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肺的实体位于胸腔,左右各一。《灵枢·本藏》记述了肺的形态大小、位置高下偏正、质地坚脆与发病的关系。

  由于肺在诸脏腑中的位置最高,故《灵枢·九针论》称“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华氏中藏经》称之为“华盖”。《难经·四十二难》记载了肺的重量及分叶。《医贯·内经十二官论》论肺曰:“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说明古人对肺的位置和形态结构已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肺的基本功能为主宣发肃降,由此派生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助心行血等功能,上述功能又可概括为肺主治节。《内经》已明确提出肺有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等功能,虽无宣发肃降之名,但本质上已将肺的功能概括为宣发肃降两个方面。对于肺主肃降的认识,《素问·刺禁论》说:“肺藏于右。”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说:“肺金收降之气……金者,其道当降。”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则进一步提出肺主肃降。肺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通于秋气;在体合皮,开窍于鼻,上连于喉,其华在毛,在液为涕;肺藏魄,在志为悲;其经脉为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一)肺的生理功能

  1.主宣发肃降

  宣发,即宣通发散;肃降,即清肃下降。肺主宣发肃降,实际是指肺气的运动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布散和向下、向内收敛下降的双向作用。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宣发,呼出体内的浊气,为吸入清气创造条件。二是通过肺气向上、向外的扩散运动,将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与水谷精气布散于全身,上至头面诸窍,外达于肌表皮毛,以滋润、濡养五脏六腑、四肢官窍、肌腠皮毛。三是宣发卫气,以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腠理开阖,控制汗液的化生与排泄。《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此处所说的“上焦开发”,主要即指肺气的宣发而言。由于肺宣发卫气到肌表,故清·魏之绣《柳州医话》又称“肺主一身之表”。四是通过肺气的向外运动,将汇聚于肺的血液经清浊之气交换后输布到全身。综上所述,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涉及人体呼吸运动、精气布散、津液输布、卫气宣发、汗液排泄、血液循行等诸多功能活动。若肺之气阳亏虚,肺失温养鼓动;或肺之阴血不足,肺失滋润,燥热内生;或外邪、痰饮、瘀血阻肺,均可导致肺气宣发障碍,临证称为“肺气不宣”或“肺失宣发”,一方面可出现鼻塞、喷嚏、呼吸不利、咳喘、胸闷等呼吸道症状,另一方面,可因卫气不得宣发,使腠理闭塞而出现恶寒、无汗;或因津液不得布散,停聚于肺系而化为痰浊,泛溢于肌肤为水肿;或因血液不得输布,使其瘀阻于肺脉而影响血行。

  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亦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下降,使肺能充分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由于肺气的下降,将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而来的津液和水谷精气向下、向内布散到全身,并将代谢产物及多余水液下输于肾和膀胱,生成尿液,排出体外。三是肺气的肃降作用还有助于肃清肺和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四是通过肺气向内的运动,使周身的血液经百脉流经于肺。总之,肺气肃降的生理作用,亦涉及人体呼吸运动、精气布散、津液输布及血液循行等多方面的功能活动。若因肺之气血阴阳不足,或邪郁于肺,导致肺气肃降失常,临床称为“肺失清肃”,可见胸闷、喘咳痰多,或喉中痰鸣、尿少浮肿等症状。

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是肺的生理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生理情况下,两者相反相成,维持着相对平衡。在病理情况下,亦常相互影响。由于肺主宣发肃降是肺之其他功能活动的基础,肺气通过有节律的一宣一降,维持着呼吸的调匀、气机的通畅,并促进全身津液和血液的正常运行,所以,在病理情况下,常将肺之功能失调概称为肺失宣降。

  2.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是指人体一身之气皆归属于肺,受肺之统领。《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六节藏象论》又说:“肺者,气之本也。”肺之所以能主一身之气,是以肺司呼吸为基础。

  (1)主呼吸之气: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主司人体呼吸运动。明·赵献可《医贯》曰:肺叶“虚如蜂窠,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本之有源,无有穷也,乃清浊之交运,人身之橐籥。”在鼻、喉、息道的辅助下,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入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促进气的生成,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肺司呼吸的功能正常,则呼吸调匀,气息平和。反之,可见胸闷、咳嗽、喘促、气短等呼吸不利之象。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然肺司呼吸,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之功能,又是肺主宣发肃降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并得到肾主纳气之协助。故凡可影响肺之宣降功能的因素,均可导致呼吸失司,而见上述诸症。

  (2)主一身之气:肺有主持并调节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参与气的生成。气之生成源于先天精气、自然界清气和水谷精微三个方面。肺司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是人体气的主要来源之一,特别与宗气的生成有更为直接的关系。另外,营卫之气的生成亦与肺有关,水谷精微由脾转输到肺,经肺的气化宣发而营卫之气得以生成并输布运行。故《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所以,肺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气的生成,若呼吸功能减弱,吸入清气不足,势必累及全身各种气的生成,从而导致少气不足以吸、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气虚证候。二是调节全身气机。肺主宣发肃降,推动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肺的呼吸运动本身,即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体现,肺有节律的呼吸运动,是维持和调节全身气机正常升降出入的重要因素。喻嘉言《医门法律》曰:“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肺气壅浊,则周身之气易致横逆而犯上。”因此,肺的宣降失常,呼吸运动障碍,必然会导致机体气机阻滞或升降出入失调。

  (3)主气舍魄:《灵枢·本神》说:“肺藏气,气舍魄。”魄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性的、较低级的神经心理活动,包括新生儿啼哭、吮吸、四肢运动、耳听、目视、冷热痛痒等非条件反射和感觉等。《灵枢·本神》曰:“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男女两精相搏,形成新的生命之时,魄即萌生;婴儿娩出,肺叶张开,吐故纳新,维系生命,与此同时,本能性的活动或反射即开始发挥作用。故《左传》疏注曰:“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哭为声,魄之用也。”张介宾《类经·藏象类》亦说:“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魄藏于肺,与肺关系密切。《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肺之主气司呼吸功能正常,气足精充则魄旺,各种感觉、反应和反射灵敏。反之,肺病多见体虚魄弱,感觉异常或反应迟钝。《灵枢·天年》说:“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

