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影视剧里的“贵族”出身都靠谱吗?

“天气凉了,王家也该破产了。”

这是某部经典网文的词,因为年代比较久远,所以网文名字想不起来了。大致记得一些内容:

男主是个富可敌国的富二代,霸道且专横,人品设置不详,大概三观随作者。

然后遇到了商战设置,具体怎么“战”不清楚,因为作者也不知道。

记得遇到了“反派”人物,有钱,但跟男主比还是差点钱,却作死地要跟男主PK,每每都败在男主手里,本来男主应该是要打算放他一马的,但“反派”偏偏还要跟男主抢女主,这就是给脸不要了。

于是男主就发动了一次规模庞大的“商战”,具体怎么“战”还是不清楚,因为作者还是不知道,只是很酷很酷地在通知所有人“不要跟他玩”之后,说了上面这句话。

如果情节有偏差的话没关系。

因为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国内网文和部分影视剧的设置基本都是这个套路,存小异,求大同。

把任何男主、女主代入到任何这类网文或影视剧中基本都成立:

出身豪门、风华绝代、惊为天人、从不狗带。

名字也是按基本法处理的:

男的基本离不开“霸、傲、天”,这算人名;女的逃不掉“泪眼琉璃唐三彩”。

那么看官可能会问:

这种网文大家都知道啊,在某江文学上到处都是。

别急,今天不是调侃网文,而是讲当“网文人物具象化地成为银屏上的活人时是个什么状态”这个比较深入浅出的影视文化现象。

毕竟,搞文化的没有文化早就不是新鲜事。

有文化的输给了没文化的也不是我国独有。

人设贵族化

目前已经无从详细探究关于部分国产影视剧人物“贵族化”的起源、萌芽,只是记得在进入千禧年之后,随着港台日韩等一批偶像剧(主要是中国台湾、韩国)的纷纷引入,内陆网文中就开始出现“霸道总裁爱上我”、“傲娇女主不差钱”等比较清新脱俗的内容。

鉴于即使在当年,我也对上述的偶像剧不是很感冒的原因,所以不太想引经据典地寻找古早时期的作品,但记得从《流星花园》之后,偶像剧算是开启了内陆部分影视工作者的智慧之门,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某果乐园》以及某某著名商学院。

人物设置是这样的:

男主家里趁钱、且是世家、颜值出众、多才多艺,偏偏喜欢门不当户不对的女主,女主人设基本也是“我没礼貌、不爱读书、脾气暴躁、能动手就不吵吵,但我确实是个好女孩。喜欢我的基本都是好人,不喜欢我的肯定都是坏人。”

其实这么写下来,感觉对了:

这可能、并极有可能是最早一批“社会大哥”和“女拳师”的雏形。

尽管在十几年前,面对忽如一夜春风至的这种影视人设和情节,已经有一些人在吐槽:

日韩港台咱们不说人家了,内陆从解放以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根本就没有“财阀世家”这种逆天的存在,而且不论男女,如果按那种人设性格,在现实里会被打到生活不能自理。

但没用,主导消费市场的并不是创作者,而是消费市场本身:

你让在本世纪初终于普遍接触互联网,并逐渐摆脱了内陆影视剧太“正”的“阴影”下的当年那一批年轻人,让他们认真研究背景并分析人物设置合不合理,似乎不太现实。

那为什么一定要讲这种起源呢?

因为这是有传承的。

有起源才有延续。

别急,后面会讲到。

剧情鬼畜化

“鬼畜”这个词取自日语,通俗翻译即“地狱里的畜生”,在传入中国后逐渐引申为“搞笑、离谱、夸张、恶搞”。

在某个“小破站”上还专门设置有“鬼畜区”,专门供UP主恶搞各种素材。

对于上述“贵族化”的影视作品来说,你说他们在“恶搞”,他们可不是在恶搞,明明是有BEER而来:

在没有深厚的研究和了解之下,用十分的本土意识去理解“贵族化”的生活,并并勇敢地无视故事架构和主题思想,以“编剧和观众在某个产生灵魂上的共鸣”为G点,进行大胆而深刻的艺术创作。

