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子女道歉的这件事上,我的父母一直做的很失败
这是我的第243篇原创
最近在家工作,因为没有及时回应我父母的问话,当时就被我的父亲骂了一句“工作是有多重要,跟你说话也不理?”也正是这样的契机,让我在晚上放下手头的工作,梳理了这些年来的家中所感。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被父母责骂并没什么,但是在我看来这么多年,我的父亲一直在扮演着家庭霸凌的角色,只是我很少在文章中提及而已,今天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和你谈谈职场之外的世界,
希望对你以后的家庭和教育有些许帮助。
本文共4876字
阅读时间:13分钟
众所周知,我写文章多偏向于职场的个人成长和理性分析,在过往的文章里很少谈及我的家庭和情感,不是别的,是因为相比于纷繁多样的职场变化,我的家庭生活委实乏善可陈,有时候说出来,可能还会让你觉得有点小家子气。
以前我也是这样的想法,总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家里的事不值得拿出来显摆抖搂,但是最近一直在研读吴军先生的《格局》,在谈及他对婚姻和家庭观的时候,他也曾如是说:
“幸福生活才是目的,个人的成功不过是实现这个目的的途径和手段而已。”
后来时时回想,我们一生毕其功于一役,不就是为了求得一个幸福生活而已吗?
可是又有多少年轻人在面对职场焦头烂额的时候,还要常常面临来自家庭的压力,诸如父母的不解、亲戚的冷眼、甚至是最亲爱的人给予的伤害。
在我写过的寥寥数篇关于自己的家庭和亲情文章中,温情常常多过无情,但我现实生活中并不仅仅是如此,更多的时候也会面临父母的责难和苛责,尽管我已经28岁了。
或许在他们看来,子女就是该被父母说教和训斥,而且每每如此之后毫无悔意,甚至连一点自责的意思都没有,我不知道我父母的父母当年是如何教训他们的,
但我可以肯定,在向子女道歉的事情上,我的父母一直做的很失败。
我知道,这篇文章在今后与他们相处的岁月里,依然激不起半点水花,
我也深知,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事实面前,一篇文章的功效和影响微乎其微。
但我依然还是想借这篇文章,聊聊我的一些教育观和家庭观,倒不是为了证明什么,
而是恰恰让自己警醒和记住,千万不要在将来活成他们的样子。
1
那些看起来怒不可遏的愤怒
实则不过是另一种恐惧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就对我很严格。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斥责远远多过于夸奖,这样随意斥责的习惯对我多年后的人生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在小学4年的时候,头一次期中考试考了全班第2名,那次我回去告诉我父亲,他回我的第一句话就是:
“你是不是骗我?就你还样还考全班第2名。”
后来他还是到了我的学校,看到教室墙上张贴的光荣榜才算作罢。多年过后,他那不信任的眼神和语气至今印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像烧红的铁深深烙在记忆深处。
再后来,每每题目做的不正确、数学试卷的不及格、学业上的不理想,甚至是他与我母亲的争吵,常常如朱自清先生写的那样:“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心情好时,还能和你笑脸相对。
心情不好,大声斥责全然不在意你的感受。
后来使我心理稍稍平衡的是,他不仅对我是如此,对我的母亲,对我的姐姐,对他的父亲母亲也是如此,俨然是一家之主,不管看谁都要冲上去教训一顿的模样。
还记得有一年,我们一家去江苏旅游,在去车站赶火车的时候,那时姐姐走的慢又推着婴儿车,他全然不顾周围人来人往,照着她就是一顿责骂,当时姐姐眼泪就下来了,她说的那句话我至今不能忘却:
“我也是个30多岁的大人了,能不能看下这是在外面,难道我就不要脸吗?”
