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曾令琪/孟加拉国采风素描•(4)立峰
欢迎点击,敬请关注--
孟加拉国采风素描·(4)立峰
文/曾令琪(四川成都)
办工楼窗明几净,厂区内干干净净。走在2016年竣工的新厂区,仿佛走进了国内某一家现代化大工厂,与厂区外面那些低矮的铁皮房、狭窄拥挤的街道,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不禁心中起问:这是在孟加拉吗?这是华人在孟加拉国开的工厂吗?
是的,这是在孟加拉!这是在孟加拉国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庄立峰先生的利德成集团。
《西南作家》采访采风团,在孟加拉国达卡庄立峰先生的利德成集团合影。左起:陈启华,张永康,曾令琪,庄立峰,胥树东,陈志越。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服装出口国,孟加拉国紧接中国,排在第二位。由于中国国内人工成本高企,服装产业大量转移海外,也就理所当然。但原籍福建的庄立峰先生,不是在近年这个“转移大潮”中“转移”出来的;20多年前,他就到孟加拉国,开始了这样的征程。由此可见,任何时候,一个精明的人,都有超过别人、放眼未来的战略远光。眼下,立峰已是拥有将近2万名孟加拉工人的中国老板,现代化制衣厂里,数字化、自动化管理有条不紊,还提供对外服务。立峰和他的企业,和他的海外创业之路,对“走出去”到海外发展的中资企业,有相当的借鉴作用。
在新厂的办公楼,立峰侃侃而谈。我特别注意到他讲的一个细节:"不要看我们厂区现在这么干净;在孟加拉,我们用了整整十年,才让工人们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立峰1997年在达卡租了场地做第一家工厂,碰到了与国内不一样的、各式各样的困难。这一些情况,引起他深深的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做一个让大家都认同的好工厂。2006年,他自己买地建工厂,根据世界工厂的一般标准建厂,但和先进的工厂比还有差距。到2012年,他已开始思考怎样做世界第一流的工厂了。
《西南作家》采访采风团,在孟加拉国达卡庄立峰先生的利德成集团合影。左起:张永康,曾令琪,庄立峰,胥树东,陈启华,陈志越。
立峰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最不发达的基础设施,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心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采访交流中,树东老师专门询问立峰“利德成”集团名字的含义。立峰笑道:“利随德走,德助利成,这也是我们的经营理念。”
抬眼望去,立峰心目中现代化、数字化的厂区已成为现实。新厂区内的建筑包括生产楼、仓储楼、行政办公楼、职工宿舍和培训学校等。在五层的仓储大楼内,他投入巨资,从他国引进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将原有数百人的仓储运营队伍,压缩至不到100人。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企业管理上,充分展示了一个儒雅的企业管理者的才华。
确立自己的经营理念,一以贯之地不断追求;积极探索、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企业不仅仅追求利润,还要营造浓浓的文化氛围;无论穷富,与当地人交往要平等相待;让员工与企业一同发展,共同分享发展果实。我想,这也许就是庄立峰和他的利德成集团能出类拔萃的重要原因吧。
采访那天,立峰中午12点就要出发,与中国大使一同参加一个话动,否则,就有可能因交通拥堵而迟到。我们的谈话已过12点,秘书很焦急地在门外走来走去,立峰还是陪我们交流结束、合影留念,才从容而去。晚上,侨领阿里克斯先生请我们吃饭,临近我们出发去机场,立峰还专门到酒店,陪我们就餐。
看重人情,有情有义,有始有终。这是离开孟加拉国之时,在孟加拉国开拓出一片蓝天的华领庄立峰先生,留给我的最后的印象。
立峰啊,但愿你早日立于你事业的高峰之上,实现你的济世理想!
2018年12月10日,星期一,于西都览星楼
作家简介
曾令琪,1988年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现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中国西部散文学会理事,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副主席,大型文学期刊《西南作家》杂志主编,中型文学期刊《新蕾》杂志主编,国家一级作家,贾平凹先生关门弟子。代表作:学术专著《周恩来诗歌赏析》《末代状元骆成骧评传》,散文集《破碎的星空》《热闹的孤独》,小说《关于石头的新闻播报》《最好的礼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