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日记、书信中的阎秉华——兼谈口述历史的优缺点

口述历史有其优点,又有其缺点。优点很多,其中:讲的基本上是自己亲历的历史,有很多细节,鲜活生动,是第一手资料,能补史书之缺。等等。

缺点也有:口述历史必然带有个性色彩,即便严格遵于客观史实者,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某些史实产生不一定完全准确的回忆,这对于每一位亲历者都无法完全避免。

有时候,对于他(她)而言是完全正确的,站在别人的角度,就不一定正确了。当然,别人觉得完全正确的,他(她)也有可能从自己的角度否定对方。即便同一件事情的亲历者,不同的当事人会有不同的回忆。这样就需要相互对比着看,以求其真。

还有很多口述历史中的叙述是孤证,就是只有他(她)这么讲过,别人都没有这样的经历。对于这样的史实,我们该怎么办呢?

也许我们必须相信他(她),因为只有他(她)是亲历者。就像单位只派了一位同事参加会议,这位同事回来后向大家做汇报,大家基本上就相信他做的汇报是真实可靠的。

当然,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就需要找这场会议的其他资料或找参加此次会议的其他人。如果这场会议是非常秘密的,不让旁人知道,那我们还有进一步的办法判断此人的报告吗?当然也是有的,就是可以从此人以往的为人处世、与那场会议相关的人与事中进行间接的判断。

办法总是有的。

判断口述历史的真实性也有不少办法。例如,可以从与当事人相关的日记、书信乃至历史档案中查找线索。

举个例子,判断阎秉华老人对梁漱溟、熊十力二位先生的记忆是否可靠(或者可靠性多大,值不值得参考),我们不妨先从《梁漱溟日记》、《梁漱溟书信集》中找点间接的资料。

这件事多解释也无益,还是直接摘录一些《梁漱溟日记》(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版)中提到的阎秉华:

《梁漱溟日记》(上)

第82页:(1950年10月)19日   张勖仁、陈亚三、王伯平、乐颜、秉华、昭侄等来。休讲一日。

第83页:(1950年11月)20日  任继愈来谈。阎秉华来。渊入城。写稿。

第123页:(1953年1月)28日星期三  晚间培恕来。阎秉华来谈至晚九时。

第131页:(1953年3月)24日  阎秉华来,说购收音机之许可证取得。

第136页:(1953年5月)6日星期三 阎秉华送来民盟给艮庸通知。

第160页:(1953年11月)28日  晚间赵步霞来谈甚久。阎秉华来。

第161页:(1953年12月)5日  午后亚、艮、渊、仰四人聚于艮家,谈阎秉华所谈问题及马辉学拳之事。

第187页:(1954年6月)22日星期二  电渊亭、亚三明日不必来,改星期五见面。阎秉华来有所贡献。晚间看“人民的新杭州”电影。

第202页:(1954年11月)9日  遇亚三于途中。与阎秉华通电话。

第237页:(1956年7月)12日  李渊庭来,知阎秉华病情。

第265页:(1956年11月)13日星期二 点心后候唐至中不见来,即赴政协听张奚若传达,与阎秉华所谈相同。

《梁漱溟日记》(下)

第430页:(1967年)2月6日星期一  收阎秉华寄还艮庸信。

第527页:(1969年)10月7日星期二 写发李雪昭一信。遇阎秉华。

第560页:(1970年)10月30日星期三 雪昭、颂天来,告以答阎秉华信发去。

第561页:(1970年)10月11日星期日 收阎秉华回我信。阅旧日记有用。

第655页:(1973年)9月8日星期六 雪昭送面包,阎秉华送来本地苹果。

第670页:(1974年)2月1 0日  阎秉华来劝说,又言渊庭身体差。

第679页:(1974年)5月16日  阎秉华来,为我按摩尚好。

第695页:(1974年)12月8日  阎秉华来未值。

第696页:(1974年)12月23日  阎秉华来取去评孔抄本。

第705页:(1975年)3月19日  阎秉华来坐,郭大中来谈。

第851页:(1979年)10月29日  阎秉华来,闻渊庭病。

1996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书信集》(梁漱溟著  梁培宽编)中,收入了一封梁漱溟写给李渊庭、阎秉华的信:

渊庭

秉华:

久久不见矣,未悉你们一切情况都好吗?顷因慕周信内提及,所以才写此信。便中回我一信为盼!黄先生去广州已久,最近病住医院中。我幸顽健如恒。《人心与人生》写完,又写《东方学术概观》,亦已写完,仍在写其他零篇文章。

其他不尽。

八十四叟漱溟书

3月21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