  3.通调水道

  通,即疏通;调,即调节,调畅;水道,是指机体水液运行的通道。肺主通调水道,出自《素问·经脉别论》,是指肺对机体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作用,又称为肺主行水,此也是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在水液代谢方面的具体体现。通过肺的宣发,将津液布散于全身,外达于皮毛,以发挥其滋润濡养作用;同时通过肺的宣发卫气,主司腠理的开阖,调节汗液的排泄。通过肺的肃降,将水液向下向内输布,以充养和滋润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并将机体代谢后的水液经肾的蒸腾气化作用,转化为尿液贮存于膀胱,而后排出体外。由于肺在脏腑中的位置最高,机体从外界摄入的水液,均经脾的转输而上输于肺,然后再通过肺的宣发肃降作用而布散全身,故《血证论》称“肺为水之上源 ”。肺通过宣发肃降以通调水道,在维持机体水液代谢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肺气失于宣发肃降,每可影响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导致水液输布障碍,汗、尿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引发水湿停聚,酿生痰饮,或水湿泛溢肌肤而为水肿、尿少等病变。

  4.助心行血

  肺助心行血,是指肺能够协助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并参与调控心率、心律的作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在于心气的推动,同时还有赖于肺的协助。一方面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通过血脉向上汇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在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促进下,将富含清气的血液再通过血脉而输布到全身。《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其次,肺主气司呼吸,参与宗气的生成,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另外,有形之血依赖于无形之气的推动,肺主一身之气,调节着全身气机,所以,血液的运行,亦有赖于肺气的敷布和调节。在病理情况下,肺气虚弱或壅滞,均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阻,心律、心率失常,而见胸闷、心悸、怔忡、唇舌青紫等症。《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张介宾注说:“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 

肝的实体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灵枢·本藏》记述了肝的形态大小、位置高下偏正、质地坚脆与发病的关系。

  《难经·四十一难》载“肝独有两叶”,《四十二难》说:“胆在肝之短叶之间。”并记录了肝的重量与左右分叶。其后历代医家对肝的形态解剖的认识大致相同,与现代解剖学对肝的位置、形态的描述基本一致。《内经》称肝为“罢极之本 ”(《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其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和主藏血。《素问·调经论》等明确提出“肝藏血”,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从。《素问·五常政大论》曾云:“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涉及“疏泄”一词,本义为岁木太过,木气达土,土得木气之宣畅而疏通。元·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认为与肾主闭藏相对而言,肝有疏泄精液的作用,首次将疏泄作为肝的功能论述,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随后许多医家明确将疏泄作为肝的主要功能提出,并逐渐扩展了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则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通于春气;在体合筋,开窃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肝藏魂,在志为怒;其经脉为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一)肝的生理功能

  1.主疏泄

  疏泄,即疏通、宣泄、畅达之义。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的生理作用。气机的调畅与否,又影响着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脾胃的运化、情志的变化以及生殖功能等诸多方面,所以,肝主疏泄是保障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

(1)疏调气血:肝对全身气机的疏通、调畅,促使全身之气通而不滞,散而不郁。而人体气血相依,循环不息,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唐容川《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气血又为全身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功能旺盛和谐。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常表现为两类病理情况:一是疏泄不及,通常称为“肝气郁结”,或因于肝之气血阴阳不足,升发冲动无力,或因受阻而升动不利,以致气机阻滞,表现为胸胁、乳房、少腹等部位胀满疼痛不适;若气滞血瘀,则可见上述部位刺痛,甚则形成癥积肿块,妇女可见痛经,月经不调,甚则闭经。二是疏泄太过,即肝的气阳火盛,升发冲动过于亢奋,以致气行逆乱,肝气上逆或横逆,而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胸胁胀满,烦躁易怒等症状;甚则血随气逆,导致吐血、咯血等出血,或突然昏仆之暴厥证。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暴)厥。”

 (2)调节情志:情志是指人体精神活动中以反映情感变化为主的一类心理过程,其中也包括了以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和以应激激情为主的“惊、恐”,中医学中概称为七情。人的正常情志活动以气血的正常运行为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云:“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进而发挥调节情志的作用。所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心情开朗舒畅,情志活动正常,其对情志刺激的耐受性也较高。否则,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多可导致情志活动的异常变化。若疏泄不及,气机不畅,表现在情志变化上则以抑郁为主,如孤僻寡欢,悒郁不乐,多愁善感,嗳气叹息,甚则沉默痴呆,表情淡漠,时欲悲伤啼哭等;若疏泄太过,气机逆乱,在情志变化上[FS:PAGE]则以兴奋为主,如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甚则妄言失志,喧闹不宁,骂詈叫号,登高逾垣等。肝的疏泄功能与情志变化之间,常呈现出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肝的疏泄功能通过对气血运行的调畅,对情志的正常发生与保持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许多情志的异常变化,常可导致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清·魏之绣《柳州医活》谓:“七情之病,必由肝起。”一般抑制性的情志变化如郁怒、忧思等会抑制肝的疏泄功能的发挥,导致肝气郁结;亢奋性的情志变化如暴怒则会引动肝气升发无制,导致肝气疏泄太过的病理变化。

(3)促进消化: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依靠中焦脾胃的受纳、腐熟与运化功能来完成。脾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则主要取决于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之间的协调平衡。《临证指南医案》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而肝的疏泄功能,能促进脾气的健升,使水谷精微得以上归心肺;又能使胃气和降,推动初步消化之食物下达小肠。所以,肝主疏泄对促进脾胃消化功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清·唐容川《血证论》谓:“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在病理情况下,若肝郁气滞,疏泄不及,木不疏土,脾失健运,则可见胸胁胀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等。肝气亢盛,疏泄太过,肝木乘脾,则可见肠鸣矢气、腹痛欲泻、泻后痛减等症;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多表现为嗳气、呃逆、恶心、呕吐、嘈杂、吞酸、厌食、胃脘胀痛等症。肝主疏泄促进消化的作用,还表现于胆汁的分泌与排泄方面。胆汁可协助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而胆汁的生成来自肝脏,所谓“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 ”(《东医宝鉴》),胆汁的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清·唐容川《医学见能》云:“胆者,肝之腑,属木,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故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胆汁的分泌排泄,进而影响脾胃消化功能。若肝之疏泄不及,胆汁排泄障碍,则可见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腹胀、便溏等症;肝之疏泄太过,气火上逆,可致胆汁上逆或外溢,而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或黄疸。

