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这样作文,就会好写、有趣!

史学家、国学家钱穆是1990年8月30日去世的。借这篇文章纪念一下这位了不起的人物,也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写作文的“诀窍”。

钱穆先生年轻时曾担任小学教师,在后宅小学开设作文课。这段教学经验,可以作为当下语文教师的参考,也可以帮助那些害怕写作文的学生。如果有家长看到这些文字,可推荐给自己的孩子来读,必有益处。

说什么便写什么

有许多学生,讲起话来头头是道,甚至于讲起故事来也是娓娓动听。但一写起作文,就头疼不已,觉得无话可说。钱穆的学生一定也有这样的情况,所以他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钱穆告诉学生:“出口为言,下笔为文。作文就像说话,口中如何说,笔下就如何写。这便是作文。”他让他的学生把想要说的话如实写出来就行。
笔者对此颇有同感。多年前我在杂志社工作时,曾参加外交部外交笔会的研讨会。因为要向外交官们约稿,我便即兴说了几句话,大意是:“大家都是亲身经历过很多外交大事的人,阅历都很丰富。把你们经历过的事情直接说出来,写下来,再稍作润色即可。”没想到这几句话得到了外交官们的重视,午宴时安排我坐在首席,有机会与王殊会长(曾任外交部副部长)边吃饭边聊天。
所以,这个意思也值得那些因作文犯难的同学们重视。即便没经历什么大事也不要紧,把你说过的有意思的话记下来,可以作为写好作文的开始。
有了曲折,就有了意思
某天下午第一堂课,钱穆出的作文题为《今天的午饭》。学生们刚吃完午饭,直接写出来就行。不过,同样的午饭,同样的环境,写出来的作文却不相同。钱穆挑选好的范文讲解。
那篇文章除写了吃红烧猪肉外,还写味道很好,但有一转折,说“可惜咸了些”。钱穆就抓住这一点,告诉学生,说话须有曲折,就像这句话一样。
“文似看山不显平”,有了曲折,作文就有了意思。
用字要恰当、精练
具备了有话可讲的基本功后,作文与说话的区别在于,作文更讲究用字恰当而精练。
有一次上课,钱穆选了林琴南所著《技击余谈》中的一个故事,由他口述,命学生记下。
他讲这个故事时,说了五句话,但林琴南原文中只用了简短的一句话便说得很清楚。
钱穆将那句话抄在黑板上,告诉学生:“如此写,只一语可尽,你们却写了五句,便太罗嗦了。”
这就是教导学生们,作文要力求简洁。

激发兴趣,游、学结合

钱穆注意激发学生们作文的兴趣,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到外面活动,常常边游览边作文,并互相讨论。
有一次,钱穆带众学生到郊外一古墓处,只见近百株苍松掩映出一片阴凉世界,十分清幽。
钱穆让学生们择地而坐,认真观察周围景色,就所观所想写一作文。
写完后,钱穆命大家围坐一起,分别表述。
在互相对比和讨论中,大家感到无穷乐趣,发言踊跃,又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欠缺,哪些地方被忽略了,哪些地方被遗忘了,哪位学生写得轻重倒置,哪位同学写得前后失次……使学生们大有收获。
作文课生活化
钱穆还引导学生们观察平日里容易疏忽的事物。
例如,头上的风声与穿过松针的风有什么不同?黄梅雨与其它雨有什么不同?……
观察之后撰写成文,然后照例点评,气氛热烈。
大家都有参与感,积极性高,互动性强,讨论中发现了作文的奥妙,长进很快。
总而言之,钱穆将作文课生活化,这是很好的语文教学实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