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江岸边第一滩
信江岸边第一滩
文/姚增华
人们常说滔滔江水向东流,指的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江大河多数为由西向东而流。然而,途径我家乡的母亲河——信江,那哗啦啦的江水它却载着连四纸的技艺、载着河红茶的韵味、载着江西四大名镇河口的繁华,一直往西、再向北不停地奔流,流入鄱阳湖,流进长江,流向世界……可世人又有谁会去留意那岸边的乱石滩涂,更不会有人去关注那千百年来遭受洪水伤害的新滩。
新滩,现属一个建制乡,面积九十多平方公里,人口已达三万多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让人们一代又一代在这里繁衍生息。而在元代以前这地方叫新川,这里的人口稀少,耕地面积不多,除了红石山,那就是砂石滩,每到洪水季节,这里却成了一片汪洋……当年,新川人广为流传着一句自嘲语:“住在河沿洲,三年两无收。”缺粮少吃是新川人常有的事,水灾水患却成了他们难以绕过的一个坎,这样新川人也只有过着东借西讨艰难困苦的生活。讨也好借也罢,可新川人总是碍面子,走村串户乞讨时,他不同于本地周边的叫花子“打着莲花板,唱着祝福词”大大方方地挨家讨,也不同于凤阳人“唱着花鼓戏”若无其事地沿街要。而新川人却是肩扛一个“龙头”一家一家走,站在人家家门口也没个言辞,而往往是人们看见“撑旱龙船”的人上门来了,才知道是新川人上门乞讨了,都会没多有少地给点米,或是给点菜,若是遇上大方的东家还会给个上把两个铜板。新川人向邻里乡亲借米,也没有一个人敢挺直腰杆出门去,而是提着一个菩萨篓袋,像是捉猫仔一样,东张西望,根本就不敢迈出半个大步,生怕人家知道他家又没米下锅了。
时光老人把人们领进了明代正德年间。有一年,当朝宰相费宏省亲路过新川,见这里的河床提升,河道弯弯,河流随意变道,百姓常年处于水灾惊恐之中。费宰相当即亲点几名精干随从,让他们调查灾情,访问民意,察看河流最佳走向,并亲自草拟奏章上报朝廷,奏请皇上恩准改挖新川河道,救新川子民于水患之中。就在当年冬季,铅山县令接到了圣旨后,立马动员了十里八乡的百姓来到新川,担砂运石,改建河道,造田整地,把原有的几条分岔的河流归为一条大河,这取直后的河道要比原来缩短了四五华里,河岸还扩大了淤积沙洲平地三四千亩。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大片洲地称之为“新滩”,久而久之,经过这里的百姓口口相传,便说这“新滩”是费宰相用笔“写”出来的。他们认为,要不是有费宰相亲写奏章这样的大手笔,也就不可能有“新滩”替代“新川”的史实。如今,在新滩多数的村前屋后还能听到那稚嫩的童声:“港有滩,路有弯,信江河边第一滩。费宰相,皇命官,改河名声响当当……”
新滩人穷归穷,可他们却历来都尊重老师,重视教育。相传有一户丁姓人家,家里常年请了一位私塾先生,有一年遇上了大水灾,家里常常会因此而揭不开锅,有时只好以粗粮野菜充饥,而把借来的大米却要省下来给先生吃。有一次,家里一时半会儿的确借不到粮食了,只有把剩下仅有的一点大米,煮了一碗稀饭给先生吃,先生嫌这粥米粒不多,好不高兴地边吃边吟起诗来:“一吹三波浪,一喝九条沟。不吹不喝时,粥碗当镜头。”丁家主人听了先生的诗语,感到自己有点对不住先生,便回应一首诗安慰先生:“先生慢动手,粥冷自然稠。秋粮收成后,重阳当别酬。”而这一“哄先生过重阳”的典故,至今还在新滩乃至周边更广阔的区域里相传。还有一户蒋姓人家,家里也请了一位私塾先生,为了敬重先生,先生吃饭必须请到楼上用餐。有一天,家里请了木工师傅装犁耙,吃饭时先生和木匠师傅,分别在楼上和楼下用餐,先生借着楼板的缝隙看见楼下桌上像是有大碗的肥肉,而楼上的荤菜却是煎鸡蛋,便高声哼了起来:“楼下块块肥,楼上铲草皮。耐心教几日,明年学装犁。”弄得主人哭笑不得,只好回应道:“先生眼神差,楼下是冬瓜。重匠轻师者,莫非是傻瓜。”先生听后,觉得自己不应该有这种疑心病,从此便更加安心在蒋家当孩子王了。
新滩人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与水“斗”,他们治理了水患,却好难好难去摆脱那旱情的困扰,任凭他们挑水浇苗,车水灌溉,依然世世代代都被这个“旱”字所困惑。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新滩莲花、杨林、清流等地三四千人提供了回供粮,结束了新滩人撑“旱龙船”和提“菩萨篓袋”的历史。虽然新滩人不再饿肚子了,可他们从来就不甘寂寞,不管是在初级社,高级社,还是在人民公社,他们都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干,只要是秋收后镰刀挂上壁了,便有上万名青壮年男女劳力吃住在水库、水坝等工地上,雨天、霜天,甚至下雪天也不曾退缩,他们穿着蓑衣、戴斗笠,肩挑手铲也照样要完成自己当日的土石方任务,有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即使是大年三十,或者是正月初一仍然还奋战在农田水利工地上。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一年又一年地战“三九”,斗严寒,终于建成了大大小小的水库二十多座,机灌站十来个,旱涝保收的水田面积达七成以上,粮食生产不仅能够自给自足,很快就甩掉了戴在他们头上那顶吃“回供粮”的帽子,同时每年还能为国家储备粮食一千多万斤。另外,荒山、旱地也大面积得到了改良,花生、大豆、西瓜、芝麻、油茶等经济作物年年也都有好收成。
“新滩新滩,石山砂滩。要粮没有,石渣尽担”这是新滩人敢于正视自家苦难的历史。然而,今天的新滩人,他们更有底气地告诉世人:“新滩新滩,绿水青山。六畜兴旺,粮食尽担……”
(图片由刘治安、黄建新提供)
作者简介:姚增华,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铅山县作家协会主席。曾在《海外文摘》、《散文选刊》、《散文百家》、《星火》等报刊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