(4)通利水道:水液在体内的输布运行,是通过脾的运化、肺的宣发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而布达全身。肝的疏泄功能,既可调畅肺、脾、肾三脏气机,促进三脏调节水液的功能,又能通利三焦疏通水道,使水液通达全身,运行无阻。就气与水液的关系而言,气能行水,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三焦气治,水道通利;若肝失疏泄,则会导致肺、脾、肾气化不利,三焦水道不畅,水液输布障碍,而酿湿生痰或水湿停聚、泛溢,表现为梅核气、瘿瘤、瘰疬、水肿、臌胀、癃闭等。

  (5)调理生殖:足厥阴肝经绕阴器,经少腹联络冲任二脉,而冲任同起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与女性生殖密切相关;肝在体合筋,前阴为众多筋脉汇聚之处。《素问·厥论》云:“前阴者,宗筋之所聚。”《灵枢·经脉》曰:“足厥阴之别,……经胫上睾结于茎。”阴茎以筋为体,肝筋结于前阴。而冲任气机的通畅,阴茎的勃起与精窍的启闭正常,皆赖于肝的疏泄。因此,男女两性的生殖功能均与肝有密切的关系。肝之疏泄得宜,在男子表现为适时的性欲勃发和泄精,在女性表现为排卵、月经适时,性欲正常。若肝之疏泄不及,气血不能充养宗筋,则男女均可见性欲低下,男子还可见阳痿、早泄等,女子可见月经失调甚或闭经等;若疏泄太过,气机逆乱,男子可有阳强易起、性欲亢奋或精窍开启太过而病遗精、滑精,女子则可见月经先期,或血崩、梦交等症。当然,男女生殖机能的正常发挥,还有赖于肾的闭藏作用,是疏泄与闭藏两方面协调配合的结果。正[FS:PAGE]如朱丹溪《格致余论》在总结肝肾两脏对人体性活动的调控作用时所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

  2.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一定数量血液的作用。《素问·调经论》云:“肝藏血。”唐·王冰注《素问·五脏生成》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肝主藏血的生理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养肝制阳:肝贮藏一定数量的血液,一方面可滋养肝脏本身,保持肝体柔和;另一方面,血属阴,可制约肝的阳气,使之勿升动太过。只有肝之藏血充沛,阴血不亏,方可使肝的升动之性既冲和条达,又不致于亢逆为害,从而维持正常的疏泄功能。否则,肝的阴血不足,不能制约肝的阳气升动,则易导致肝用太过,出现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甚则肝风内动等病理变化。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言:“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舒之性。”

(2)调节血量:肝对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血量的机能发挥,是以肝贮藏血液为物质基础,以肝主疏泄为功能前提而完成的。其调节途径:一是人体活动时,通过肝的疏泄功能,借助肝升发之气的推动,将贮藏于肝的血液向机体外周输送,以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言:“肝 (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当人体活动量减少时,血液需求量也相应减少,则一部分血液又归藏于肝。二是调节冲任二脉之血量,控制女子月经来潮。《医学真传》说:“盖冲任之血,肝所主也。”三是肝藏之血,输送至肾并化为肾精。若肝藏血不足,不能满足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则会表现出一系列血虚的病理变化;如血不养目,则两目昏花、干涩,甚至夜盲;血不养筋,则筋脉拘急,屈伸不利,肢体麻木;不能充盈冲任,则女子月经量少,甚则闭经等。

  (3)防止出血:气能摄血,依赖于气量的充沛和运行的正常。肝贮藏血液,防止出血效能的发挥,依赖于藏血与疏泄间的相互协调。只有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功能正常,使气血运行畅顺

 脾的实体位于腹腔上部,膈下偏左。《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灵·本藏》并记载了脾的形态大小、位置高下偏正、质地坚脆与发病的关系。

  《难经·四十二难》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医贯》谓:“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可见,古代医家所说的脾,包括现代解剖学上的脾和胰两脏。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言:“古人不名脺,而名为散膏。散膏即脺也,脾之质子为胰子,形如膏,故曰散膏,为脾之副脏,……即脺与脾为一脏也。”

脾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主运化、主升举和主统血。其中以运化为核心,通过运化为机体生命活动提供精微物质,故称之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灵兰秘典论》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难经·四十二难》说:“脾主裹血。”有关脾的理论,《内经》和《难经》奠定了基础,而历代医家有所发挥、补充。李东垣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而强调脾之气阳的升发。张介宾明确指出脾主运化和脾主统血,并提出了“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的观点,李中梓则明确提出“脾为后天之本”说。明清之际,对脾阴之生理病理及证治的认识逐步深化,认为“调治脾胃,须分阴阳。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血证论·男女异同论》)。至此,脾的理论已日趋完善。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通于长夏之气;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脾舍意,在志为思;其经脉为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一)脾的生理功能

  1.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有促进胃肠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并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转化为精、气、血、津液以输布到全身的生理作用。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气化。脾对饮食物的运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脾可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胃主受纳,饮食物入胃后,经胃的初步消化而下移于小肠,小肠对之作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此过程的完成有赖于脾气之推动方能正常进行。其次,在心肺等脏的作用下,脾将吸收的精微物质转运输送到全身,如《素问·奇病论》所说:“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其三,在心肺等脏作用下,脾将精微物质转化为精、气、血、津液等基本营养物质。总之,脾主运化涉及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转运输送及转化为精、气、血、津液等生命活动基本物质的全过程。故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一般又将脾主运化的生理作用,划分为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食物:是指脾对各种食物的消化吸收、谷食精气的转运输送及转化作用。食物经胃的受纳腐熟,被初步消化后,变为食糜下送于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的消化虽在胃和小肠中进行,但必须经脾气的推动和脾阳的温煦,才能将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然后经脾气的激发作用由小肠吸收,再由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其他四脏,转化为精、气、血以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正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说:“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因此,脾气健旺,其运化食物功能旺盛,才能不断地为化生气、血等物质提供足够的谷食精气,进而使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分营养。反之,在病理情况下,脾之气阳亏虚,或邪气困脾,脾失健运,则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泄等症状。同时,由于不能为气血生成及机体各部位输送足够的营养物质,继而形成气血虚衰等全身性营养障碍,表现出精神萎顿,四肢无力,肌肉消瘦等症状。

