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范银芳/“声音”的穿越
欢迎点击,敬请关注--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14307)
编 辑:
(以姓氏笔画为序)
刘 红、李毅梅、陈小磊
邮 箱:675833642@qq.com
要 求:
只接受原创、首发稿。作者文责自负,《西南作家》没有侦探之责,敬请作者留意。作者投稿时,请附上自己的文学创作简介、近期生活照。
“声音”的穿越
文/范银芳(四川资中)
老家木柜子里摆放着一台收音机,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很久了,是我家最早退役的“电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上小学。那时每天早上6:30 ,悬挂在家门口的广播就会准时发出声音。主要播放早间新闻,全国各地的新鲜事、稀奇事,中央的大政方针等都通过它传递到了千家万户。偶尔还会传来动听的音乐,但时间很短,只有半个小时,要想再听,只得等到第二天的那个时间。每次都会悻悻地望着广播发呆。
父亲为了满足我的耳朵,省吃俭用,从微薄的薪水里挤出一部分买了一台收音机。当它站在我的面前,从“嘴里”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时,我惊呆了!小心翼翼地将它捧在手心,翻来覆去地打量它:一本书大小,正面有一个小窗口,上面清晰可见所有的音频范围,左右两边分别有开关,一边控制音量,一边改变音频,背面有个凹槽,可以装两节电池。轻轻拨动开关至指定的音频,播音员清脆悦耳的声音顿时让我入迷,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是怎么说话的呢?翻过来倒过去,一直没看到它的“嘴巴”在哪里?用耳朵细细甄别,才发现正前方小窗口下面那里有个喇叭,所有的声音都出自那里。终于可以想听就听,再也不用等到每天早上的6:30才能听到声音了。
不几天,我就把它玩熟了,哪个频率,什么时间,什么内容,我了如指掌,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听就听。我在山坡上割草,它就在背篼里:我在田野间劳作,它就站在土埂旁:我在厨房里烧饭,它就矗立在灶台上;我在书桌旁写字,它就在旁边站岗。总之,随时都有它的声音相伴。那时听得最多的节目就是《小喇叭》,每天下午4点准时与听众见面,那是最受儿童欢迎的节目了。“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嗒嘀嗒、嗒嘀嗒!”通过这个节目,我知道了很多的童话故事。其声音和旋律现在仍然记忆犹新。上了初中,每天必听英语节目,是它帮助我纠正学习中发音不正确的单词,我对英语的浓厚兴趣也是那时培养起来的。另外单田芳主讲的评书《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等也是伴随我成长的精神养料。“上回书说到”、“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早已根植于大脑。所以它成了我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我一刻也离不开它,很多时候都是它的声音伴随我进入梦乡。
几年后,姐姐带回来一个录音机,比收音机大了整整两倍,上面的按键很多,有回放键、快进键、录音键等,有两个喇叭可以发声。只要把磁带放进卡口,按一下播放键就可以反复收听想听的歌曲、戏剧、相声类节目。那时,迟志强的歌曲,川剧《拜年》等几乎都能唱。再也不用担心必须守在那个时间点才能听到,错过的节目无法弥补。更神奇的是还可以买来白磁带将自己的声音录制下来。收音机由于不能回放,不能录音,渐渐地被大家冷落,待岗的时间越来越多。
上大学后,为了更好地学习英语,父亲专门给我买了一台单放机,与家里的录音机不同的是,它只有一个放磁带的卡口,可以带耳机收听,不会影响其他同学。我经常是一个人带上耳机,漫步校园,反复收听,跟读学过的英语知识,训练听力,纠正发音。在首届大学生英语口语演讲比赛中,我取得了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这都有收音机和单放机的功劳。
九十年代末,我在一所中学教书,为更好地丰富学生文艺生活,我买了一台录音机。买回很多他们学习用的英语磁带和娱乐类磁带,每天的早会课,我要嘛给他们放英语听读,要嘛就放当时最流行的校园歌曲。学生们看见我提着录音机进教室,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那是他们最快乐,最盼望的时光。
悄悄地,MP3走进了我的生活,它比收音机更先进,比录音机和单放机还方便,小巧得只有两只并拢的手指那么大。先在电脑里下载自己喜欢的歌曲,再把MP3和电脑相连接,就可以任意选取要想听的内容反复播放。省去了买磁带的花费,并且能够听的歌曲也很多。很多时候我都是带上耳机静静地欣赏音乐,满享悠闲的时光。我孕期那年,还常常把MP3放在荷包里,把耳机放在肚子上,用这种方式做胎教。
穿越时空隧道,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当年的收音机、录音机、单放机、MP3都已经光荣地“下岗”了。现在只要一部智能手机,想听节目的时候,点开手机“喜马拉雅”所有关于历史的、现代的、喜剧、小品、相声应有尽有。想听歌的时候,点开“酷狗音乐”所有喜欢的歌曲跃然机上,输入歌名,或者输入歌手的名字,选择的歌曲会很多,可以听,也可以跟学。想朗读的时候,点开“全民诵读”,所有想要听的、读的、唱的;立马出现在你面前,任你点将。于收音机而言,现在的手机完全就是一幢建在自己手中的歌房,一台大容量的音乐库房,一座玩弄于股掌间的书库。再也不用担心错过时间的问题了,想听几遍就听几遍。不仅可以反复听、反复录,还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与朋友分享。真可谓:一机在手,天下都有。
摸摸那台“退役”的收音机,再想想陪我一起走过的录音机、单放机、MP3,这么多生活中“发声”的朋友。我的漫漫人生路上,有它们的陪伴,从来就不寂寞,不知不觉就走进了不惑的年纪。飘进我耳朵的“声音”随着岁月的变迁在不断变换更替,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永远在路上,亘古不变!
作家简介
范银芳,长期致力于宣传本土文化,长期从事文化及民俗研究。曾任县作协主席,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