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无西门,衙门朝东开,清代招远县的两处特殊风水布局

在古代,人们对于“风水”相当重视,尤其是在建筑动土之前。不仅百姓之家的住宅有此讲究,就连官府的城池、衙门也常要先“堪舆”方可。而所谓“堪舆”,就是“看风水”的文雅说法。
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不少建筑常“剑走偏锋”,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形态特点。比如,在清代的招远县,就有两处比较特殊的风水布局,简要来说就是:县城无西门,衙门朝东开。
1、县城无西门
根据清顺治版《招远县志》记载,招远在金代建县之初只有土城,后来毁于元代战火。一直到了明代,才在数任知县的主持下,建起了一座石城。
不过,当时的招远属于弱县(黄金没有规模化开采,山地较多,产粮有限),因此城池的规模也比较小。明代建成的招远县城,周长只有二里多,这在登州府下属州县当中,排名应该相当靠后了。
而招远县城不仅是小,并且一度只有三座城门,即东边的盥泉门、南边的通仙门和北边的望海门。西边则无门进出。到了明代中后期,为了方便进出,当地又增加了一座城门,但也没有开在西边,而是选在了东南方向,即云路门。
之所以会出现“城门有四却无西门”的现象,县志中明确记载说,是采纳了“堪舆家”的建议。关于其中的风水原理,志中原文曰:
“按县龙左转,兑庚入首,堪舆家以脉急带煞宜辟,故城始建,不置西门。”
在风水易理中,常用“龙”来指代山脉。文中所谓“县龙左转,兑庚入首”,大概意思是从西边(现金岭镇)方向过来的山脉走势太急,直对城区。若开西门,出城就冲着山,按照古人观念,这属于大忌。因此,招远县自建城起,就不设西门。
不仅如此,县志上还说:
“城之西旧无居人,地名西观,巨石巉岩,垒垒相望。父老相传,以龙气过刚,则民俗犷悍难制,邑侯田公鸠工铲削,后遂风俗淳朴,狱讼衰息。又引逄家湾巽水注濠,濠堤植柳,池中芙蕖红白相间,邑一时人文顿盛,若友龙李公,百芝杨公,仁宇、明馨两李先生,皆彬彬蔚起。”
按此说法,虽然不开西门,但招远县在一定时期仍受到了冲煞的影响,所谓“民俗犷悍难制”。后来,田姓知县(应该是万历年间的田九邱)曾组织人将城西的悬崖峭壁加以铲削,又蓄水植树,以打造景点的形式来化解之(含有以柔化刚的寓意),果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不仅狱讼减少,并且在明代后期也集中涌现出了一批科甲文士。时人赞曰:“凿断虎山民俗善,引来龙水甲科多。”
然而,做事过犹不及。适当地铲山削峰,可以化解冲煞,但如果开山过度,则容易破坏风水。到了清朝之初,招远科甲衰落,民生不振,修志者认为,这大概是因为田九邱之后的继任者们东施效颦,影响了城西的“龙脉”。
2、衙门朝东开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这句出自《易经》中的话,直观地体现了古人“以北方为尊”的观念。因此,古代的衙门大多是坐北朝南,门向南开。但清代的招远县衙,却没有遵循此例,选择了向东开门。
关于“向东开门”这一点,道光版《招远县续志》中有明确记载:“县治,在城南北大街西,大门东向。”但“为何向东开门”的原因,却没有详细提及。而参考县志其他记载来看,这在一开始应该只是特殊情况下的权宜之举。
在明代,招远县衙应该也是大门朝南的传统结构,但由于明末清初的战火波及,原来的县衙被毁,后来的知县只能“买民宅而居之”。民宅与官衙不同,大门朝哪个方向开,取决于其地理位置。很有可能是这座被用来作为衙门的民宅,一开始就是大门朝东,后面就延续了下来。
如果说这个推测还体现不出风水讲究的话,那么下面这段记载,应该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招远县续志》中称:
“(县治)大门一座,原东向,嘉庆年间,邑侯姚公改为南向,东西置栅栏。道光二十六年,邑侯许公仍改东向。”
也就是说,在嘉庆年间,姚姓知县曾作主将大门改为朝南,然而几十年过后,一位许姓知县又改弦更张,将大门的朝向重新改为向东。
通常来说,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很少有人会来回更改大门的朝向。因此,讲究特殊的风水,或许是对上述情况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只是这其中的风水道理,县志中并无记载,后人就难以了解原委了。
3、小结
按照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古人的风水观念多少带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体现出时代的局限性。但“风水之说”本身源自易经易理,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如果合理、适当地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对于更好地学习古代历史,还是有不小的帮助。
在了解了清代招远县的这两处特殊风水布局之后,相信不少朋友对于古代招远县城的轮廓构造,也会有个比较直观的印象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