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后加年例证(四)
现当代书画家写干支年的比较多。当代名人范曾等写得很多,可不算;首届书协主席舒同也有写的;刘开渠、戴敦邦、沈定庵都有写,看到过照片;林散之先生应该是受人尊敬的前辈,他也写“辛酉年冬月”“丙寅年六月”。
又石刻中所见例。如泰山“与国咸宁”题刻:乾隆戊辰年仲冬,知泰安府事长白萨槎题;“峻岭”:大清光绪丁亥年,晋阳王启恩书;“举足腾云”:康熙乙酉年菊月泰安使者祁国祚题;“还愿”碑:丁卯年卯月卯日,民国二十一年夏月,潍县众弟子立碑。天津盘山,例见前。顾渚山摩崖(浙江长兴顾渚山摩崖石刻),唐张文规题名:癸亥年。宋景定“石之奇墓志”(藏绍兴会稽金石博物馆):以甲子年十有二月……。台湾日月潭干涸所见石碑,右边文字“乾隆丙寅年修”。《新昌历代碑刻》一书所收有:(拔茅小龙亭香炉碑)“万历甲午年仲冬立”,(茶田碑记)“大清光绪丁未年荷月谷旦立”,(三圣殿碑记)“大清宣统岁次己酉年菊月”,(孝思堂碑)“民国丙子年仲夏月守龙公派立”,等等。
鲁迅、周作人、胡适大概也可算作民国时期文人的代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坟》“庚子年的义和团捉住路人,可以任意指为教徒”,《三闲集》“丁卯年八月廿四日,香港孔圣会谨启”,《中国小说史略》“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周作人《北平的春天》“庚子年三月十六日的日记云”,《立春以前》“在辛丑年往南京当水兵去以前,一直住在家乡”,《甲申怀古》“甲申年又来到了”;胡适《四十自述》“光绪甲辰年的春天,三哥的肺病已到了很危险的时期”“《竞业旬报》第一期是丙午年九月十一日出版的”“己酉年,大哥和二哥回家,主张分析家产”,《找书的快乐》“原来是甲戌年手抄再评本”。
王国维、陈寅恪总算得上学术界的牛人了吧,他们也有用。王国维书赠李哲生诗幅(《学术集林》卷十一插页)有“昔游五首癸丑年旧作”;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有“唐蕃翻经大德法成辛酉年……”,《戊戌政变与先祖先君之关系》有“以内阁候补侍读于光绪戊戌年七月”,《恪守词韵》署“丙申年七月上澣”。
其他用例,如线装书影:在兹堂《第一奇书》“康熙乙亥年”,雅语堂藏板《金石录》“乾隆壬午年刊”,丘琼山阁老原本《成语考》“乾隆壬辰年镌”,广新堂《情史》“乾隆甲辰年镌”,扫叶山房藏板《元史类编》“乾隆乙卯年镌”,文光裕记藏板《太平广记》“道光丙午年镌”。清墨:“康熙甲戌年制”“乾隆乙亥年”“乾隆戊申年制”。戏单:晚清戏单(新舞台)“乙卯年七月十四”;民国戏单一(广德楼)“丁巳年阳历二月五号”,戏单二(中和茶园)“即丁巳年闰二月二十四日”。昆明太和宫金殿“棂星门”匾,“大明万历壬寅年季春月鼎建,大清光绪辛卯年季秋月重建”;民国时宪书“丁卯年春牛图”,文昌宫《弥陀经》“民国庚午年小阳月”,峨眉山青玄宫委任状“太岁丁丑年”,……
四九年后,中国大陆以西历(公历)纪年,中历(农历)就多作干支年,似无不可;至如启功先生,多直接书公元年号,于古更无据,亦并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