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父母的这三种“暗示”,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作者:暖心
来源公众号: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父母是孩子看向世界的“眼睛”。
在近期的《新相亲大会》节目中,26岁的王杰说出了自己多年的心愿:
想听我爸,当面夸我一句。
王杰和朋友合伙开了一个蛋糕工厂,生意覆盖全国,在同龄人中已经是佼佼者。
只是从小到大,他都没得到过爸爸的一句夸奖。他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得到父亲的肯定。
父亲却这样说:“夸他,怕他骄傲呗。”
主持人孟非有感而发。
他说:在中国传统的教育里,父母总是扮演“严父慈母”的形象,总是居高临下地坚决不夸。
于是他问:“为什么中国式父母都不喜欢夸孩子?”
网友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批评是鞭策,表扬多了让孩子傲娇自满;
用贬低、打击的方式,能激励孩子,让他快速成长。
这些看似为孩子好的方式,却给了孩子不小的伤害。
因为父母吝啬对孩子的夸奖,转而用贬低、批评、打击等语言时,给了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对他起到了“反向”的打击。
心理学家巴普洛夫说: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父母的负面言行,会让孩子形成强大的“反自我”意识,会让孩子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人”。
尤其是父母的这几种“暗示”,正在悄悄毁掉孩子。
负面标签,是暗示孩子“你不行”
假期,带着孩子去音乐班学习时,被一位妈妈的吼骂声吸引了注意力。
只见一位妈妈指着一个男孩的脑袋说:“让你拿个东西都忘记,你是猪脑子吗?”
原来,孩子因为走得匆忙,将上课要用的葫芦丝忘在了家里,因此上不了课了。
妈妈越想越生气吼孩子几连发:
你怎么不把你自己忘在家里?
你说说你上次考试没带笔,
还有那次出去春游水壶也不带,
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人。
孩子在一旁低着头,使劲抽泣却并不为自己辩解,看着孩子唯唯诺诺的样子,想必在家挨了不少的骂。
给孩子贴标签,是许多父母都会做的事:
你胆子怎么这么小,拿个东西都不敢去; 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 你这么点,都总是会忘记; …
这些所谓的负面标签,会深深刻进孩子的脑海里。
心理学家贝科尔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当一个孩子被贴上“你很笨”,“胆子这么小”、“坏孩子”等标签时,孩子就会信以为真,他们会觉得“原来我这么差劲”,很多孩子因此“破罐破摔”,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印度电影《嗝嗝老师》中,奈娜老师的学生有14个孩子被贴上“坏孩子”、“愚蠢”的标签。
所以这些孩子打架、抽烟、沉迷于网络…
奈娜老师因为从小就被贴上了不好的标签,所以她很明白这些孩子的感受:
他们并不是玩世不恭,而是因为脆弱和不认同,才不得不封闭内心保护自己。
他们需要的不是嘲笑与讥讽,而是尊重与认可。
她为了改变孩子们,深入每个家庭去挖掘他们的长处,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后来,这群孩子成绩慢慢变好。
在校长在与其他老师却断定这群孩子考试作弊时,她坚定的说:“我相信他们”。
一句话,让所有孩子掩面而泣。
后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每个孩子都完成了人生逆袭。
人类本质中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当一个人感到真正被另一个人接受的时候,他就会从此起步,开始思考自己期望作出什么改变,而因此发挥自己的潜力。
父母要摒弃标签效应,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带给孩子信任和认同感,才是教育最温暖的底色。
纵容孩子犯错,暗示他“你做的一切都对”
前几天,四川绵阳发生了一起“电梯惨案”,它的罪魁祸首是一个孩子。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乘坐电梯,孩子调皮中,将手中的羽毛球拍伸到了电梯的门缝里。
电梯立马出现了故障,上了一层楼后就突然停了下来。
事情发生以后,妈妈没有第一时间向物业报修,也没有告知该楼层的邻居电梯出现了故障,甚至连一句指责孩子的话都没有说过。
而是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直接带着孩子从电梯走出来。
不久之后,一名男子在乘坐电梯时,电梯突然从20楼坠落,吓得他浑身发软。
好在后来,他被有惊无险的救了出来。
明知道孩子闯了祸,却没有及时纠正,反而让别人因此而受到伤害,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很多父母总是习惯纵容和忽视孩子的错误,认为“他还小”,不是大问题。
却不知道父母越是替他遮掩,他越无法无天;父母越是纵容,孩子越有恃无恐。
斯宾塞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说:家长不负责任的托辞,潜移默化中给孩子这样一个印象“孩子,你没错”。
它给孩子的另一个暗示是“我做什么都是正确的”。
这样的教育会扭曲孩子自我意识,没有是非观,他们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反而还会肆无忌惮。
如果一个孩子毫无边界,未来一定会闯下大祸。
孩子在6岁前,一定要给他立好规矩,让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这样是在培养孩子的边界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另一种保护孩子的方式。
一个7岁的小女孩在商场看到很漂亮的玩具,又不好意思向妈妈开口要钱,就偷偷拿走了几颗扭扭蛋。
一开始无论妈妈和店员怎么问,她就是不承认,后来为了给女儿一个教训,妈妈就报警了。
孩子犯错后,他们不会认为自己做错了,只会默默地模仿父母对待犯错的态度。
犯错后,让孩子接受惩罚,是教会他学会承担责任,从而引导孩子树立自己的边界意识。
会“惩罚”孩子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孩子。
在孩子面前使用暴力,
暗示他“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一个人攻击行为的产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受到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模仿”和“强化”。
心理学家班杜拉做了一个“波比娃娃”实验。
他和助手随机选取了两组儿童:
一组儿童观看成人对充气娃娃进行攻击,包括拳打脚踢、口骂等情景。 另一组儿童观看平静地玩充气娃娃的情景。 然后把孩子分别带到类似的房间,观察孩子们的行为。
结果发现:观看成人攻击的儿童比观看成人平静地玩娃娃的儿童表现出的攻击性要多得多。
由此可见,孩子的样子都是父母言行的折射。
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用暴力处理问题,就是在向孩子传递一种信息:暴力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老师,请回答》节目中有一个叫点点的小女孩脾气特别暴躁,说发作就发作。
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就把旁边的男孩打得鼻青脸肿,连手臂上都是紫的。
这一切都是受到妈妈的影响。
点点上幼儿园的时候,曾经被一个外国男孩打了。当时妈妈很生气,就帮她狠狠教训了那个男孩,并告诉点点:
“被打时,一定要打回去,直到打赢为止。”
妈妈为了保护女儿,就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带给女儿的只有冲动、暴躁和易怒。
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塑造人格的关键,他们没有分辨善恶的能力,也没有是非的概念,一切都是由父母塑造。
如果父母总用暴力解决问题,孩子就会在父母的行为中感到恐惧、无助和痛苦,并会模仿。
这样的孩子暴躁、易怒,攻击性很强,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坏孩子”。
父母情绪稳定,才能对孩子的性格起到正面的影响。
《恰当管教的艺术》一书中提到:孩子降生到世界上时,并不知道自己是谁,透过周围的人,才知道自己是谁。
父母是孩子看向世界的“眼睛”。
父母的语言,让孩子的成长蕴含着温暖的底色;
父母的处事方式,决定孩子未来的人生高度;
父母对待别人的样子,就是孩子未来对待这个世界的样子。
爱孩子,就给他最正能量的呵护,不要被你不经意的一个“暗示”,毁掉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