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大的偶然:没有朱元璋的离奇占卜,就不会有大明朝

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造成一场毁灭性的龙卷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同样历史进程中也伴随着不确定的偶然,有些偶然不但能决定王朝的存亡,甚至直接改变历史的结果。

比如要不是朱元璋的那一场概率极低的占卜,或许朱元璋就不会有别样的人生,后世就没有国运近三百年的大明朝了。

这场改变历史的占卜是怎么回事呢?

1、走投无路的朱元璋

元末至正十二年(1352年)的春天,时年二十四岁的朱元璋,已经在皇觉寺当了近八年的和尚。

尽管此时元朝天下起义纷起,但其实并没有影响到朱元璋的出家生涯,直到郭子兴在濠州起事后。

朱元璋的人生也就此改变了。

按照古代历史的老套路,哪里有人敢起事造反,哪里就必须有官军跑去镇压,这事谁反对都不行。

所以郭子兴起事的濠州城,也被元朝将领彻里不花攻打,但这位仁兄不厚道。虽然他不敢跟郭子兴硬碰硬,但是杀良冒功却是玩得飞起,所以朱元璋也活在战乱的阴影里。

果然不久后,皇觉寺就因元军和红巾军的战乱,而不幸被焚毁了,寺庙里的和尚死的死逃的逃,朱元璋也得换个活法了。

乱兵焚皇觉寺,寺僧皆逃散。上亦出避兵。”(《明太祖实录》)

想出去躲避兵灾逃难不是问题,问题是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实在没有可以跑去容身的地方。

你说让他回钟离县老家?

就是因为他在老家要饿死,所以才到皇觉寺出家的,回去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行为。

他之前虽然去各地化缘了三年,但是又不像鲁智深那样是混江湖的,所以在江湖上也没有什么人情和朋友可言。

所以此时的朱元璋是相当悲催的,举目无亲,孤苦无依,世态炎凉。连逃难都不知道要逃去哪里,人生就更别提有规划和方向了。

念无所逃难,甚忧之。”(《明太祖实录》)

尽管朱元璋对前景没有任何打算,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他肯定要想办法自保。

生在乱世的第一要义不是建功立业,而是要好好保命地活着,笑到最后不是最终的胜利,活着才是。

所以躲避兵灾是肯定要进行下去的,朱元璋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办法也终究是会被想到的。

活人可不能让尿给憋死,关键时刻朱元璋想到神明,自己找不到逃生之路,就让神明给自己指条路吧。

此时身在皇觉寺的朱元璋,粮食衣服等物件什么都缺,但唯独不缺能占卜的家伙事。

于是一场决定朱元璋未来人生,以及近三百年历史走向的占卜,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始了。

2、被神明指点的造反

关于这次改变历史走向的占卜,《明太祖实录》中记载说,是朱元璋自发进行的行为。

但是后来根据朱元璋本人的回忆,这次占卜是在友人的指点进行的,也就是所谓的“大聪明”。

智者为我画计,且祷阴以默相。”(《大明皇陵碑》)

朱元璋的这位大聪明(智者)朋友,给他出了个不算是注意的主意,小朱你要实在没去处的话,不如去找神明问个前程吧。

于是朱元璋听从了这位大聪明的说法,跑到伽蓝神像前开始祷告,大神你给我指点个去路吧。

今兵难如此,吾欲出避兵,志无所定,愿于神卜之,出与处孰吉?明以告我。”(《明太祖实录》)

现在战火纷飞,刀枪不长眼,我想出去躲避兵乱,但我也不知道要去哪。想要在神明面前占卜一番,离开皇觉寺躲避和留在皇觉寺固守,哪个选择更加有利呢?希望大神明明白白的指点我。

于是他拿起一种叫做“珓”的占卜工具,在伽蓝神像前开始进行占卜,结果一连占卜了三次,发现离开皇觉寺和留下都不吉利。

祝已,投卜,凡三,俱不吉。”(《明太祖实录》)

这就把朱元璋给搞蒙圈了,我离开躲避也不行,我留下不动也不行,那我到底怎样才能行?
老天你还给不给我活路了?

但他随即就反应过来了,那既然不给我活路,就是把我往死路上逼了。

既然怎么着都是个死了,那么一个终极问题就出来了,这道题陈胜、吴广一千多年前,就已经仔细商量过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朱元璋此时的心态也差不多,我离开和留下都是个死,那我干脆选择轰轰烈烈的死吧。

再简单点说,反了吧,赶紧的!