(2)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运输送及转化作用。水饮摄入于胃,历经小肠、大肠,在脾的作用下,吸收其中的精华部分生成津液,并借助脾的升达之性,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而敷布全身。同时,脾居于中焦,还转输由肺肃降下达于肾的津液和由肾蒸腾上行于肺的津液,而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所以,脾是参与体内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被称为“水之中州”。脾气健旺,运化水液功能正常,则既确保了对水液的充分吸收,以免津液生成乏源,又促使水液在体内及时输布代谢,而不致积聚潴留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病理情况下,脾之气阳亏虚,或湿浊困脾,脾运化水液的功能障碍,常可导致水湿痰饮内生之证。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方面的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方面的功能失常会导致另一方的功能失调,所以在病理上常常同时共见。

  2.主升举

  脾主升举的生理作用,包括主升清和主托举两个方面。所谓脾主升清,是指通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其运化和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营养全身的生理作用。其实质是脾主运化中向上转运输送水谷精微的作用,与脾之主运化功能和脾气主升的特点密切相关。脾的升清是与胃的降浊相对而言,藏象学说中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脾能升清,则水谷精微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气血生化有源,人体始有生生之机。若脾气虚弱不能升清,则气血生化无源,头面诸窍失养,可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耳鸣等;水谷精微不能上输而与糟粕浊物混杂而下,又可致腹胀、泄泻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主托举,是指由于脾气的升举,以维持人体内脏位置恒定的作用。因此,脾的升举功能正常,可以防止内脏的下垂。若脾气虚弱,升举无力而下陷,则可出现内脏下垂,子宫脱垂,久泄脱肛,腹部坠胀等病症。由于脾位于中焦,故脾之托举功能失常,亦称中气下陷。

  3.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脉外的作用。《难经·四十二难》称之为脾“主裹血”。脾主统血的机理,主要是通过气的固摄作用而实现的。脾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气能摄血。脾气健运,则水谷精微化源充足,气亦充盈,气旺则能固摄血液,使血行脉中而不外溢,故清·沈明宗《金匮要略注》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若脾气虚衰,血液失去气的固摄,即可导致各种出血,称为脾不统血。但由于脾气主升,脾主肌肉,故脾不统血常表现为肌衄以及尿血、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

  (二)脾的生理特点

  1.脾性主升

  升与降是脏腑气机运动的表现形式。脾与胃同居中焦,脾升胃降,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运化,所吸收的水谷精微物质,必须依赖脾气之升举,方能敷布转输到肺,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谓:“脾宜升则健。”脾气之升,不仅与本脏之功能有关,也是全身气机升降的关键。朱丹溪《丹溪心法》说:“脾能使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升,而成天地之交泰,是为无病。”正由于脾喜升恶降,以健运升散为其特性,故对脾之病证治疗,多宜用益气升阳之品以促其运化。

  2.喜燥恶湿

  从脾之阴阳五行属性而言,脾为太阴湿土,与自然界中湿气相通,同气相感,故外感湿邪易伤于脾,使脾失健运,而见腹满、纳呆、体重、溏泄等症。脾又主运化水液,无论外湿困脾,还是脾之气阳亏虚,水液输布代谢障碍,又易生内湿,或湿留成饮,或湿聚成痰,或湿流皮肤成肿胀,或湿留肠间形成泄泻。《丹溪心法》说:“脾运委顿,清阳失旋,则胃气未能醒豁,所进谷气难化精微,易酿痰浊。”所以说脾喜燥恶湿。故《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罗浩《医经余论》说:“夫脾为己土,其体常湿,故其用阳,譬之湿土之地,非阳光照之,无以生万物也……故治脾以燥药升之,所谓阳光照之也。”即对于脾病的治疗用药,多采用香燥之品以化湿醒脾,而应慎用滋腻助湿之品。

  (三)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古籍中亦称肌肉为“分肉”。

  分肉与分肉之间的间隙处称为“溪谷”,系体内之气汇聚之处,亦是经络穴位所在之部。故《素问·气穴论》说:“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肌肉与筋膜、骨节协同,主司人体运动。肌肉的正常收缩与弛张,使肢体运动灵活自如。另外,肌肉尚可保护内脏,缓冲外力损伤。《灵枢·经脉》喻言:“肉为墙”。当有外邪侵袭时,肌肉与皮肤共同起隔绝拒邪之作用,故《灵枢·五变》说:“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

  肌肉的丰满健壮与否影响着四肢的功能活动,二者均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由于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可将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以营养肌肉四肢,使其丰满健壮,活动有力。故《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张志聪《素问集注·五脏生成》注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若脾之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的生成和转输障碍,不能正常濡养肌肉四肢,则可导致肌肉瘦削,四肢软弱无力,不耐劳作,甚则痿废不用。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言:“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所以,临床对于肌肉病变,如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慢性肌肤溃疡等,大多也从脾

腰者,肾之府

肾的实体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素问·脉要精微论》称:“腰者,肾之府。”《灵枢·本藏》记述了肾的形态大小、位置高下偏正、质地坚脆与发病的关系。

  《难经·四十一难》载“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明·赵献可《医贯》详论肾之位置、形态曰:“肾有二,精所舍也。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各有带两条,上条系于心包,下条过屏翳穴后趋脊骨。”其所述与现代解剖学之肾脏所指明显为同一脏器。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精、主水和主纳气。《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已确立了肾主藏精之功能。由于肾藏“先天之精 ”,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的主水功能,亦由《内经》提出。《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主纳气的理论渊源于《内经》有关肾与喘关系的诊疗实践总结,虽然《难经·四难》以呼吸与脉象关系为依据,提出了“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的诊察内脏病证的诊脉方法,但却为后世医家倡立肾主纳气的理论提供了可能的思路。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明确提出:“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藏。”其后,历代医家承流扬波,进一步发展完善了肾主纳气的理论。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通于冬气;在体合骨,开窍于耳与二阴,其华在发,在液为唾;肾舍志,在情志为恐。其经脉为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一)肾的生理功能