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刨去江湖上早期确立起来的港台及内陆“前辈”,曾经深受贵族文学和鸭头文学影响的年轻人已经长大了,他们充分运用更加高新的世界观和感情观,相互引燃彼此体内的小宇宙,个别有幸进入文化创作领域的佼佼者们,更是据此开始了孜孜不倦的薪火传承:

这边是男主口含天宪朕即宇宙、那边是女主天生丽质难自弃。

这边是群雄乱斗我为王、那边是绿茶女汉费心机。

一男多女种马文、一女多男实难忍。

谈食宿须论五星豪宅,论感情必爱多人运动。

报家门追溯盛唐,讲礼仪只比蛮邦。

鹅肝鱼子时髦货,小四直呼内行;天文地理故事会,皆在凤姐之上。

论三观敢叫琼瑶胆寒,说“复刻”能让于正哀伤。

遵循“自动自觉报身份证号”的原则,同样不点名地提到这些颇有意思的影视文化现象,无论在本文中如何表达对一种现象的叹息和哭笑不得,但一定要相信,在若干年之后,如果有明白人用心记录内陆影视发展史的话,上述这些必然也是一种光影历史。

编剧“伞兵”化

早年间就有人提出一个论点:

内陆编剧水平差距太大,且合格编剧太少。

但我认为这种论点不够全面、客观地分析现象和原因。

影视行业终究处在“买方市场”之中,不是“我拍什么你就得看什么”,而是“我看什么你才能拍什么”。因此在民智开化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作为文化创作的中流砥柱——编剧,其工作不能说尽心竭力,也可以说是滥竽充数:

明明只需要迎合观众口味来写一部讨好的戏就可以了,我干嘛要折腾自己翻阅资料,考据这个查证那个?剧本给到,交稿收钱不香吗?

至于三观?争议越大越好。

争议越大,名气越大。

某位伟人曾说过:“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对于编剧也适用:“三观六观,不如买房在回龙观。”

所以有心人可能会发现,不止是在本文重点讲述的“贵族化”影视创作中存在碳基生物无法理解的现象,在其他很多类型和题材的跟风之作中,同样也存在“不动脑子、不查资料、不想创意、不求进步”的风气。

倘若还是一昧指责确实也略显主观,在影视行业的生态链中,编剧的进化史同样也很残酷,人文地理有人爱看吗?爱看,但不好卖。民族国粹有人喜欢吗?喜欢,但不变现。可人总是要活着的。

我曾在“小破站”上看过几部比较经典的华语影视剧,如《霸王别姬》、《青蛇》、《剑雨》和《活着》等,弹幕里都很感人,网友们也都表示:

“要重新上映的话,我一定买票!”

但现实情况很可能是:

“下次一定。”

“劣币驱逐良币”必然有其存在的根基,这种根基产生的原因同样也不能一昧指责观众的惫懒和逃避现实。简单地说,是相互作用:

越沉迷、越制造,越制造、越沉迷。

恶性循环。

观众没文化

在这种“相互作用”下,部分影视剧“贵族化”往往“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诚然影视产品同其它娱乐产品一样,都是消费者在暂时放松身心的生活中的一剂调味品,但我们不得不开始认真地审视一件事:

当调味品变成了正餐、当辣条取代米饭、当“天凉王破”成为人生不切实际的唯一真谛时,其影响的不止是“几代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被逐渐异化,甚至“非主流”变成主流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要命。

因为一代人的成长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顾及全面的,生活中的消遣产品也能凸显出一个阶层或一个社会的喜好和价值取向。

比如在某音、某手发展的时期,也同样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展示艺术和人文生活的账号开始被毒鸡汤和粗暴的带货、吃播,甚至软色情账号击败。

一种文化产品的变质,不仅是制造商的堕落,也是一个社会的堕落。

悲哀的是,目前这种文化产业“低幼化、原始化”的现象还在泛滥。

幸运的是,现实主义作品和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依然具备一定的市场。

或许这也可以用“进化论”来解释“物竞天择、分支衍化”——

荣耀归于荣耀,尘土归于尘土。

游弋在优美水池中的赏心悦目,是锦鲤;

苟且在腌臜沟渠里的得过且过,是鲶鱼。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