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道,夕闻死”是什么意思

朝闻道夕死可矣,是非常至理的一句话。

孔子他是知道生命意义的。

常常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既然人都死了,闻道有什么意义呢?人死万事空啊?这是很多人信奉的道理,可是孔子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问题,你的心在哪里?

心在身上吗?没有四肢的人有没有心?还是有。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坏了的肝脏,肺,甚至心脏,切除后换了一个好的,为什么这个人还是这个人呢?为什么坏的器官中没有心呢?为什么好的器官没有把原来那个人的心带过来呢?

身体只是一个工具,各个器官,肢体都是这个工具的组成部分,让这个工具具备人的功能。就像机器一样,部件坏了可以修理,更换,如果一个主要部件坏死了,没得换,比如心脏,肝脏,那就身体这个工具没用了,人也就死掉了。

那么我们再问,身体这个工具到底是谁在用呢?

就是你的意识,意识是心的一部分,是比眼耳鼻舌身高一层的心,第六识。那么有比第六识还要高的心是什么呢?那就是第七识,第八识,第九识……后面是什么我不知道。

眼耳鼻舌身五识都在第六识里汇合,让你喜欢吃什么,听什么,看什么,触摸什么,闻什么,或者讨厌什么。

如果你的手不小心触摸到火,你本能的反应,快速缩回来,那就是第七识在作用,潜意识。

而所有这些喜欢不喜欢都是存在第八识里面的。比如,你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物品,你是不知道的,只有你明白了是什么,再次遇到这个物品的时候,你就知道了。意思是先存而后有,就像存款一样。

所以第八识里面存有有史劫以来生生世世所有的恩恩怨怨。活在世界上的人,命好命坏都是在随缘,你以前对人好,现在人就对你好。你对人坏,现在你就不顺。

所以命中有时终于有,命中无时莫强求。你强求,杀人越货,贪赃枉法,损人利己,你还是要还的。

因为第八识一直跟着你,记录者你的所作所为,别人的第八识也跟着他,记录者他受到的好处坏处,是谁做的,一清二楚。

人在做天在看,这个第八识就是天,忠实的记录者。

修行者就是这一生能忍受各种遇到的痛苦和困难,因为他知道,是原来自己对不起人,这辈子相遇,还回来的。那么这一辈子不造新业,尽可能不贪,不嗔,不痴,不……大家去查《十善经》,孔子说,己所无欲勿施于人。

反过来回到主题,既然所有物质性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么什么东西生带来,死带去呢?

当你明白了一个道理,你会继续犯傻去做吗?当你知道杀人偿命,你敢去杀吗?

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因为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死了,没关系,第八识已经记录了,你下辈子不会犯傻。

孔子一生追求明理,明明德,止于至善,为什么?因为他知道,他的心在使用着身体这个工具,借假修真,净化第八识,达到无垢识,第九识。如来,真我,佛!

“朝闻道,夕闻死”这句话与我国古代另一句至理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看上去有些类似,至少前半句完全相同,而后半句虽然说的都是死,但这两个死的死却大有区别。

先说“朝闻道,夕闻死,”“朝闻道”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我相信但凡在中国上过学读书至中学毕业的人对其含义都应该达到耳熟能详的程度了,那这个"夕闻死"又是怎么回事呢?"夕闻死"里的这个"闻"应该是“醒悟,寻思过味”的意思,"夕闻死"里的"死"应该是后悔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早上听到的道理觉得很有道理,可是到了晚上自己仔细一琢磨或者是自己琢磨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与自己白天知道的其他道理一比较,感觉自己是受骗了上当了,根本就特么不是那么回事啊,于是就把这种悔悟形容为死,这就是“朝闻道,夕闻死。”

看来说出这句话那位先哲的自我感知力(也就是西方的绝地武士们所倡导的原力)挺深厚啊,他不但完全领悟了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还提出了质疑,并且还将以实际行动来捍卫那种追求真知灼见的尊严,只是希望他最后没有因此而真死就好,至于他是怎么质疑孔子的,那就请看我的另一篇文章《“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孔子究竟藏了什么心眼在里面》吧。

原话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有很多人误解为:“早上学会了道理,晚上死了也没什么关系。”

这其实是不通的,孔子干嘛没头没脑的讲这句话呢,哦你早上学会了道理,晚上就死了,那学会了道理起了什么作用?

其实正确的理解是:“早上学会了道理,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从此就是一个全新的我,我从此就改过自新”

这和儒家另外经典《大学》第二章里面的思想是几乎一致的: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取其勤奋学习,日新月异的意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