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人-------周卓然
那天在百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辞的答道:'为的是求学问。'再问:'你为什么要求学问?''你想学些什么?'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或者竟自答不出来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总答一句罢:'为的是学做人。'”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做人也是这样的,真正知道的人不会彷徨,不会徘徊于此;真正有仁心的人不会苦恼,不会为小事忧烦;真正勇敢的人不会恐惧,不会被小小挫折吓到。但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没有智慧,是不可能有仁心和勇气的。
孔子不愧为大学者,他完美的解释了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成年人为什么要学习,甚至老年人为什么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嘛!孔子认为学问是仁心与勇气的基础,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激励他的学生奋发图强,成为拥有大仁大勇的人,同时也讽刺了买官卖官的现象,表达了,靠钱当官的人不会有大事业。
如何不惑是一个难题,关键不是你读了多少书,而是你不会被封建思想或者谣传蒙蔽了眼睛,真正的智者不会听见打雷的声音,说是雷公在敲鼓,不会看见月食就说是天狗食月。做到这些才能向“知者不惑”的方向发展。
做工、做商等等都各有他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教育家、军事家等等,都各有他的专门学说。所以光学一件是不行的,宇宙是变化的,科技是进步的。经常能听到家长说“先把这一样学精,再练别的。”那么针对家长的这句话,我们在脑海里设想一下。两个人比拼魔方,甲只会一个三阶魔方,但是可以5秒拼完。另一方的乙什么模仿都会一点,但是拼的都不是很快。两方比拼甲只能赢其中一局,可是乙只会输一局,那么那方盈利最多能,结果显而易见。
再来说说不忧,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不惑了,不忧显然时间易事。请先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仁者便会不忧呢?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道中国先哲的人生观是怎样。“仁”字拆开便是二人,仁,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做好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就要像,为什么仁者就不忧了。古人云:“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世界终究不是完美的,仁者明白了这一点,便不会忧成败。
当年红军长征,遥远的路程,我们的努力就像一只虫子向前挪了一两寸,这不算成功,但是如果这两寸也不移,那才是真正的失败。人自出生以来,除了内脏,头发,器官,其余的都是身外之物,活不带来,死不带去,仁者看透这一些,为什么还要忧得失呢?
那么,最后的勇者不惧呢?有了不惑不忧工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是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丰富的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俗语说得好:“生平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有俗语说,纸包不住火,而且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想光明磊落,什么都不畏惧,那么就不做亏心之事,心地光明。
诸君啊,醒醒罢!养足你的根本智慧,体验出你的人格人生观,保护好你的自由意志。你成人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