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圣女公墓,寻访俄国的那些灵魂(上)|行走
(7月,应国窖1573之邀,前往莫斯科观看世界杯决赛。自然,也会顺访莫斯科的一些人文名胜。而新圣女公墓,是如今中国游客必到之处。许多人写过新圣女公墓,但是,作为受俄罗斯文学影响的半吊子爱好者,我对新圣女公墓的叙述,大概和别人关注的重点,既有相似处,更有自己的偏好。)
莫斯科新圣女公墓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网友供图
紧挨着2018年世界杯决赛场馆卢莫斯科日尼基球场的莫斯科新圣女公墓(著名俄语翻译家蓝英年先生在《寻墓者说》一书中将之译为“新处女公墓”)是如今到莫斯科旅行的中国游客必到的地方。
新圣女公墓,是莫斯科最为著名的公墓,以前是俄罗斯教会上层人物和贵族的安息地,因当年彼得大帝的姐姐索菲娅公主在这里被囚并葬身于此而得名——1682年,彼得和异母兄伊凡并立沙皇,彼得年幼,伊凡白痴,由伊凡姐姐索菲娅公主摄政,1689年彼得平息索菲娅策动的叛乱,把索菲娅囚禁在此地的修道院,彼得后来成为俄国最杰出的沙皇,莫斯科河上就有按照高大全形象铸造的彼得大帝塑像。新圣女公墓后来成为俄罗斯著名知识分子、画家、演员、政治领导人和科学家等墓地——朋友说就埋葬的人物来说,有些类似北京的万安公墓。
对于多数中国游客而言,说必到,一是导游竭力推荐,在俄罗斯,墓园不是我们中国人想象的那种——在中国传统中,墓地常与不吉利、害怕有着隐秘的瓜葛——俄罗斯的墓园,其实就是一个艺术建筑的大全,去墓园,可以欣赏多姿多彩的艺术设计和建筑,我们的导游就是这样向不想去墓地的人介绍的。当然了,墓园里边,埋葬着众多中国人熟悉的俄国名人,这也是吸引人的地方。对于一些中国人来说,新圣女公墓最大的卖点,我猜测可能是里边有曾经的中&共领导人王明的墓。
中国两位俄语翻译大家高莽先生和蓝英年先生都写过在俄国寻访墓园的文章。高莽先生是诗人,我读过他以乌兰汗之名翻译的许多俄国诗人的作品,他曾写过《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蓝英年先生则有《寻墓者说》。
对于我来说,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第二点,跟高莽先生和蓝英年先生的心情类似。我去俄罗斯一个期待,就是想去那些我有过一星半点了解的俄国名人的故居和墓地去看看,带着朝圣般的心情,因为这些人中,许多人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曾经出现在我的生活中,陪伴过我,并相当程度上塑造了我的精神世界。启程去往莫斯科之前,导游小姐问我有什么特别想安排的时,我说,如果可能,我想去莫斯科郊区,我想去看看帕斯捷尔纳克的墓,因为《日瓦戈医生》,他遭苏联当局迫害,死后没有进入新圣女公墓,而是葬在了别列吉尔金诺小镇。捷克著名作家赫拉巴尔曾写道,无论雪有多深,总有一条被清理出来的道路,通往帕斯捷尔纳克的墓地。很遗憾,他没在我会去的新圣女公墓,这一次,因为是集体活动,我注定与他失之交臂。
好在,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虽然没有帕斯捷尔纳克,还有果戈理,契诃夫,索洛维约夫,马雅可夫斯基,布尔加科夫,爱伦堡,特瓦尔多夫斯基;有夏里亚宾,肖斯塔科维奇;有赫鲁晓夫,叶利钦……
我之游新圣女公墓,是随团,大部队,不同趣味的人组成的队,集体活动,兼之不懂俄语,只好仰赖导游,亦步亦趋地跟着,导游介绍什么就看什么,就喔喔应声。虽然有诸多念头,私人盘算,却无从解决。这是集体活动最大的缺憾。
去新圣女公墓那一天,天气非常好。墓园里树木郁郁葱葱,最多的游客,团队游客,都是我们中国的,相遇时会相视会心一笑,也有零散的不知是俄国还是其他国家的人,但人数远没中国人多。
叶利钦墓。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网友提供