于是朱元璋又开始祷告了:

出与处既不吉,无乃欲吾从雄而后昌乎?”(《明太祖实录》)

老天是想让我也造反起事,然后在乱世建立一番功绩吗?说实话这样问是需要勇气的。

于是朱元璋在神明前又是一番占卜,结果奇迹还真的出现了,这次占卜结果是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一投卜而吉。”(《明太祖实录》)

这下朱元璋开始坐不住了,本来就是想意思意思,没想到占卜结果却来真的,所以冷静下来他就开始后悔了。

现在乱世到处都是战火,造反起事哪有那么容易啊?搞不好小命就得搭进去。上天你到底是恶搞还是认真的?麻烦给个准信好吗?

于是朱元璋祷告完又开始占卜了,结果这次占卜结果比上次还玄乎,占卜用的“珓”居然落地后自立了。

复投卜,珓跃而立,上知神意必欲从雄也。”(《明太祖实录》)

像这种极品的占卜结果,就跟扔硬币能直立起来一样,所以朱元璋就再也没有顾虑了。

这就是上天坚定的指点他去加入造反的行列啊。

那朱元璋还能有什么话说?二话不说就去投奔离他最近的郭子兴了,然后就开启了堪称挂逼的一生。

以及建立了国运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

喜欢明朝的人一定要感谢这次占卜,没有这次概率低到不可思议的占卜,朱元璋很可能会在皇觉寺浑浑噩噩的,敲上一辈子的钟。

有些玄乎事你不服都不行。

3、告密与占卜的谜团

关于朱元璋占卜是因为躲避兵灾,《明史》和《明太祖实录》都是坚称这种说法,但同样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比如有人要告发朱元璋跟红巾军有来往。

这件关于告密的事就非常的迷,不知道是发生在占卜前还是占卜后,因为不同的记载说法不同。

要是按照《明太祖实录》的说法,在朱元璋进行完占卜后不久,就收到了某位参加红巾军的老乡的书信。

未旬日,有故人自乱雄中,以书来招。

信里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老朱啊,咱们现在身处乱世,要想活着就得自己强大,你当和尚有什么出息?现在推翻元朝是大势所趋,你还不赶紧来参加红巾军?

朱元璋看完信后肯定是有触动的,但是真的投军造反也是需要思想斗争,所以朱元璋看完信就焚毁了。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朱元璋收到红巾军的书信这件事,很快就外传出去了,而且还有人把朱元璋给告发了。

有人去给官府告密的话,自然就有人来给朱元璋通风报信,劝他赶紧跑路免得被捕。

今属他人发之,公宜审祸福决去。”(《明太祖实录》)

一方面是受到占卜的鼓动,一方面是遭遇告密的威胁,所以这两件事促成朱元璋再无忧虑,直接去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

但是在记录朱元璋本人所作的《大明皇陵碑》中,却说是遭遇了告密的威胁后,走投无路的他才选择去占卜的。

原文如下:

友人寄书,云及趋降,既忧且惧,无可筹祥。傍有觉者,将欲声扬。

这话已经说得很清楚,先是有某位参加义军的朋友,给他寄了一封鼓动参军的书信。然后被人发觉后要去官府告密,朱元璋被逼无奈不知道怎么办,就跟坐以待毙没有区别。

于是上文提到的那位大聪明,就指点他去求神问卜了,看上天是让他留下还是让他离开。

如其言往,卜去守之何祥。

朱元璋听从劝告去占卜,然后就得到了上述的占卜结果,于是毫不犹豫地去投军了。

可见真正逼迫朱元璋去占卜前程的,不是所谓的乱世要躲避兵灾,更有可能是被人告发的威胁。

毕竟这是朱元璋本人的回忆,理论上是不会出错的。

但是《明太祖实录》中却颠倒了两者的前后关系,可能是想塑造朱元璋的从容不迫和临危不乱的形象,也能更加凸显出受命于天的气象。

而此后的《天潢玉牒》与《名山藏》等书中,也是先有的躲避兵灾和告发,然后才有的朱元璋的占卜与投军。

所以这样看来的话,大明朝的建立不光要感谢概率极低的占卜,也应该“感谢”那位要告密的家伙。

(0)

相关推荐

  • 朱元璋爱读书吗?