  1.主藏精

  肾主藏精,是指肾具有摄纳、贮存、封藏先后天之精的作用。肾对先后天之精的闭藏使精藏之于肾,促进肾精的不断充盈,防止其从体内无故流失,为精在体内充分发挥生理效应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精的含义和分类: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有形精微物质,是生命之源。《素问·金匮真言论》云:“精者,身之本也。”人体之精,根据划分前提之不同,可有不同的分类。就其所涵盖范围而言,可分为广义之精和狭义之精。广义之精,泛指维持生命活动的所有有形物质,既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又包括从饮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微及其化生的血、津液等。如清·周学海《读医随笔》说:“精有四:曰精也,血也,津也,液也。”狭义之精,是指生殖之精,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即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也包括机体发育成熟后自身形成的生殖之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文中的“精气”,即指此而言。就精的来源而言,可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指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本神》谓:“生之来,谓之精。”因其与生俱来,常先身生,故称为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是指人出生之后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生理活动过程中化生的精微物质。《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肾中所藏之精,包括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后天之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资生。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作用;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化生元气的活力资助,才能不断摄入和化生。二者在肾中融为一体,以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殖能力。故何梦瑶《医碥》谓:“精者,一身之至宝,原于先天而成于后天者也,五脏俱有而属于肾。”

  (2)肾藏精的机理:肾对精的闭藏,主要依赖于肾气的封藏摄纳,也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因此,只有肾气充足,固护统摄作用正常,先、后天之精才能闭藏于肾。否则,若肾气不足,固摄失职,在男性则为精关不固,表现为遗精、滑精、早泄等症状;在女性则为经、带、胎元不固,表现为带下清稀量多,或月经淋漓不尽,甚至崩血漏下,以及滑胎、胎漏等病症。另外,肾气的封藏摄纳尚与肾主纳气以及开窍于二阴有关。

  (3)肾精的作用:肾中所藏之精,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效应。肾精能够化生肾气与元气,肾气能促进肾精之生成并固摄肾精。肾中精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对此有经典性的阐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这段论述,揭示了机体生、长、壮、老的自然规律,与肾中精气(“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人在出生以后,由于先天之精不断得到后天之精的培育,肾中精气日渐充盛,机体出现齿更发长、筋肉隆盛等生理变化,并在一定阶段产生一种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精微物质,称之为“天癸”,此时,女子可按期排卵行经,男子则产生精子并出现遗精现象,男女均具备生殖能力。中年以后,随着肾中精气的由盛转衰,“天癸”也随之衰少而至耗竭,性机能和生殖机能逐渐衰退以至丧失,形体亦日趋衰老,表现为面色憔悴,头发脱落,牙齿枯槁乃至脱落等。由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壮、老,故齿、骨、发的发育状态及生殖能力的强弱是肾中精气盛衰的标志。所以,肾精不足,在婴幼儿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出现五迟(立、行、齿、发、语迟)、五软(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等;在青壮年可表现为生殖能力下降,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机能低下,以及头发稀疏、早白、少光泽,牙齿枯槁、松动、脱落,骨质疏松易骨折,耳鸣耳聋,健忘恍惚,神情呆钝等早衰之象。

(4)肾阴与肾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精气学说与阴阳学说相结合,而形成阴气、阳气的概念。《朱子语类》曰:“阴阳虽是两个字,然却是一气之消息。”《证治准绳》亦云:“一气中而有阴阳,……升降动静备其中。”受古代哲学思想之影响,中医理论建构亦采用了气分阴阳说。肾藏先后天之精,肾精化为肾气,其中对机体有温煦、激发、兴奋、蒸化、封藏和制约阴寒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阳,亦称为元阳、真阳、真火;对机体有滋润、宁静、成形和抑制阳热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阴,亦称元阴、真阴、真水。肾阳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即气化过程,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并使之转化为能量,使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加速,产热增加,精神振奋;肾阴则抑制或减缓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使精血津液转化为能量减少,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减缓,产热相对减少,并使气聚成形而为精血津液,精神也趋于宁境内守。二者相反相成,共同调节和控制着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精血津液的代谢过程。肾阳与肾气,肾阴与肾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肾之气、阳同有温煦、激发、封藏之作用,但肾阳较肾气偏重于温煦,又能制约阴寒,且蒸化水液;肾之阴、精同有濡养、滋润之作用,但肾精重在濡养,又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肾阴偏于滋润,又能制约阳热之偏亢。生理状态下,肾阴肾阳即相互协同促进,又相互承制约束,从而维持阴阳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阳不足,温煦兴奋功能失职,产热减少,全身机能衰退,则表现出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冷痛,另一方面表现为生殖机能的障碍,男性可见阳痿不举、精冷,女性可见宫寒不孕、性欲减退;蒸化失职,则水液不化而见水肿、尿少或癃闭;封藏失职,可见尿频清长,遗尿,男性早泄滑精,女子带下清冷等。肾阴不足,形体失于滋润,可见腰膝酸软,耳鸣眩晕,口咽干燥,健忘,齿松发脱,女子经少或闭经;阴不制阳,虚热内生,则见五心烦热,骨蒸潮热,失眠,颧红盗汗;热扰精室及血室,则表现为遗精、早泄或崩漏;阳热相对偏亢,性机能虚性亢奋,则见阳事易兴,女子梦交,性欲亢进。

  由于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所以肾阴和肾阳亦是各脏腑阴阳的根本,调节着各脏腑的功能活动。故《景岳全书·传忠录》说:“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可见,肾之阴阳在维持整体阴阳平衡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故肾的阴阳失调,会导致其他脏腑的阴阳失调。如肝失肾阴滋养,水不涵木,可致肝阳上亢,甚则肝风内动;心失肾阴上承,可导致心肾阴虚或心火上炎;肺失肾阴滋养,可致肺肾阴虚而燥热内生。脾失肾阳温煦,可致脾肾阳虚而内生寒湿或水气泛溢;心失肾阳温煦,可致心肾阳虚而水气凌心等。反之,其他脏腑的阴阳失调,日久也必累及于肾,导致肾的阴阳失调,此即“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景岳全书》)的规律。另外,由于肾阴、肾阳是就肾中精气而划分为阴阳之气,因此,当肾阴虚到一定程度可伤及肾阳,肾阳虚亦可累及肾阴,形成阴阳互损的病理状态,然其本质都是肾的精气有所不足。

(5)藏精舍志:志是指人的识记活动。《灵枢·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即心接受反映外界客观事物,并对所反映的事物映象加以贮存谓之志。《灵枢·本神》又云:“肾藏精,精舍志。”肾精生髓养脑,维持人的识记能力,故肾之精气不足,脑失所养,则记忆力减退,甚则痴呆。