最先入眼的,是一块大理石制成的飘扬状的俄罗斯国旗。就在公墓一进去,位置非常醒目。一般游客进墓园,也会首先留意到它。这是叶利钦的墓碑。叶利钦对于世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名字,他的诸多事迹也为人周知。毫无疑问,他是现代俄罗斯的创造者,也是苏联的终结者之一。墓园最醒目的位置留给了他以及用俄罗斯国旗做墓碑,也是合适的。对于苏联共产党或者如今的俄共而言,他可能是最大的敌人,甚至,一些中国人都在内心深处视其为敌人。他后来退下时,选择了普京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而这个接班人,在叶利钦死后,确保了叶利钦家族已经获得的利益,没有像对付那些商业巨头那样清算叶利钦的家人。导游介绍说,国旗式墓碑做成飘扬状,象征着这位现代俄罗斯缔造者坎坷起伏的命运。姑妄听之。
戈尔巴乔夫夫人赖莎墓。朱学东摄
离叶利钦墓不远,矗立的一尊年轻女性的塑像,这里是苏联另一位终结者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的墓地。塑像是莫斯科大学生时的赖莎,她那时和戈尔巴乔夫相爱,也一起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祖博克在《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中记录了1957年7月莫斯科举办的世界青年联欢节的细节,成千上万的西方青年涌进了苏联,带来了全新的西方世界的文化和其他信息,后来成为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和他夫人赖莎也参加了这一活动。冷战史专家祖博克认为,这一联欢活动改变了苏联,英国著名纪录片导演伍德海德则在《回到苏联:披头士震撼克里姆林宫》说,“这个联欢节为时仅仅两周,但在访问者回去之后,苏联已经不是之前的苏联了”。作为第一夫人时,舆论也对赖莎多有指责,说她“爱出风头”。其时她不仅衣着时尚,同时也是苏联第一位抛头露面从事社会活动的第一夫人,积极呼吁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赖莎墓地青草茂密的空地,据说是预留给戈尔巴乔夫的——其实按惯例,苏联最高领导人死后,本应埋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不过,既然苏联都没了,而且戈尔巴乔夫又是苏联的盖棺人,他死后和夫人合葬新圣女公墓,也就很正常了。
离赖莎墓不远,则是列别德的墓。列别德是车臣战斗英雄,曾经的国防部长,叶利钦曾经的亲密战友,当年的媒体明星,后来与叶利钦反目,坠机身亡。
赫鲁晓夫墓 朱学东摄
除了叶利钦,新圣女公墓埋葬的最有名的政治人物当数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死的时候,苏联还是个外表强大的“停滞的帝国”,但赫鲁&晓夫却没有被按照惯例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下,没有和他那几位可怕的前任们葬在一起,而是进了新圣女公墓。在苏联历任最高领导人当中,唯有赫鲁&晓夫没有被安葬在红场,不知道这究竟是他本人的意愿,还是当年苏共中央的决定。
导游给我们介绍说,赫鲁&晓夫死后,他的家人请当时苏联最有名的一位现代派雕塑家为赫鲁&晓夫设计了墓碑,雕刻一尊塑像,用黑白两色,对他的一生做一个形象的总结和评价——导游说,这样的设计意思是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这句话中国人爱说,我不清楚俄国人是否也喜欢。导游介绍说,设计赫鲁&晓夫墓葬的这位设计师,曾被赫鲁&晓夫在生前曾经多次公开场合批判过。没想到死后赫鲁晓夫的家人还找他设计墓葬,也不知是赫鲁*晓夫本人的意思还是家人的意见。他的边上,还有战争中他被枪毙的小儿子的墓。
在新圣女公墓里,埋葬的政治人物不多,但大多数中国人熟悉,比如赫鲁&晓夫的对手、斯大林的宠臣莫洛托夫和卡冈诺维奇,以及赫鲁&晓夫的支持者米高扬。在关于二战的历史记录和影视作品,莫洛托夫这个名字如雷贯耳,这是列宁的战友中难得活到后来的。卡冈诺维奇曾是赫鲁&晓夫的上司。这两人在1957年与马林科夫一起,召开苏共中央主席团特别会议,解除了赫鲁&晓夫的职务,赫鲁&晓夫则在朱可夫的支持下,通过中央全会,夺回了主动权,把这三位定性为反党集团,在这一过程中,米高扬则是赫鲁&晓夫的支持者——米高扬曾经到过延安,他的孙子辈热爱被父辈抨击禁止的西方流行音乐,而在伍德海德的《回到苏联:披头士震撼克里姆林宫》里,米高扬们那些拥有特权的后代们,对西方流行文化的热爱,埋下了摧毁苏联的种子。如今这些人的墓地同在新圣女公墓,不知道他们的亡灵,在马克思还是列宁面前,他们会怎样陈述,在斯大林的亡灵前,是否还会争宠。
