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日课173丨做事把握本质,循道而行,才能长久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荀子日课》第173讲。欢迎留言交流。
观国之强弱贫富有征:上不隆礼,则兵弱;上不爱民,则兵弱;已诺不信,则兵弱;庆赏不渐,则兵弱;将率不能,则兵弱。上好功,则国贫;上好利,则国贫;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无制数度量,则国贫。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
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十年之后,年谷复孰,而陈积有余。是无它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
故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伐其本,竭其源,而并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恶也,则其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以国持之,而不足以容其身,夫是之谓至贪,是愚主之极也。将以求富而丧其国,将以求利而危其身,古有万国,今有十数焉,是无它故焉,其所以失之一也。君人者,亦可以觉矣。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荀子·富国篇第十》19)
观国之强弱贫富有征:上不隆礼,则兵弱;上不爱民,则兵弱;已诺不信,则兵弱;庆赏不渐,则兵弱;将率不能,则兵弱。
观察一个国家的强弱贫富有一定的征兆:君主不崇尚礼义,兵力就衰弱;君主不爱护民众,兵力就衰弱;禁止与允许都不讲信用,兵力就衰弱;奖赏不厚重,兵力就衰弱;将帅无能,兵力就衰弱。
上好功,则国贫;上好利,则国贫;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无制数度量,则国贫。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君主好大喜功,国家就贫穷;君主喜欢财利,国家就贫穷;官吏众多,国家就贫穷;工人商人众多,国家就贫穷;没有规章制度,国家就贫穷。民众贫穷,君主就贫穷;民众富裕,君主就富裕。
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
田野乡村,是财之本;货仓粮仓,是财之末。百姓不失农时、生产有条不紊,这是钱财的源头;按照等级征收赋税和国库,是钱财的支流。窌(jiào),同窖。
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
所以英明的君主必定谨慎地顺应节气变化,节流开源,时时慎重考虑这些问题,使天下的财富绰绰有余,君主也就不再担忧财物不够。像这样,上下都富足,财物多得没地方储藏,这是懂得治国大计的。
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十年之后,年谷复孰,而陈积有余。是无它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
所以夏禹时碰上了十年水灾,商汤时遇到了七年旱灾,但天下并没有饥饿之人;十年以后,谷物又丰收了,而旧有的储备粮还有剩余。这并没有其他的缘故,是因为他们懂得本和末、源和流的关系。
故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伐其本,竭其源,而并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恶也,则其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所以,田野荒芜而国家的粮仓充实,百姓家里空空荡荡而国库满满的,这是说国家垮了。断绝了根本,枯竭了源头,把财物都归并到国库中,然而君主、宰相还不知道这是坏事,垮台灭亡也就不远了。
以国持之,而不足以容其身,夫是之谓至贪,是愚主之极也。将以求富而丧其国,将以求利而危其身,古有万国,今有十数焉,是无它故焉,其所以失之一也。君人者,亦可以觉矣。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拿整个国家来供养他,结果还是国灭身亡,这就是贪婪到极点,是最昏庸的君主。想要求得富裕反而丧失了国家,想要求得利益反而毁了自己,古时候有很多国家,现在只剩下十几个了,这没有其他原因,原因是一样的。为人君者,可以醒悟了。百里见方的小国,也能够独立存在。杨倞注曰:
此言无道则虽大必至灭亡,有道则虽小足以独立。
国家之富强与否,关键在于国君是否懂得国家的富强之道,知道本与末、源与流之所在。同样道理,是否能把握本质,循道而行,也是决定能否成事的关键。正如《大学》所言: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日课004丨做事有先后次序,让人生活得明白)
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荀子日课》《家塾教学法》正式开讲。
温故知新
荀子日课172丨内举不避亲,有能力的亲戚朋友优先考虑,有何不可
日课温故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古本《大学》(全)36讲
涵泳诵读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一先01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一先02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一先03 寒食芳辰花烂漫,中秋佳节月婵娟(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二萧01 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诵读版)
家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