心主身之血脉

心的实体位于胸腔之内,两肺之间,横膈之上,形如倒垂未开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

  《灵枢·本藏》记述了心的形态大小、位置高下偏正、质地坚脆与发病的关系。《难经·四十二难》记载了心的重量、孔道及容积。明代医家将心区分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明·李梴《医学入门·心》曰:“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万物由之盛长,不著色象,谓有何有,谓无复存,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此“血肉之心”即指解剖之心,“神明之心”则相当于脑。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血脉与主神明。《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内经》所论,已基本完成了对心之功能的认识。明代医家虽提出“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的区别,但对“神明之心”的实体并未说明。李时珍受道家思想影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在西医传入之后,中医对心主神明的认识进行了反思。经中医理论之消化、吸收、改造,脑不仅隶属于心,且与肾精髓海理论相结合。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其经脉为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一)心的生理功能

  1.主血脉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环运行的功能。血,指血液。全身的血液,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运行于周身,从而发挥其濡养作用。故《素问·五脏生成》说:“诸血者,皆属于心。”脉,即血脉,是血液运行之通道,与心脏相连,网络于周身。故心脏、脉和血液在体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系统,使血液在脉中运行不息,周流全身,如环无端。

  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首先有赖于心之阳气的充沛。心之气、阳激发推动着心脏搏动,维持着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血脉中运行于周身,充分发挥其营养作用。故《灵枢·经脉》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死。”其次是血液充盈。全身有效循环血量的充足,也是心脏正常搏动,血液运行的前提之一。第三是脉道通利。脉管富有弹性并畅通无阻,是保障心主血脉功能正常的基本条件之一。当然,肺之助心行血、肝之主疏泄调畅气机,以及宗气的盛衰,均与心主血脉的功能密切相关。

由于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位于胸中,所以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反映于脉象、面色、舌色以及心胸部感觉等方面。若心之气、阳充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可见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面色红润光泽,舌色红活荣润等。若心之气、阳不足,血液亏虚,或脉道不利而血流不畅,则脉象细软无力或结代,面色无华或晦滞,舌色淡白或紫暗,并见心悸、怔忡等;若心脉痹阻严重,则见面、舌青紫,心前区憋闷,甚则刺痛,脉细涩或结代等;心的阳、气亢盛或阴虚火旺,又可见脉数、舌红等症。

  2.主神明

  心主神明,又称心主神志或心藏神,是指心有主宰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和人体心理活动的功能。神明,可简称“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泛指人的整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包括生理与心理活动两个方面,常通过人的意识、面色、眼神、言语、形体动态和对外界的反应等得以反映。《素问·移精变气论》所说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指广义之神。狭义之神,指人的心理活动,中医传统上称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所主之神,是指广义之神,如明·张介宾《类经·藏象类》中所说:“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是一理以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故[FS:PAGE]曰神明出焉。”

  (1)主宰人体生理活动: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均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而各种生理功能的协调,则有赖于心神的主宰,故《素问·灵兰秘典论》喻心之功能时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若心主神明功能正常,人体各部分的功能相互协调,彼此合作,则身体安泰。若心神不明,人体各部分功能失去心之主宰协调,即会产生紊乱,疾病由是而生,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又说:“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以形象的比喻,说明心神之明与不明,直接关系到全身脏腑生理功能及言、听、视、动等功能活动的正常与否,决定着生命的存亡。

(2)主宰人体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通过大脑的神经生理过程而进行信息的收集、储存、编码和提取的过程。人的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与意志活动三个方面。其中认知活动是基本的心理活动,情感与意志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联系及其对人的意义时,是认知活动;由认知而引起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是情感活动;由认知支持与情感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的障碍与外部的困难而坚持实现目的的过程,则是意志活动。情感与意志活动中都含有认知的成分,都是由认知活动派生的;反之,情感与意志又对认知过程发生影响。因此,认知、情感与意志是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的不同方面。

  中医理论对心理活动的认识,主要反映在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两方面,并认为五脏均参与人的心理活动。《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但心是心理活动的主宰,对各种心理活动起着整体调节作用。就人的认知活动而言,《灵枢·本神》指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充分说明了心为心理活动的中枢,故《灵枢·邪客》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就人的情感活动而言,亦由心所主宰,喜、怒、忧、思、恐等都是发于心而应于其他脏。张介宾《类经·疾病类》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赅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

心主神明功能的正常与否,常可通过人的精神状态、意识、思维、睡眠及情感活动等得以反映。生理情况下,心主神明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识清晰,反应灵敏,思维敏捷,寤寐正常。反之,在病理情况下,心之气血阴阳不足,心神失养,可致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健忘,思维迟钝;若心阳暴脱,则意识模糊,甚则昏迷;若心火亢盛,内扰心神,则见心烦失眠,甚或狂躁谵语,神识不清;若痰浊蒙蔽心神,或表现为精神抑郁,表情淡薄,神志痴呆,喃喃自语,举止失常,甚则意识模糊,昏不知人的癫病,或致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之痫病;若痰火扰乱心神,常致心烦失眠,神昏谵语,或出现狂越妄动,打人毁物,胡言乱语,哭笑无常之狂病。

  心主血脉与主神明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生命的存亡,故《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这两种功能之间又息息相关。一方面,心神主宰调节全身生理活动,包括心脏本身的搏动和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另一方面,心神有赖于心血的濡养,才能发挥正常的主宰作用。故《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在病理情况下[FS:PAGE],两者常相互影响。如紧张、愤怒、焦虑等心神变化,常可伴有面色和脉象的改变以及心胸部感觉的异常;反之,心血不足,或血行失常,则会出现精神恍惚,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或烦躁、神昏狂乱等心神失常的表现。

  (二)心的生理特性

  心的生理特性,前人没有明确的论述,现代学者的认识也不一致,或概括为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即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或认为心喜动主明,喜动是对“血肉之心”而言,主明用以说明“神明之心”的特性。但从心的生理功能及前人的有关论述来看,心的生理特性首先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清静内守

  心主藏神,精、气、神为人身之三宝,而尤以神为要,“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者,则又在吾心之神”(《类经·摄生类》)。《养生三要·存神》也指出:“若宝惜精气而不知存神,是茹其华而忘其根矣。”而神贵在清静内守,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痹论》也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2.心恶热

  由于心为阳脏属火,与夏季阳热之气相通,同气相应,容易导致心火亢盛,出现心烦失眠,面赤口渴,口舌生疮,舌质红赤,甚则狂躁谵语等症状。故《素问·宣明五气》说:“心恶热。”《素问·藏气法时论》则云:“病在心……禁温食热衣。”