    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只上过短时间的私塾. "既就学,聪明过人"(<明太祖实录>). "朕于幼时,家贫亲老,无资求师以学业"(<明太祖文 ...

  • 历史,得读一手的

    <邪不压正>四刷,我注意到一处细节: 明太祖画像登场时,蓝青峰说了这样一段话: "洪武一十八年,百位画师为太爷造像,太爷一怒之下,斩了95位,只留了5幅画像,此乃其中之一张.&q ...

  • 朱元璋推行屯田,广积粮草

    根据<明史>的记载,"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计策是儒士朱升所献: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九字三策是后人对明太祖朱元璋实践经验的总结. 上述策略的确是朱元璋一直以来的做法 ...

  • 直捣平江,还是先取湖州、杭州?朱元璋将如何进攻张士诚的浙西?

    经过半年的战斗,张士诚占据的淮东各地悉数落入朱元璋军队手中,朱元璋消灭张士诚的第一步作战计划顺利完成. 元至正二十六(元1366年)四月,朱元璋离开家乡十二年后,再次回到濠州,为亲人扫墓. 五月,朱元 ...

  • 燕王朱棣:迎娶徐达长女后不久,去凤阳历练,四年后就藩北平

    朱元璋从小饱尝生活艰辛, 他担心自己的儿子生活安逸,不能吃苦,养成骄纵懒惰的坏习惯,所以有意安排他们接受一些锻炼. 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吴元年(公元1367年)十二月,朱元璋让内侍制 ...

  • 金庸笔下的赵敏,在历史上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下场凄惨

    金庸的小说脍炙人口,并多次被翻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喜爱金庸小说的人,一定对于<倚天屠龙记>里的人物如数家珍,小说中除了明教教主张无忌外,女主角赵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然而,历史上真的有赵敏这号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三十) 朱元璋清洗开国功臣(六)

    如果朱元璋在洪武9年前死了,我们很难说朱元璋是一个多么残酷的开国皇帝. 因为在此之前,朱元璋实在没有干过太耸人听闻的恶事. 而洪武9年开始,令人恐怖的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恒案相继而出了. 如果朱元璋在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二十七) 朱元璋清洗功臣集团 (三)

    朱元璋在清洗功臣集团时,做的第一层铺垫,就是全面接管行政系统. 这里所说的行政系统,是一个大而化之的行政系统,它包括狭义上的行政系统,也包括通常所说的司法.监察.经济系统.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功臣集团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二十三)朱元璋大举北伐

    江南基本统一之后,朱元璋就开始筹划北伐了. 我们前面分析过了,朱元璋的阶级性,已彻底转化成了地主阶级. 所以朱元璋在北伐的时候,自然不再以解救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为旗号了:更不会以杀官污吏.打土豪分田为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二十一)朱元璋兼并张士诚

    朱元璋大败陈友谅之后,天下就进入了一超多强的格局. 无论实力上.还是组织结构上,抑或是士气上,朱元璋对其它实力派,都拥有着压倒性的优势.换而言之,只要是单挑,朱元璋打哪个对手,也是毫无悬念的必胜. 现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四) 朱元璋兼并巢湖水寨

    龙凤政权在北方如火如荼的在发展着,所以大元帝国军政资源,主要都用于在北方与龙凤政权死磕.在这种背景下,朱元璋也就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南京是距朱元璋最近的一个大城市. 关键是,现在的南京城,还控制在大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九)  朱元璋的基本盘构建

    公元1353年7月,朱元璋奉郭兴之命,率领着徐达为代表的24个嫡系小弟,出去开辟新市场了. 那一年,朱元璋26岁,徐达只有22岁. 徐达日后的成就有多高,大约是不需要多说的.因为徐达在大明帝国的军界,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八)  朱元璋正式出道

    公元1351年,天下大乱. 公元1352年,朱元璋就加入了这股洪流之中. 朱元璋当时的人生,有三种选择. 上策,加入这股叛乱的洪流之中. 中策,就是追随政府军,镇压叛乱,也可以在此过程中,谋个前程.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一) 朱元璋的开挂人生

    1342年,朱元璋父母双亡. 那一年,朱元璋17岁.当时的朱元璋穷得一无所有,不要说给父母准备棺木.寿衣.葬礼了,就是想给父母找一块埋葬的坟地,都无法得到. 一个叫刘继祖的邻居可怜他,施舍给了他一小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