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式”家闹

“国式”家闹

有时,夫妻吵架很正常,天长地久,难免绊绊磕磕。问题是,有的一吵起来各不相让、互相指责、没完没了,闹得吵声四起。更有甚者把双方的“亲友团”都吵成了对立面,因为在劝架中往往亲亲相顾,各自护短,有的甚至不顾事实,强词夺理,不仅没有平息不和,反而激化矛盾,最终导致婚姻破裂,身边这样的事例不少。

笔者就见到这么一对大吵三六九、小吵无休止的中年夫妇,他们一吵起来常闹得四周也不得安宁。

最近,他们正在闹离婚,在这离与不离的拉据中,双方争吵不休,继而互相攻击,四处投诉对方的不是。言行之刻薄、挖苦之精彩,简直可以编一本对骂“黑皮书”了。

女的是一个没甚知识的家庭妇女,有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抱着既然嫁人了就要对方全部负责的“终身制”寄托的传统思想,完全没有自强自立的意识。但又极喜欢“逞强”,她要强的理由就是我为对方牺牲了青春、为他养儿育女。一说起来就把这个当做唯一的资本跟她的丈夫讨价还价,完全不知道这其实是她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否则,她要嫁人干什么?

她有三个致命的“国式”弱点:一是从不知道要反省自己,这是她的习惯。二是“我就是没有错”作为口头禅。三是只记得自己的委屈和夫家的短处、常忘记对方的长处。这样的人就很容易走极端,所以一跟她的丈夫吵起架来往往就觉得自己吃了大亏,从而把对方当做死对头来加以咒骂,并像祥林嫂一样四处“投诉”。

我想,如果作为她的下辈或亲属,我们首先应该体谅她没有知识以及愚昧的局限,从而用真情去开化她、或教育她吧。继而直揭她的“痛处”以惊醒她这个“梦中人,”这才是我们对她最大的爱护和负责!

而不是一味的袒护她、迁就她,这样只能使她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中,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从而加速悲剧的产生。

而她的丈夫本是一个不善表达、甚至说话有点结舌的人,却在她平日里琐碎的计较、喋喋不休的争论中逐渐“磨练”成为今天一个“出口成章”、对驳如流的“争论家”。着实让人慨叹谩骂的功能竟然是如此的神奇,能把一个木讷之人“训练”成为今天一个同样会耍“嘴皮子”的高手。而在他们彼此间强词夺理、牵强附会的辩论中常常令人是非难断、听谁谁都有理,更让旁人在这种“指鹿为马”的颠颠倒倒中找不着北。这就是我们典型的“国式吵架”思维的一种。

“叹服”之余让我深切地痛感到:我们太过缺乏自我反省、宽恕别人的基因了。为什么就不能先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呢?为什么就不能体谅一下对方呢?

而非要把一件本来可以用协商解决或一些按章程就不难处理的事情闹成僵局,再让我们为收拾这种“僵局”付出高额的成本!

试想,如果一个人能在争端骤起的时候稍为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体谅一下对方的难处,许多矛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为什么非要闹到两败俱伤的地步呢?这种硬碰硬,谁也不愿意认输的“窝里斗”,只能是人性的极度自私和冷漠的凸现。

同一屋檐下,甚至同一张床上,反起目来竟然可以如此不认“帐”,相互把对方批得体无完肤,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这才是最恐怖的!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他们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太过看重自己的得失,而缺乏顾全大局、相互体谅的意识了,一旦产生矛盾就各自钻进了自私自利的死胡同里出不来。

其次,就是大家判断是非的标准又是以血缘关系、亲疏关系的强弱为标准的,因而争论起来彼此间完全没有一丝客观的理性。这种亲顾亲的“为虎作伥”的行为只能使“当事人”更加自恃不下,也使各自的亲属在矛盾的争端中容易造成两大“对垒”的阵营,相互扯皮,使大家越争越有理,从而集体无意识地忘记了世间还有一种叫做反省、体谅的美德。有的是听任自己的主观臆断,不负责的极力袒护,往往造成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难断家内事的僵局。

等矛盾激化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时,悲剧往往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是互相残杀,就是他杀、自杀(再不济就像祥林嫂一样生不如死,活在这个世上让人“心烦”)只有杀杀杀才能一了百了。

更可悲的是杀过之后,人们依然不反省!悲剧仅供给旁人的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所以说,我们的教育首先应该是引导同胞的心智生活,让“祥林嫂”们绝迹,才能迈过我们自己为自己所设的愚昧的门槛。

总之,我们亟需来一场反思的启蒙教育,人际往来的温情启迪。让我们首先要学会反省、培养理性的思维,学会用理智去平衡心态,用智慧的涵养和宽容去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避免许多无谓的内耗和牺牲。

一个家无宁日的家庭,决不是社会的福音!

万家灯火,共建我们的和谐家园,启蒙、教育太重要了。可是,谁来做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