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巨鹿道教音乐
巨鹿道教音乐又称太平古乐。道教音乐渊源于东汉末年的太平道。是东流末年太平道进行打醮等仪轨时,读念太平经文,按一定的曲谱演奏的音乐形式。两千年来,音乐在民间口口相传保存至今。2013年,收录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太平道”为巨鹿人张角创建。《后汉书·皇甫嵩传》说:“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蓄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呪说以疗病,病者甚愈,百姓信向之。角派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入州之人无不毕应。”《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说:“张角为太平道。太平道: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病或自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不信道。”
东汉末年,巨鹿张角创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奉“黄老道,蓄养弟子”。传道时以符水疗病,治愈了很多的百姓,为此“百姓信向之”。张角便派弟子“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为基础,发展道徒加入太平道,这样十余年间道徒就发展到数十万人,遍及全国各地。
黄老道,即是当时以信奉黄帝、老子的养生道术,是我国最早的宗教流派。形成于战国时期,以老子为始祖,最初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黄老学派的代表作是《老子》,学说的核心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西汉王朝总结秦朝骤亡的教训,主张黄老学派的学说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将它运用到政治和法制实践中,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太平道在进行传教时要进行一定仪轨,将《太平经》经文在读念时,配以乐器伴奏,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进行咏诵,同时配以乐器伴奏。后来演变加入木鱼、铛子等打击乐器,使咏诵有了轻重缓急的拍节,以后又增加了笙、管、笛等吹管乐器,改直诵为乐诵。这便是道教音乐产生和形成的根源。
巨鹿县属天下九州的古冀州,位于秦汉古巨鹿郡治范围内,亦是太平道的发源地。在这里区域内至今还遗留有灵仙庙、圣水坑、黑风口、点将台、一杆旗地(竖第一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大旗的地方),墩台、迷魂阵等与黄巾军相关的文化遗迹和遗址,是太平道传播的中心地区,有道教音乐的传播基础。
太平古乐在长期的流变过程中,吸收融合了各时期宫廷音乐、地方戏曲、民间曲艺等多种音乐元素,始终保留着浓厚的地方色彩。
乐器以管、笙、笛、埙和坛鼓、云锣、铙、镲为主。曲调有的明亮、高亢、激昂,有的深沉、悲切,旋律起伏叠宕,幽雅婉转,高低音变化极大并且频繁,有的曲子达两个八度之多;有的节奏明快、虚幻、轻盈,曲牌节奏多用切分音。演奏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静乐,一种是动乐。静乐在表演时或坐或立;动乐是指循图谱边行进边演奏谓乐舞。
巨鹿道教音乐的传承,当地称为“口口递”。口口即为一代代的师徒相传,“递”的不是简谱,也不是工尺谱,而是用当地方言单字“冬、浪、里、得、龙、格、当”哼唱的口传谱,也称“龙格谱”。传世曲谱有辗转手抄工尺谱。
目前保存的曲谱有《八仙赞》、《六句赞》、《三皈依》等,有用于“放施食”乐谱《三炷香》、《请五老》、《五供养》等;用于“沐浴“的乐谱《沐浴经》、《老君经》等。打醮法事中的《三宝赞》、《小卷帘》、《大圣北斗》等,还有吹打曲《五台花》、《霸王台》、《慢板工尺工》等。
二十一代前的传承谱系已失。第自二十一代传人有二人,一为厦头村人,道号至佰(1865);一为贾庄村人杨洛品(1863),道号志存。第二十二代为白佛村人张青海(1891),道号理波。第二十三代有三人,为西甄庄人甄善增(1917),道号宗贞;佛寨村人马老言(1917)和张气务(1915)二人,道号均不详。第二十四传承人有西甄庄村甄敬波、甄群英、甄敬文等人。
甄敬波(1967-),河北省巨鹿县西甄庄村人,自幼爱好道教音乐,初中毕业后开始学习道教音乐,曾参加过邢台市首届农民艺术节;在邢台市首届道教音乐比赛获得打击乐一等奖、笛子独奏一等奖、管子独奏二等奖、合奏二等奖;中央电视台第三频道“音乐桥”栏目组录制节目,管子独奏;中央音乐学院原教授袁静芳来巨鹿县调研巨鹿道教音乐,将其收录相关书籍在台湾出版。
甄群英(1966-),河北省巨鹿县西甄庄村人,自幼学习道教音乐。参加邢台市道教音乐比赛获得合奏二等奖;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三频道“音乐桥”栏目组录制节目表演伴奏。
甄敬文(1966-),道教音乐第二十四代传人。河北省巨鹿县西甄庄村人,自幼学习道教音乐,师从于本村道士,道教音乐二十三代传人甄善增,系统学习了各种乐器的演奏、曲牌和唱诵经卷。十五岁开始各类道教音乐的演奏,熟练掌握小铜器、大铜器、管子、笙、横笛等乐器,熟悉各种曲牌以及各种经卷,对道教仪轨及音乐有深入的研究。参加邢台市道教音乐比赛获得打击乐一等奖;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三频道“音乐桥”栏目组录制节目表演伴奏。
1995年到2000年,收道教音乐演奏弟子三名,系统传授道教音乐相关知识和演奏技能。徒弟又收徒弟,已有十余名徒弟徒孙可以进行道教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