  (三)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即血脉,又称脉管、“血府”,有运行血气、约束血行,并反映五脏功能状态之作用。在结构上,血脉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它遍布全身,外行于肌肤皮毛之下,内走于脏腑器官之中,形成一个密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网络结构。由于血脉结构上与心相连,功能上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流动,故《素问·五脏生成》说:“心之合脉也。”脉的状态常反映着心主血脉的功能。

  华,有精华、光彩之义,属于外在的表现。心其华在面,是指心的功能状态可通过面部的色泽变化及表情显露出来。由于心主血脉,而人体面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传统上比较重视互为表里的脏腑关系,即如《灵枢·本输》所说:“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

  这些脏腑之间,经脉上相互络属,属性上阴阳表里相合,功能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从而构成“脏腑相合”的关系,故在治疗上相应的就有脏病治腑、腑病治脏以及脏腑同治等方法。然其实际的联系,则更为复杂,可以说,每一脏都和多个腑有关,而每一腑又可能受到多个脏的影响。

  1.心与腑

  心与小肠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生理上,心阳的温煦,心血的滋养,有助于小肠的化物功能;小肠主化物,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和水液,经脾气升清上输心肺,有助于心血的化生。病理情况下,心火亢盛,可循经下移于小肠,使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出现尿少、尿赤、尿道灼热或涩痛等症;而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炎于心,出现心烦、失眠、舌红、口舌生疮等病症。此外,小肠虚寒,化物失职,日久可出现心血不足的病症。

  另外,心为君主之官,主宰人的心理活动,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参与判断事物,作出决定,在六腑中为惟一参与心理活动的腑。心与胆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密切配合,胆在心神的主导下,行使其决断功能。病理情况下,心胆病变常相互影响,表现出精神情志失常的病症。如心胆气虚,则见惊悸不宁、胆怯善恐、失眠多梦、汗出气短等症。若胆郁痰热内扰,心神不宁,则见眩晕呕恶、烦躁失眠、精神抑郁、胸闷不畅等症状。

  2.肺与腑

  肺与大肠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生理上,肺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并布散津液,能促进大肠的传导,有利于糟粕的排出;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则有助于肺气肃降。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病理情况下,若大肠实热内结,腑气不通,可影响肺的肃降,而出现胸满、喘咳等症。反之,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布于大肠,则可见大便困难;若肺气虚弱,气虚推动无力,而致大便艰涩难行,称之为气虚便秘;若气虚不能固摄,清浊混杂而下,又可见大便溏泄。

  其次,肺与胃经脉相连,其气主降,均喜润恶燥,生理上相互依赖,相辅相成。肺主宣发肃降,布散精气津液以滋养胃;而胃受纳腐熟,与脾主运化配合,化生气血津液以养肺。故在病理情况下,肺胃之间亦多相互影响。肺的气阴不足,肃降失常,可致胃之气阴亏虚,胃失和降而上逆,出现呕吐、呃逆等症;反之,胃的气阴不足,常致肺的气阴亏虚,影响肺气宣降,上逆而见咳、喘等症。外感病的过程中,亦常见肺病及胃或肺胃同病的现象,如太阳中风证、风湿证之见干呕症状等,或见肺胃热盛之证;杂病咳嗽,亦可由胃病及肺。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说:“盖胃中水谷之气,不能如雾上蒸于肺而输诸脏,只是留于胃中,随热气而化为痰,随寒气而化为饮,而胃中既为痰饮所滞,而输肺之气亦必不清而为诸咳之患矣。”而胃脘痛等亦可由肺病及胃,肺金能克肝木,肺虚无力制肝则肝旺,肝旺则乘脾犯胃,使胃疾缠绵。

另外,肺与膀胱在人体水液代谢方面密切相关。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不断将体内水液向下输送,而成为尿液生成之源。膀胱生理作用的发挥,下受肾阳的气化,中受脾气的转输,上受肺通调水道之影响。肺对膀胱亦有调控作用,若调控正常,则尿液的贮存和排泄有度。反之,肺的宣降功能障碍,调控失灵,则膀胱开合失司,或合而不开,则尿少、癃闭;或开而不合,水泉不止,而见遗尿。故《景岳全书》说:“小水虽利于肾,而肾上连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治气;治肾者,必治肺。”

  3.脾与腑

  脾与胃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在生理上,脾与胃纳运相协,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是脾主运化的前提;脾主运化,则为胃的受纳腐熟创造了条件。如果没有胃的受纳腐熟,则脾无谷可运,无食可化;反之,没有脾的运化,则胃不能继续受纳。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同为后天之本。脾主升清,水谷之精微始得上输于心肺,胃才能行受纳腐熟之职;胃主降浊,则水谷下行而无停留积聚之患,又有助于脾气之升运。脾胃之气,一升一降,相反相成,从而保证了纳运功能的正常进行,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二者同居中焦,而构成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脏属阴,主运化而升清,以阳气用事,故喜燥恶湿;胃腑属阳,主受纳腐熟而降浊,需阴液滋润,故喜润恶燥。脾胃燥湿喜恶之性不同,但又相互制约、相互为用。脾湿能济胃燥,则方能行下降之令,传导之职,水谷糟粕以次传下;胃燥能济脾湿,则脾方能行其上升之令,运化之职,水谷精气上输心肺,灌百脉而营养全身。二者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保障脾胃的正常纳运及升降。诚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说:“胃易燥,全赖脾阴以和之;脾易湿,必赖胃阳以运之。”在病理情况下,脾胃病变常相互影响,一损俱损。如脾虚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可影响胃的受纳与降浊,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脘腹胀痛等症;若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的运化与升清,出现食后腹胀、便溏、泄泻等症。若脾湿太过,湿浊中阻,转输无力,也会导致胃气不降,出现纳呆、嗳气、呕吐、胃脘胀痛等症;而胃燥阴伤,则可损伤脾阴,出现不思饮食、食入不化、腹胀、便秘、消瘦、口渴等症状。

  其次,脾主运化,须依赖胆腑之助。《医学见知》云:“胆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而胆木则有赖于脾土的培植,脾气健运,胆气充足。病理情况下,若胆气升发疏泄失常,则影响脾之运化。李东垣《脾胃论》说:“胆气不升,则飧泻、肠澼不一而起矣。”反之,脾气亏虚,又可致胆木失去中土的培植,而致胆气亏虚,出现胸胁隐痛不适、乏力、神疲气短、惊悸虚怯、失眠多梦等;若湿热困脾,土壅侮木,肝胆疏泄失职,胆汁上溢外泛,则可见口苦、黄疸等症。