铁嘴钢牙葛罗米柯,两面人 朱学东摄
埋在新圣女公墓的政治家还有我们中国人熟悉的葛罗米柯,他是公认的一位手腕高超的外交家,作为苏联的外交部长,他曾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这些美国总统面前展示过结出的职业外交家的天赋和坚韧,同时,他也是平安度过了苏联的斯大&林时代、马林科夫时代、赫鲁&晓夫时代、勃列日涅夫时代,安德罗波夫时代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他也是戈尔&巴乔夫的保举人之一。新圣女公墓的葛罗米柯塑像,形象地呈现了“两面人”风格。
与葛罗米柯的幸运不同,另一位一般中国人不熟悉但熟悉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的命运不济的杰出外交家、葛罗米柯的老上司李维诺夫,同样埋葬在新圣女公墓。李维诺夫是列宁的战友,后来被斯大&林任命为外交部长。斯*大林决心和德国合作后他被撤换。苏德战争爆发后出任驻美大使,使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莫洛托夫一直忌恨李维诺夫,后来李维诺夫再次边缘化,手下众多职业外交官被枪毙,葛罗米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拔取代李维诺夫的。丘吉尔后来写到:“这位被德国视为眼中钉的大名鼎鼎的犹太人,顿时象一件破工具似的被扔到了一边,不容许讲一句申辩的话,就被赶下了世界舞台而从此湮没无闻。……李维诺夫的去职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官方说法李维诺夫是病死的,但据说是被干掉的。
顺便说一句,李维诺夫还曾是苏联天才作家普拉东诺夫的保护者,失去了保护的普拉东诺夫,命运悲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俄裔作家布罗茨基说,普拉东诺夫是堪比乔伊斯卡夫卡的作家,他的《切文古尔镇》和《基坑》被禁,布罗茨基说,“使整个俄罗斯文学倒退了约五十年;它还使民族心灵的发展因此而被妨碍了约五十年”。我读过其中的《切文古尔镇》,一部梦幻般的现实作品。
很遗憾,导游没有带我去寻访李维诺夫的墓地。
墓地里还有斯大&林的前妻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之墓,她也是格鲁吉亚人,比斯大&林小20岁,1932年在卧室里自 杀身亡,时年31岁。
王明墓 朱学东摄
不过,新圣女公墓里埋葬的政治人物里,最吸引中国人的,恐怕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活动家王明同志”墓。
熟悉中国现代史的人都知道大名鼎鼎的王明路线,共产国际的代表,他后来在政治斗争中落败,最后跑到了苏联,斯大&林对他倒是不错。王明死后,葬在新圣女公墓,离婚的夫人和女儿也葬在他斜对面。导游告诉我,墓碑上写着他的国籍是“苏联”,我哦了一声。墓前放着几束鲜花,我们在莫斯科的时候,莫斯科中国游客如云,想来大概是来莫斯科看球的王明的安徽同乡来参观时放下的鲜花吧。我对他的兴趣并不大。不过,如果他没跑,在后来能善终么?死了能进八宝山么?
卓娅墓 朱学东摄
新圣女公墓里,还埋葬着我自小熟知的几位——他们在我的少年时代,也曾是我的偶像。卓娅和舒拉,二战时的青年英雄,我们自小熟悉他们的故事,也熟悉在卓娅牺牲后,斯&大林号召为她报仇,苏联红军对于残杀卓娅的德国军队不接受投降全部枪决的的故事。他们姐弟俩的墓葬相对,中间有一过道,而舒拉的墓边上,是他们的母亲的墓。他们的母亲,除了生养了两个英雄儿女,还写了本书,《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也是我小时候就知道的故事。
奥斯特洛夫斯基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