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记忆)曾令琪/梦里南充是故乡
曾令琪(四川成都)
自1984年考入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到1988年毕业,我在南充呆了整整四年。我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给了这个古称“果州”的城市;可以说,我对南充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
一、大学生活最难忘
跨入人民西路10号郭沫若题写校名的南充师范学院的大门,我就惊诧于校园那茂密的法国梧桐了。
南师原为川北行署所在地,是胡耀邦同志工作过的地方。建筑古色古香,校园环境幽美,的确是个学习的好地方。作为南师的学生,我们为此而深深自豪。
我能考到南充师院读书,主要受了高中老师的影响。高中快毕业那阵,曾经教过我化学的葛老师,经常给我们几个同学吹,说是南充师院环境好的很。葛老师还说,他就是那个学校毕业的。还说,他读书的时候,中文系的胡老师对他这个老乡很关照;葛老师知道我喜欢读课外书,他悄悄地对我说,你是文科班的学生,假如你考到中文系,我给胡老师写个介绍信,你直接去找他;现在担任图书馆馆长的胡老师,肯定会喜欢你,让你读到很多好书。
就这样,我懵懵懂懂地到了南师。
等稍稍安顿下来,我拿着葛老师的介绍信,和一同考到南师的几个高中同学去拜访胡老师。胡老师听说我们是家乡人,果然热情异常。因为我是中文系的学生,胡老师也特别关照。有时候,我们周末去胡老师家,遇到胡老师在家品酒,他也会给我们倒一点酒。一个小酒杯,一碟花生米,从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调出去的胡老师,娓娓而谈,摆中文系的掌故,介绍系上的老师,更给我们介绍一些学习方法。有时候,喝到微醺,便睛眨鼓眼,针砭时弊,颇有感染力。大约是86年吧,图书馆入藏了一套台湾版的《四库全书》。胡老师亲自给我批条子,让我这个学生,以“写论文、作研究需要查阅资料”为借口,进入教师专用阅览室和善本库,戴上白手套,怀着虔诚之心,一卷一卷去翻阅《四库全书》,真令人大开眼界。一直到大学毕业的前夕,我们几个同学都经常周末去胡老师那里。后来,胡老师调任达县师范学院院长,我们在老家还见过一面。
二、南充历史忒厚重
南充古称“安汉”,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与成、渝三城鼎立,文化底蕴十分丰厚。
公元前202年(汉高帝六年)10月,高帝下令修建安汉县城。据《史记·项羽本纪》载:汉王三年(前204)刘邦被项羽围在荥阳城中,危急时刻,大将军纪信向刘邦献“金蝉脱壳”之计。刘邦脱险后,化装成刘邦的纪信被项羽烧死。刘邦战胜项羽后,认为纪信舍身为安定汉政权立了大功,故在纪信家乡,设立安汉县。据史载,当年的安汉县城就在今天顺庆北城街道五里店一带。
司马相如,落下闳,张飞,谯周,陈寿……一系列的名人,都深深地刻在南充的历史之碑上。南充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世称“并迁双固”的陈寿,以其文史兼美的不朽名著《三国志》,让南充被联合国定为世界三国文化研讨会永久会址。
在近代,南充是战神朱德、刘伯承指挥“顺(庆)-泸(州)起义”的中心之一,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是南充人;开国第一帅朱德(仪陇),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广安),十大将之一的罗瑞卿(南充),都是从南充走出去参加革命的。所以南充号称“三总故乡”。――后来广安单独设市,此是后话。
我们读书那阵子,星期天有时去飞机坝,有时去西山,有时去白塔公园,有时去万卷楼。清明扫墓,周末游玩,我们常常去西山。那个时候人年轻,常常开玩笑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我们是登西山而神采飞扬。西山的历史沉淀,西山蓊蓊郁郁的植被,都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后来,北湖公园的建成,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休憩的场所。徜徉南充的山山水水之间,徘徊于南充的大街小巷之中,总感觉历史的风吹过精神的原野,让我们深深陶醉于南充那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
三、气势如龙嘉陵江
南充既称果州,当然以出产水果著称;近代的南充,更以丝绸、纺织而闻名遐迩。记得,我刚考上南师的时候,我那从未出过远门的80高龄的老祖母,就吩咐我给她带一节“果州”的丝绸布料回家。
大一的下半期,为了让我们对南充的丝绸工业有个粗浅的认识,政治辅导员刘老师联系了在龙门镇的丝厂,然后,带着我们四十个学生,乘坐嘉陵江的小火轮,到上游古镇、离南充城15公里的龙门镇,深入实地,参观了丝绸生产,了解工人劳动的艰辛。
一些从山区来的同学,踏上火轮的时候,站在火轮的船头,远眺绿水青山,任凭江风狂吹,兴奋得久久不愿意进舱。
后来,当我们听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燕儿窝之夜》的作者魏继新给我们作报告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历史上嘉陵江其利甚大,其害也非浅。当时,魏继新刚从老山前线采访对越作战的部队回来,学校邀请他给我们讲述前线将士的事迹。魏继新是我们中文系毕业的学长,他的那番际遇,他的所见所闻,真让我们这些学弟、学妹羡煞!后来,看以南充1981年洪灾为素材的电影《特急警报333》――片头题字是我的书法老师、号称“南充三马”之一的马良骥先生――我们才知道嘉陵江发起脾气来,也并不是那么婉约和驯服的。
但总的来说,嘉陵江穿境而过,南充境内达300公里,宛若游龙,给南充带来了蓬勃的生气,也给南充的文化,增添了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如今,一晃,大学毕业28年了,当年的少男少女,都跨入了中年。几个大学同学聚在一起,有时候总要聊起南充四年的一切:校门口那一家名叫“古月”的小餐馆,现在还在否?就着二两酸菜面,端起一碗三角五分钱一斤的蜀光鲜啤酒一饮而尽的时光,总是那样的令人回味无穷;而清泉寺那一幅对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经过人生的沧桑,如今细细品来,才知道那是多么的精辟而充满辩证的味道……
唉,几度关山难阻隔,梦里南充是故乡。南充,你还好吗?
曾令琪,1984年秋考入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1988年毕业。文学爱好者。
现为大型文学期刊《西南作家》杂志主编。
虽鲁而勤,所以也写作、发表过些许作品。
温馨提示
这是《西南作家》杂志的选稿平台。
给《西南作家》微刊和纸刊投稿,都必须是原创、首发稿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