾控中心的要求和公司的安排,我与助手们连夜加班,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根据所管范围,按区划片,本着每个社区均需有医护人员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原则,编组定员,组织医护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深入每个社区,进家入户,开始了与街道、居委会联合的防控战“疫”。
疫情来袭,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发现疫情的“哨点”,基层医护人员就是“哨兵”。我们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构建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按照部署,我们在新华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第一时间设立防控小组、应急预案小组,组建医疗梯队和建立预检分诊小队,并对各项工作制定相关流程,积极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战斗中,最大程度地减少新冠肺炎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进家入户,搞好疫情的摸底调查和对象排查,是最基础的、也是艰难细致的工作。我们和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在入户登记信息、测试体温、防控消毒、发放宣传资料的同时,重点做好隔离对象的工作。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本来他已经接触了确诊患者,急需马上隔离,但他天真地以为自己没有任何症状,执意不肯离家,并喋喋不休地抱怨我们大惊小怪,小题大做。我们三次登门,讲明利害,耐心说服,终于把他遣送到隔离点。还有一位四十多岁的“的哥”,仗着自己身强力壮,抵抗力强,满不在乎,也不想离开老婆孩子,起先是拒绝到观察点,后来竟把我们拒之门外。我们耐心的一直在门口说服等待了三个多小时,直感动得他开了门,乖乖地上了遣送车。
对于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除了要做好站内门诊排查的工作外,还承担着周边居委会的防控工作。我们向各个社区派出防控专员,根据居委会的需求,在各个小区门口设立了“卡点”,对外来回京人员进行相应的登记和隔离追踪,居家观察,进行随访;为小区居民出入的安全办理出入证,测量体温,不漏一人,不落一户,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全身心地做好防控工作。建立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防控网络,不让一例疫情漏网。我们在保证节日期间正常开诊,保障居民诊疗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团队的作用,与社区居委会联合,发动社区联络员、团队全科医生、护理人员,分片布网。
家医团队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随时解答居民的问题并进行健康指导,千方百计联系返京人员进行宣教及居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管理,落实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措施,一旦发现异常人员立即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并及时隔离,做好消毒工作,守护着一方群众平安。我们在门诊大厅设置预检分诊处,开展体温筛查和登记,安排专人负责,确保一个不漏。
在街道居委会的配合下,开展居民的健康教育,使得疫情防控宣传力度更广。同时通过中心微信、微博等媒体形式,发布科普信息,利用电子屏、海报、宣传折页等,在院内进行宣传,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的知识普及,消除公众紧张情绪,用正确知识引导公众做好自己和家人的防护,发现症状及时就医。情疫隐形匿影,病毒诡异蔓延。医务人员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在防控疫情的日日夜夜,不敢有半点马虎。在岗时,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似乎忘记了一切。可是每当奔忙十几个小时,躺在床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便不由得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可爱的小女儿。
平日里,女儿上一年级,总是带在身边,现在为了工作方便,将她留在老家孝义。千里之隔,倍加牵念,想视频一下,大概女儿早已在睡梦中了。孩子,原谅妈妈吧!为了更多的孩子,为了更多的人们免遭病毒感染,妈妈只能忍痛割爱了。但愿疫情早日消散,但愿感染者早日康复,但愿人间再不要发生这样的悲离……入夜,我梦见春暧花开,社区一片欢腾,孩子问我:“妈妈,人们怎么都不戴口罩了?”我说: “不戴了,从今往后永远不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