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秘密(三)
一、如何评价乒乓球运动员江嘉良?
答:江嘉良,是中国传统直板正胶打法的集大成者,也是巅峰绝响。江嘉良之后,直板正胶打法迅速退出了世界乒坛的中央,后来的刘国梁更多是依靠个人天赋,万里挑一,可遇不可求。
江嘉良年轻时候,英气逼人,帅气无比,更为难得的是,这么多年来,发福并不明显,这一点碾压同时代的老瓦。
江嘉良,以一己之力,硬生生将中国男队巅峰期拉长了几年,但给中国男队造成了“盛世错觉”,客观上延误了技术改进和梯队更新换代。马文革之后,蔡振华采取了比日本更早的“断代计划”,直接放弃中生代,启用了初出茅庐的孔令辉、刘国梁,当然这是后话了。
江嘉良,是同时代顶级的乒乓球运动员,只是赶上了“欧洲起势、中国下落”的历史时期,时也、命也!
只有站在历史大势之上的人,才能成为最闪耀的明星,江嘉良足够优秀,但是生不逢时,难以成为乒乓球历史长河中最顶端的那几个人。
二、你所了解和知道的乒乓球员绰号有哪些?
答:瓦尔德内尔的“乒乓莫扎特”,萨姆索诺夫的“老桑”,孔令辉刘国梁的“双子星”,王励勤的“王大力”,陈玘的“杀神”,马龙的“六边形战士”,张继科的“藏獒”,许昕的“大蟒”,樊振东的“小胖”等等。
有的以技术风格命名,有的以打法特点命名,有的以性格气质命名,有的以历史成就命名。
总而言之,基本上有绰号的球员,都是高人气、成绩好的明星球员。
最喜欢老瓦的乒乓莫扎特,觉得最贴切的是王励勤的王大力、许昕的大蟒,这些绰号的发明者真是人才!
三、王励勤和马琳,谁更厉害?
答:都比咱们厉害,哈哈,开玩笑。
关于谁更厉害,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谁更“不可学”,越独一无二,谁更厉害!从这个角度出发,马琳更厉害。马琳是直板反胶的集大成者,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谓“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马琳也“惯坏了”整整一代中国球迷,让我们觉得直板反胶天经地义应该这么打。马琳退役后,我们才惊觉,“与马琳同时代”的我们,有多么幸福!
还有一种说法:“越可学”,说明越具有标杆效应,越厉害!从这个意义出发,王励勤更厉害。王励勤的正手,动作舒展,势大力沉,号称“万人敌”。07年之前,统治力最巅峰的时期,正手是杀手锏般的存在,一球“打碎玻璃”,曾经是著名桥段。
再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马琳的许多技术,并不是那么“正规”,有很多民间的东西在里面,像“业余”选手。
再深入思考,你会发现王励勤正手拉球对大臂的运用,独一无二,旁人很难掌握其精髓,又不是那么好学。
“难学”中蕴含“好学”,“好学”中蕴含“难学”。正如“王励勤和马琳,谁更厉害?”这个问题本身,充满了矛盾与辩证味道。
四、秦志戬和许昕关系怎么样?
答:肯定不咋地啊,你看秦志戬秦指导才带了大蟒几年,头发都愁白了!
呵呵,跟大家开个玩笑。
关于秦志戬和许昕的关系,没有深入了解,也无意妄自揣测,更想透过此问题,谈谈教练与球员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练与球员,特别是在专业队,可以这么说,感情比亲生父母还深。
这么说,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你想想,很多孩子从五六岁就开始专业训练,一天六七个小时,一练十几年,比赛、训练,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跟教练在一起,那种感情是时间磨出来、陪出来的。
理解到这,你才能懂的,为什么球员夺得重大比赛的冠军,第一时间会跑去与教练拥抱。
另一个方面,教练与队员是“一荣共荣、一损共损”的关系,手底下的重点队员是每一名教练最得意的“作品”,倾注了教练对乒乓球运动所有的理解与实践。成,名满天下;败,倥偬岁月。
多少时光随流转,多少孩童过随烟,青额变群山,少年化暮年,是教练群体最真实的写照!
五、王涛说过,巅峰邓亚萍在他手下根本不能及格,男女乒乓球选手间实力差距真那么大?
答:专业队的残酷性,远超常人想象。这种残酷性表现在:短则半年,长则三五年,每一个人都会到达瓶颈期,只有极少的球员能突破天花板,实现质变。以前的陈玘、郝帅,后来的方博、周雨、闫安,终其职业生涯远未达到预期,莫不如此。
“瓶颈”的出现,不在于勤奋与否,更多是身体层面和对球的领悟,前者是主要因素。
力量、反应、衔接这些身体机能甚至天赋性的东西,真的是“老天爷赏饭吃”,后天几乎练不出来。所以,我们说在中国国家队能打出来甚至打到主力层big5的选手,必有超拔之才。
这正好可以解释王涛的观点“为什么男女乒乓球选手实力差距会那么大?”单论技术,女子选手与男选手的差距并不是那么大,真正拉开差距的是身体素质!你很早预判到男选手的回球落点,可就是跟不上、反应不过来。明明就是对反手斜线,男选手就是能拉穿你!这完全没有办法。
其实,最简单的解释,你让世界上最顶尖的男、女百米冠军同场PK,男选手的胜利是肉眼可见、碾压级别的。
乒乓球,有技术因素影响,给了人们幻想的空间。但是,它仍然遵循竞技体育的基本规律,到最后逃不出“身体素质”的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