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廿四,故乡的咸汤团子|原乡
【按:今天是农历八月二十四。清道光时苏州文士顾禄撰《清嘉录》,记录了苏州邻近的时令习俗,说八月廿四是“水稻生日”。苏州离故乡不远,时令习俗颇多相似,但此说我在故乡从未听说过。
按故乡旧俗,农历八月廿四要吃咸汤团子。米粉做的团子,是故乡常见食物,常以此为早饭。但农历八月廿四吃团子特殊,在于必须是中午吃团子,而且必得敬谢灶神。为何如此,已无从考。但习俗至今流传不衰。想来,今天母亲一定会做上一锅青菜肉馅团子的,自然,她老人家也不会忘了敬谢灶家菩萨——千谢万谢,不如八月廿四谢一谢。虽然功利,但虔敬不减。】
(大铁锅里的咸汤团子)
“明早八月廿四了。”
早上打车赶回乡下老家。出租车女司机自个嘟囔了一句。
“哟,要吃团子了。”
“你也知道?你在家当家吧?乡下过去老规矩是八月廿四做团子,要谢灶,千谢万谢,不如八月廿四一谢。”
女司机的一番话,迅速让我沉浸在对故乡古老风俗的回忆中。
团子是故乡美味。我江南故乡,盛产米麦。用米粉和菜馅做的,叫团子,用面做的,叫馒头。
故乡过去做带馅的团子,是大事,过年时做得最多,而平时除了农历八月廿四,很少做带馅的团子。
农历八月廿四吃团子,这个风俗不知源自何时(清《清嘉录》说,农历8月廿四,是水稻的生日:“八月二十四日,农人以是日为稻生日。雨则蒿多腐。谚云:烧干柴,吃白米”。不过,故乡八月廿四吃团子的习俗,似乎与水稻生日搭不上边。)我祖父他们在世时,都讲究这个规矩,即便人民公社时破四旧移风易俗,每年的农历八月廿四,乡下人家,也会做几个团子,偷偷敬谢灶家菩萨,顺带犒劳自己。
(故乡田边地头田埂上旱地上,都遍植黄豆青豆)
农历八月,故乡正是农闲,但是小青菜长势颇盛,尤其是黄豆青豆,正是大收获季节——故乡流行嫩豆子做当家菜。这两个,都是八月廿四做团子的佳品。
农历八月廿四的团子,传统是素馅团子,用的馅料,青菜首选,配以剁碎的青豆,或者配以百叶(豆皮)。
与通常早上吃团子的风俗不同。八月廿四是中午吃团子。
上午做好团子后,午饭之前,要在灶台供奉灶家菩萨灶家嬷嬷。这是八月廿四吃团子的核心仪式。
按乡下旧俗,灶家菩萨灶家嬷嬷是一个很小的神仙,但是对农家是最重要的神仙,它们保佑农民能吃饱饭,不怕饥荒。所以敬献祭品于灶家菩萨灶家嬷嬷前,是农村最重要的祭祀仪式——母亲跟我说过,她除了敬祖宗,就只敬一个神,就是灶家菩萨灶家嬷嬷,“它们最灵了,供奉好就不会饿肚子。平常你们不在家,我们家所有人的生日那天,我都要敬谢的。”
经历过大饥荒年代的母亲,对于饿肚子有着永远难忘的记忆,所以,对于保佑农民吃饱饭的灶家菩萨灶家嬷嬷,有着最虔诚的敬意。
灶神被称为菩萨,已经凸显了其对于农民的意义。
通常母亲会做上一笪头团子,蒸饭用的小笪头,大概十来个团子,摆在灶台上放香的地方——乡下的灶台,传统很讲究,有放油灯、油碗的地方,也有专门用来供奉香火的地方——用来感谢灶家菩萨保佑,并祈愿灶家菩萨继续保佑。所谓谢灶即是。
中午家人吃团子,也跟平时不同,八月廿四吃的团子,俗称咸汤团子。团子是素馅,青菜豆子,或者青菜百叶,还要搅糊粥——在汤锅里放进米粉,然后把青菜切成丝,加进去,再放些发芽了的蚕豆——回芽蚕豆,还要放盐,汤要咸的,再放团子——这就是咸汤团子。
为什么要做咸汤,谁也说不上来,只是说祖祖辈辈就这样传下了。
至于祖传规矩,其实也是能改的。母亲说,用素馅,还是因为过去穷。祖父还当家时,母亲接过了祖父祭祖谢灶的活,就跟祖父说过要改规矩,青菜要加肉。
母亲跟祖父说,过去穷,给灶家菩萨供奉,只能用素馅,我相信我的儿子们一定不会这么穷,一定能吃上肉,所以,给灶家菩萨供奉的团子,也要加肉馅,灶家菩萨一定知道我们的心意,求菩萨保佑。祖父没有反对,所以,后来八月廿四谢灶时,家里做的都是有肉馅的团子了。
至于我们,如母亲所愿,都能吃上肉,天天大鱼大肉。母亲很严肃地跟我说,这当然要感谢菩萨保佑。我只是笑笑,弟弟笑母亲痴鬼。
父亲告诉我,小时候,庙上(我小学母校朱家桥小学前身,原来是个庙)那些住庙里的人,八月廿四都要出来,一家家地谢,没谢完还不能吃饭。那个时候,每到八月廿四,经常要先等他们谢灶神,放学回来饿得也没饭吃。
青菜做馅很好吃,但是青菜馅团子放不得,一放,菜馅就黄了。所以,后来母亲也做萝卜丝猪肉馅的团子。有一年正好八月廿四我在家,母亲做的就是萝卜丝肉馅团子。
母亲说,灶家嬷嬷喜欢团子,至于什么馅,无所谓,心意足就行。
是的,心意足就行。这就是母亲一辈及她们的祖辈,念兹在兹的“千谢万谢,不如八月廿四谢一谢”。虽然表面上功利,但却至今仍在坚持的一种深切的心意。
(原文写于201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