有时候我也常常想,这样随意训斥子女亲人的做法,早已不是教育的范畴了,而更多是一种伤害。
很多人常常在文章中写中年人的无奈和困顿,其实在我看来:
不少中年人也有得意于自己的小小满足之中,看似事业有成儿女双全,实则不过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外无所存在感,只好在家人面前吹胡子瞪眼睛耍耍威风。
再到后来,我便渐渐对于这样的斥责麻木和免疫起来,任他怎么说我只是做好我自己而已。然而,越是我这样的冷淡和不回应,越是让他的愤怒日渐旺盛。
这让我想起了梁宁老师说过谈及“愤怒”本质时的观点:
“一个人之所以愤怒是感觉自己的边界受到侵犯,人的边界,就是自己存在的边界。当自己的边界被人侵犯时,愤怒往往一点就燃。
几个人来拆你家的房子,你可能会愤怒,但如果是龙卷风来了,你就不会愤怒了,你会恐惧。
本质上,愤怒其实是一种恐惧。”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在这个家里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我知道这对我父亲而言就是对他作为一家之主边界的侵犯,因为他总觉得:
我常常不尊重他,越是不尊重他,越是喜欢用言语上的打压和斥责彰显权威,找寻掌控欲。
可是他从未耐心想过,为什么他得不到一家人的尊重?
他不过是在恐惧这个家里总有一天,会有人取代他而已,会有人再也不会理他而已,会有人对他的命令视而不见不闻不问而已。
在多年后的今天,当我明白了他终日愤怒的本质之后,再也不会惧怕他的任何言语和态度了,对于我而言:
他终将老去,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而一个愤怒且又终将老去的人又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2
为什么沉浸在陈旧认知的父母
很少选择主动改变?
在上大学和工作之后,我也常常把这件事和身边的朋友同事分享,得到的回复常常出人意料的相同,
“我爸妈也是,在家动不动就说我,有时候还要拿到亲戚面前说。”
“我爸爸还不是一样,我现在都会察言观色了。”
“所以我经常哄我爸开心,不然我都拿不到生活费。”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女生,她是我大学校友,当我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她只是冷冷的说:
“我们家比你还严重,我每次回去都看我爸脸色说话,只要他一不高兴全家都没好日子过。”
不知道多年后的她是否已经走出这段家庭阴影,但我后来常常发现,那些当年被严管责骂长大的孩子,有很多已经变的非常优秀,克制有礼、坚韧谦逊,
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份平静之下,是不是因为当年他们的父母对他们个性的打压和束缚。
但是反观他们的父母,依然保持着固有的陈旧认知,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承认这个时代的变化。
我的父亲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常常秉承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观,对他的母亲也常常抱有愚忠愚孝的态度,祖母常年患有糖尿病,而明明知道老人吃糖不好,依然听之任之随她吃喝,多年下来,祖母牙齿脱落的寥寥无几,和这样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谓不无关系。
这些年来我也常常回想,如果在我成长的过程中:
我是一个能被客观对待,甚至稍稍多一些鼓励和肯定的孩子,或许今天的我也能拥有像同龄人那样的开朗和自信,不怯怯表达,不戚戚于展示。
很遗憾,到今天为止,我依然没有感受到这份鼓励和肯定。
于是我尽量做好我自己,在工作上勤勤恳恳,在生活中待人真诚,我一直在向着更好的自己靠近,而我的父母却没有给我这样的正反馈。
吴军老师曾经写道:
“中国人喜欢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西方人则会将他们视为上帝赐给自己的礼物。既然是财产,就会随心所欲地处置;如果是上帝的礼物,则要呵护和尊重。”
很显然,我父亲在对待我的态度上,很少能有那种平等和尊重。
我劝他不要抽烟,他说这么多人抽烟都没死我能有事?
我劝他不要打牌,他偏偏叫上一帮人在家吆五喝六玩上一天。
我劝他好好说话,他却总是一副老子骂你怎么了的姿态。
后来,我渐渐明白,对于那些改变不了的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活成当年他们的样子。
回头再看这二十多年来,其实我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但是我猛然发现我的父母其实还是站在当年的那个位置,思维和脾气,认知和观点,一样都没有变过,一样如多年前那般固执。
固执在自己陈旧的认知不愿改变,还非要强加于人,正是他们最让年轻人感到反感的地方。
在《奇葩说》第6季中,有一期辩题是:决定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
现场有一半特殊的观众,100名观众中,有50名是预设立场的父母。
出于对孩子的考虑和责任,观众席上的父母几乎都选择了正方,也就是要坚持到高考后再离婚,初始投票是51对49。
奇葩说这期的尝试,告诉了我们一个现实,父母的价值观和认知是多么难以撼动。
当发生观念冲突的,年轻人可以矛盾、反思,妥协,但千万不要做一件事:
对上一辈人怀有虚假和错误的期待,不要试图去尝试说服你的父母,也别指望他们能对你有所改变。
我也是在我父母的这份如大山般难以撼动的固执面前,常常选择无话可说。
因为我知道,他们赖以生存几十年的生存守则和价值观,哪是能因为我轻易的几句话就改变立场?
