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秋语·文化中国】悼英魂专刊---第667期

  沉痛悼念国之栋梁民之英魂!

《逢双星陨落感怀心声》

——有感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去世

作者:听风漫步

昨日风尘昨夜浓

山川依旧度苍生

但见繁星堪陨落

医食同悲九州鸣

人生在世不足贵

贵希泰山点赤诚

轻于鸿毛难覆水

初心不改天地崩

杂交水稻阡陌路

滋养田间心永恒

肝胆相照切明日

合家团圆见亲朋

今早又闻哀悼词

刷屏无语定湘朦

送致遵从长街路

鸣笛心曲异城声

无题

作者:黄天厚土

平凡伟大真英雄

为民服务记心中

抗击饥荒研水稻

增产创收立首功

昨天

青海地震

云南地震

袁隆平逝世

吴孟超逝世

杨伯达逝世

夏德昭逝世

袁隆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杂交水稻之父,享年91岁

吴孟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享年99岁

杨伯达是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

中国文物学会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享年94岁

夏德昭是中国眼科医学界泰斗,

享年104岁

我们无法抵御灾难

但会永远记得灯塔

历史会记住2021年5月22日

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

巨星夺目

山高水长

愿先生们走好

愿青海云南平安

《卜算子,谁接袁院士梦》

   文/四季

稻谷民之需,食为天下先。

为解高产饱民腹,倾心闯种关。

神农肯吃苦,搏得稻高产。

历尽终身还有梦,望承再登攀。

远行一写给袁隆平院士

作者:那山那水

举世无双,国之脊梁,

谋天之事,南北蛮忙,

海南育种,北国插秧,

中国饭碗,端在手上,

院士大家,情系百姓,

彪炳历史,耕耘天下。

因劳成疾,化作流星,

闻听此讯,泪如雨下。

栋梁西去,民之殇情。

痛悼袁公

隆平院士

文/檀木

浏阳悲泣麓祠哀,

举国嗟乎失栋材。

千年难题一朝解,

亿民泪飞世人怀。

诗二首《袁隆平》

作者:阿喜

【一】

巨星陨落九州悲

山河哭泣雨纷飞

毕生心血献人民

功德无量立丰碑

【二】

行星闪烁回眸望

留恋良种稻花香

粒粒形如花生米

棵棵长成红高粱

毕生精力献农科

只为大众口中粮

田间地头洒心血

显微镜下日夜忙

功高盖世镌丰碑

袁老英名万古芳

袁爷爷,您看到了吗?
作者:周峰

袁爷爷,您看到了吗?您走后,联合国发文悼念您,称赞您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
袁爷爷,您看到了吗?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在长沙街头重现,长沙市民自发聚集在长沙街头,只为送您最后一程。他们陪着您的灵车跑步送行,只为陪您最后看一眼长沙城。袁爷爷,一路走好!这是长沙市民的心声,也是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心声。
袁爷爷,您看到了吗?您的事业后继有人,稻高一米八,亩产1000公斤已经实现,他们正在攻关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目标。
袁爷爷,您看到了吗?您走后,天地动容,山河哭泣,世界悲鸣!苍天有意化作泪,风啸啸声应为泣。
袁爷爷,您看到了吗?全国人民都在悼念您。一日三餐当思您心血,千载万世莫忘您功德。民以食为天,不论在人间还是天堂,您都是众神之神,您驾鹤西去,从此天堂也不再有饥饿。

附资料:

袁隆平: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国士无双。感念与袁隆平院士这样的伟大人物处于同一时空的每一分每一秒,这个世界的星空因你们而璀璨。”钟南山院士团队写道。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
吴孟超: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吴孟超把手术台当作报效国家的平台,开创了中国的肝胆外科,创造了世界医学领域的无数个第一。吴孟超院士生前说:自己活了“两辈子”:为党工作一辈子,为民服务一辈子。吴老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从医77年来,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毕生追求,勇闯肝脏外科禁区,自主创新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作为一名人民军医,遍布全国、成千上万的患者经他的医治恢复了健康,直到90岁的高龄仍然在手术台督战、在病房查房,生命不息,为民不止,为百姓工作了一辈子。

杨伯达,男,汉族,1927年生于辽宁旅顺,祖籍山东蓬莱。故宫博物院 研究馆员。不幸于2021年5月21日12时40分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

夏德昭:据中国农工民主党沈阳市委员会消息,中国著名眼科学专家、医学教育家,东北地区眼科学奠基人,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十一届中央咨监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政协第六、七届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辽宁省委员会第一、二届主委、三、四届名誉主委,沈阳市政协第七、八、九届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沈阳市第一届委员会主委,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辽宁省眼科分会主委,《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主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开创者、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夏德昭同志,于2021年5月20日16时28分在沈阳仙逝,享年104岁。
作者、主播简介

【作者简介】作者:听分漫步、黄天厚土、四季、吴卫东、那山那水、阿喜、檀木、周峰,均为梅园文学社会员。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