  另外,在中医藏象理论中,脾主运化,涵盖了小肠化物与泌别清浊的功能,故小肠虚证之化物、泌别失职,亦常从脾治。大肠的传导功能,亦有赖于脾气的推动与固摄、脾阳的温煦及脾阴的滋润,若脾之气虚推动无力,或阳虚肠寒气滞,或阴虚肠失滋润,均可导致大肠传导障碍,而见排便困难之症;若脾阳不足,大肠失于温煦,又可致虚寒泄泻,出现食已窘迫,大便色白,甚则完谷不化,溏泄无度等。

  4.肝与腑

  肝与胆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在生理上,肝胆同主疏泄,共同发挥协助消化的作用。肝主疏泄,一方面分泌胆汁,贮存于胆;另一方面调畅胆腑气机,以促进排泄胆汁。而胆附于肝,藏泄胆汁。两者协调合作,使胆汁疏利到肠道,以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其中肝的疏泄功能起主导作用,肝所化生的精汁充盈,疏泄功能正常,胆才能贮藏足够的胆汁和适度地排泄胆汁;胆汁排泄通畅,也有利于肝主疏泄功能的有效发挥。另外,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肝胆相互配合,则人的思维正常,遇事果断。故张介宾《类经·藏象类》说:“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正由于肝胆在功能上息息相关,故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肝胆气虚、气郁、湿热、火旺之证多同时出现,而表现为胆怯易惊、失眠多梦、气短乏力;或见精神抑郁、胁肋胀痛、口苦、眩晕,或见口苦、呕恶、纳呆、胁痛、黄疸、带下黄臭等症状。

  其次,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中焦脾胃气机之升降。肝气条达,则胃气和降。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则致胃失和降,可见胸胁及胃脘胀痛或窜痛、呕吐、呃逆嗳气等;若气郁化火,肝火犯胃,在上述症状基础上,还可见口干口苦,心烦易怒,泛酸嘈杂之象;若寒邪直中肝经,肝失疏泄,而使胃气通降受阻,则见巅顶头痛,胃脘冷痛,或由少腹攻冲作痛,呕吐清稀涎沫等症。另外,肝气之疏泄,调畅气机可促进大肠之传导及尿液的生成。故肝郁气滞,可使大肠气滞,传导失司而见便秘之症;可使水液输布障碍,膀胱排尿功能失常,而见癃闭之症。

  5.肾与腑

  肾与膀胱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在生理上,肾为水脏,膀胱为水腑,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固摄与气化。肾之阳气充足,气化作用正常,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尿液才能正常生成与排泄,从而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膀胱贮尿排尿有度,也有利于肾的气化主水功能。病理情况下,若肾之阳气不足,气化失常,固摄无权,则膀胱开合失度,可出现癃闭,或尿频、多尿、尿后余沥、遗尿,甚则尿失禁等。反之膀胱开合不利,尿液不得排泄,亦可影响到肾的气化和固摄,以致出现小便色质或排出的异常。

  其次,肾阴肾阳为一身脏腑阴阳之根本,而胃主受纳腐熟,一方面需赖肾阳之蒸化以腐熟水谷,肾阳如釜底之火,火旺力足,则釜中之物自熟;另一方面,胃又赖肾阴之滋助,以维持其濡润不燥之特性。肾主藏精,则有赖于后天胃土之资助,同时,胃主降浊,使水谷之浊气下达小肠与大肠,从便、尿而排,故肾主二便,又与胃之降浊相关。在病理情况下,肾气亏虚,多累及于胃,而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若真阳暴脱,必导致胃气断绝,可见呃逆连发,呃声低微,气不得续等症。若肾阴不足,火热偏盛,煎熬津液,三阳热结,则可见前后闭涩,谷道干涩,噎膈不下。反之,胃土虚衰,化源不足,可致肾精亏虚,而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另外,热病过程中,阳明热结而成腑实,若下不及时,常由胃及肾,耗伤肾阴,而致土燥水竭之症。

(0)

相关推荐

  • 38欬论篇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 ...

  • 雨气通于肾

    ​雨气通于肾: 雨,水也 肾为水,雨其类 故雨气,通于肾 上热清肝心 下寒温脾胃 肺热清肺 怎么清肺 释缚脱艰 全真导气 拯黎元于仁寿 济赢劣以获安 非三圣道 不能致之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 谓之三坟 ...

  •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 ...

  • 十年学习中医药总结而出,五脏与六腑的关系,不过千字!值得收藏

    小孩子消化不良,没有胃口,去看中医.中医生开出来的药方里,除了开胃消食的中药以外,通常还伴有一些健脾的中药.为什么呢?西医认为人的消化器官是胃:而中医认为:脾与胃相为表里.食物的消化,除了胃以外,还需 ...

  • 五脏和六腑是什么关系?

    中医说到医理,经常要从五脏六腑说起.可是一般也没想过五脏和六腑是什么关系.都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们身体的脏器都是做什么的,分别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 ...

  •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即脏腑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主要根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经脉属络:     ②    生理配合:     ③    病理相关. 脏病可影响到其相表里的腑,腑病也可影响其相表里的脏. ...

  • 藏象学说之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的理论核心是建立在藏象学说.八纲辨证以及脏腑辨证的基础上,通过对脏腑的认识,在相应部位通过辩证来制定调理方案.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基本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 ...

  • 中医理论:[38]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传统上比较重视互为表里的脏腑关系,"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肾 ...

  • 家家都能做,人人皆能喝,挑战一切粥品,补五脏润六腑,嫩肤泽肌,轻身延年

    药补不如食补,药疗不如食疗.养生莫过于一碗好粥水.然而,如何调制一款属于自己的养生汤,往往使人无所适从.有人用红枣配阿胶用来补血美容,因过于滋腻,对胃口不佳,湿热体质者,适得其反:有人用红枣生姜熬汤, ...

  • 《黄帝内经》中五脏之间的调控关系

    导语:藏象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五脏是藏象理论的核心.从五行调控.四时阴阳调控.气化调控.官能调控角度分析中医五脏之间的调控关系,阐明五脏功能活动之间的整体性.动态性,有助于从宏观角度理解中 ...

  • 五脏与七窍的关系

    <灵枢·脉度>记载"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 这里指出了五脏与七窍在生理病理上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