一个人会选择最习惯的方式去过一生,这个方式中包括他对世界的态度、对亲人的态度、对子女的态度、对爱人的态度。
时间越久越不愿改变,
哪怕这样的态度已经给身边的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3
唯有心态的开放与进步
才能时时抵御情感的熵增
艾菲老师在新书《直击本质》中讲过一个关于“熵增”的概念:
“熵代表了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或者说是无序程度,系统越无序,熵值就越大;系统越有序,熵值就越小。”
而物理学家发现,当一个系统是开放时,就能形成负熵流,从而对抗熵增,而一个孤立系统终将会走向衰亡。
简而言之,也就是常常保持开放与更新的状态,这个系统才能有序循环自我迭代。
为什么要在这里谈及这个晦涩难懂的案例?
是因为,我觉得熵增定律也可以迁移运用到一个人的成长中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智系统,如果一个的心智和认知常常处于孤立封闭状态,与外界没有能量和信息交换,总觉得自己非常厉害,全世界都该围着自己转。
可想而知,这样的人最终只能落得众叛亲离无人信任的地步。
斯坦福大学的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提出两个思维理论:
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这两种思维同样可以引用到家庭教育当中,
固定型思维的家长常常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此来维持家长的权威形象。对待子女否定性的建议和反馈,不管多么正确都会被忽略。而其他人的成长和进步则往往会被视作威胁,会引发不安全感,最终靠愤怒或事端发泄。
而成长型思维的家长则会愿意与子女一起去成长,常常会在错误中自我反思并及时改正。对待子女的态度常常是平等而开放的,对于教育中的失败他们并不感到害怕和愤怒,因为他们愿意在失败和错误中学习,从而获得子女和伴侣的信任和尊敬。
写到这里,我想起曾经一位大学老师谈及她和她儿子的相处之道:
“我很少对我孩子的选择横加干涉,他自己爱学什么就学什么,包括他去国外留学,学的是最冷门的专业,但是他既然选择了我就随他去学。
他有他自己的人生,我并不能代替他过他的生活,我也没资格说他什么。”
每每在受到家庭伤害之后,想起这位老师的话来,不自觉中常常能收获到些许安慰和温暖。
纪伯伦在一首小诗里写道: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这些年,我看到很多朋友常常在公共场合随意辱骂孩子,而他们曾经也是被自己家长这样对待过的孩子,只是最后,他们都变成了曾经的父母而已。
时代一直在进步,然而他们对待孩子的心态依旧停留在最原始和最野蛮的状态,总是用暴力去让孩子屈服于自己暂时的权威之下,
这样的父母又怎会得到成长?
4
被说服的前提是愿意倾听
被改变的前提是愿意行动
今天,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声讨我的父母,而是我想让他们明白:
多年以来,他们陈旧而固执的教育方式和态度早就出现了巨大而且明显的错误,而他们却从未向受伤害的亲人说过一句对不起,依旧我行我素,完全不顾他人感受,也从未想过去改变。
在承认自己有错误和向子女道歉这件事情上,我的父母一直做的很失败,
尽管,他们并不以为然。
人类在历史上得到的最大教训,就是从不吸取教训。
而我在这样失败的家庭教育经历中,得到的最大教训就是:
放下自以为是的傲慢与偏见,抛弃一人独大的态度和认知,学会和伴侣孩子平等相处,放下姿态才能收获对方的尊重。
被说服的前提是愿意倾听,被改变的前提是愿意行动。
我知道,时间会告诉我,我的想法和态度没有错,时间也会告诉我:
有生之年,我可能等不到这个道歉。
参考文献:
1. 梁宁丨《产品思维30讲》
2. MissDon丨《父母到底有多固执,连奇葩说最优秀的辩手都没法说服他们》
3. 艾菲丨《直击本质:解决100个不同的问题,只需要一个底层逻辑》
4. 吴军丨《格局》
5. 纪伯伦丨《论孩子》
-End-
觉得有启发,点个“在看”,
转给朋友们欢迎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