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掌故」六十年前的一场抗捐风潮

六十年前,沈阳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反捐抗税斗争。

1928年11月28日,奉天警察厅长白子敬以“增加警饷,扩充警额,维持地方治安”为由,决定省城(奉天,今沈阳)的商户要缴纳“警捐”,时间从12月1日起。由于奉票贬值,铺捐改照法价征收大洋,使商户的警捐意剧增23倍之多。商界怨声载道。奉天总商会副会长杜重远,多次找省公署和警察厅交涉无效。商会立即召开了商董和各业代表会议,决定:通知商户停交12月份的铺捐,并坚决要求省府收回成命;不得已时,将罢市抗议。省长翟文选为平息风潮,曾提出折中的解决办法,但白子敬拒不接受。

总商会便于12月18日召开全市商业者大会,决定全体与会者列队前往省署。一万多人的游行队伍在杜重远、高崇民等人带领下从总商会(现沈阳市工商联合会)出发,直奔省公署(现盛京路28号省纺织研究所)。游行队伍到达后,即由杜重远等面见省长,提出停纳铺捐、惩办白子敬等项要求。迫于形势,翟文选同意12月份的铺捐可以缓纳,其他要求,日后以妥善办法解决。游行队伍始返回总商会。

抗捐之潮引起张学良将军的关注。他于12月18日早6时,召集翟文选及总商会、警察厅等有关单位代表在总司令部开紧急会议,并指示翟文选捐税“增加之数勿得苛全,总使商民能以负担为尚……”。由于商会代表的坚持,迫使翟文选同意增纳铺捐一事,可延至三个月后再进行商榷;警察厅长白子敬处理铺捐一事欠妥,由省长负责处分。抗捐风潮于1929年1月27日以当局满足了商会提出的条件而结束。

(0)

相关推荐

  • 张志良创办沈阳城最早的民办消防队

    中国古代,没有专门的消防组织,遇有失火,都是人们自发的进行灭火.清朝末年,各地商铺集中的街区,由绅商富户们建立了专门的灭火组织,叫做水会.水会由大户商家牵头,串联附近的中小商户共同协商成立,选出会首, ...

  • 【每天老照片】-1万-5151-战前沈阳老照片 出自《大奉天之隆盛》

    分享一组战前的沈阳老照片,本组照片出自当年日本人发行的明信片<大奉天之隆盛>. 本组照片的拍摄时间可能为20年代末. 沃土之都<大奉天之隆盛>系列明信片封面 (奉天)新城中心的 ...

  • 「沈阳掌故」轰动沈城的“六・十”学潮

    轰动沈城的"六・十"学潮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人以后,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多在租界宣传声援工人斗争,英国巡捕竟逮捕一百多人:万余 ...

  • 「沈阳掌故」“中和福”茶庄重放光彩

    中和福茶庄坐落在沈阳繁华的中街路北.在门面顶部正中,以饱满的楷书书有朱红色的大"茶"字,整个门脸装修得格外醒目而又古朴. 据<盛京时报>记载:它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 ...

  • 「沈阳掌故」吉顺大楼缺个“角”

    走到沈阳中街路北百货公司第二商店营业大楼(过去是吉顺丝房大楼),有心人会发现这座大楼的西半部有四个大橱窗,东半部却只有两个,很不对称,俗话说"缺个角".这一角之缺,恰恰反映了旧社会 ...

  • 「沈阳掌故」名扬海外的吉顺丝房

    沈阳第二百货商店旧址,原名吉顺丝房.旧沈阳百货店,皆名丝房,其来源在于最早开业的百货商号,是由经营桄丝作坊发展而来,故取丝房之名.在沈阳的许多大型丝房中,规模最大.驰名最远的首推吉顺丝房. 吉顺丝房是 ...

  • 「沈阳掌故」五金行业的变迁​

    沈阳五金行业的历史比较久,早在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就有了铁炉业,主要生产刀.剑.农具和人民生活所用的菜刀.斧头.剪子等,以产销合一的方式经营.1880年(清光绪六年)城内已有6户铁炉业和5户摊床 ...

  • 「沈阳掌故」欧阳予倩与沈阳话剧

    欧阳予情(1899-1962)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戏剧家,多年留学日本,参加了"春柳社".回国后,他积极提倡新剧运动,演京剧.话剧,并做过电影导演.新中国成立后,欧阳予倩担任中 ...

  • 「沈阳掌故」刘凯平的光辉一生

    <奉天通志>记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老火车头"牌牙粉曾独占沈阳市场,畅销东北各地.这个名牌,是当时一个年轻人刘凯平开创的. 刘凯平 刘凯平,辽宁义县人.1913年来到 ...

  • 「沈阳掌故」杜重远的战斗历程

    杜重远,奉天怀德县人(今属吉林省).早在奉天两级师范附属中学读书时,他就常常不顾学校禁令,积极联络同学进行抗日爱国活动.1915年,袁世凯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 ...

  • 「沈阳掌故」抗日到底的黄显声将军

    看过<红岩>的人,都会记得有一位黄将军吧!他经常给狱中出版的<挺进报>提供消息,教"小萝ト头"读书识字.这位令人尊敬的人物原型,就是东北军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