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域茗香|“幼升小”时代:准备前
文|安水如,图|安水如
有人说,“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高考,成为上海滩升学的一个主旋律”。想来,当前社会,确实是这样的。而且几乎全国都这样。中国根本源董事长丁老的团队里,有孩子父母就直接放弃高考,小学的那些档案也不当回事儿。
底层忙于生存,既没精力、也没条件来搞教育,只能把教育交给学校。实际上,家庭教育仍是存在的,正每时每刻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任何一个家庭都在每时每刻地影响着自家的孩子。孩子成长,必然受家庭影响。或多或少。
中产阶级会焦虑,多是“上不去,下不来”,这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不愿像底层人那样生活与教育,想学上层人肆意,羡慕上层人的教育,可自己经济、实力等都难以承受,因此产生焦虑。世人都爱孩子,想着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往后的日子里头都有一个还算不错的未来。中产阶级的这份心情,是可理解的。
普遍上层人因为经济等都足够充裕,加之思想层次高,思想觉悟高,他们往往能够看到教育更为本质的部分,就可以让自家孩子不玩高考,也有那实力来让自家不玩高考。他们更多是只要好的,只要这是对孩子真的好,那些学历等,他们多是不怎看重的。他们清楚知道“学历”与“才能”,并无直接的对等关系,人要活着,根本是“有能”,而非简单的学历高、毕业于某名牌学校。
相反,作为社会的上层人,他们更多是希望孩子能有陈寅恪那般的学习姿态。教导孩子只管学人世那最纯与最真的东西,就要好东西,跟随有能力的老师学习。既不追名,也不逐利。如果那老师有真实力,自己就是旁听也好。学完东西就走,不必辛苦熬证书。不论眼前的人是世人追随的赫赫名人,还是处于深山的无名小卒,只要是对方能让自己具有真材实料,就够了。
不仅如此,普遍上层人因为经历多,看得多,心亦清明,他们多是清楚知道,优秀而出色的老师,不一定都是汇聚在牌子响当当的某所小学或高中。而且孩子的脱颖而出,并非全然依赖于名牌学校,与名人老师。名牌学校与名人老师在孩子成长与优秀中起锦上添花之效。孩子若是真的爱学,也喜欢,那孩子自身就是相当强悍的地球撬动力。重要的是,他们清楚知道,家庭与父母的榜样力量是惊人的。不然,名人老师与名牌学校不会仍旧是同时存在差生与优秀生。
所以说,在为孩子做好幼升小之前,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先让自己的思想境界得以很好提升。我们自己的思想层次在哪儿,孩子的生命起点就在哪儿。我说这话儿,并非鼓励大家都像上层人那样带着孩子不玩高考。如果孩子喜欢走高考路线,那完全可以允许孩子这样去走的。给予孩子选择的自由,让孩子学着选择。这是为人父母理应持有的相当重要的一大教育原则。
让孩子学着做选择,并不是说从小就要父母自己帮着孩子做选择,及至高考,就突如其然地将“要不要参加高考”的选择权,给交由孩子去完成。父母要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做选择。包括去商场买冰淇淋。这会让一些父母心生担忧,说孩子这么小,啥都不懂,怎么能够为自己人生做选择呢。父母有此担忧是正常的。
但我想说的是,只要我们将选择权给孩子,并将选择的相关注意事项给感知孩子,会说话的正常的孩子,一定是懂选择的。倘若不想孩子吃冰淇淋,那我们就要将饮食冰淇淋之后的后果,给告知孩子,并尽可能地让孩子真的知道。孩子年幼缺乏经验,更多是需要体验与实践,亦或说在旁观察。
就幼升小来说,亦或说往后的高考参加与否的问题抉择,我们完全可以是带着孩子去观察寓所附近的学校,让孩子去感受那学校的氛围,乃至于与学校以前的哥哥姐姐们相处交流。学校好不好,老师好不好,孩子就是最好的话语代表。孩子是活生生的人,有与我们大人身心感受可能会是有所不同的身心感受力。一所学校是怎样的,孩子走了进去,就能有所了解的。身为父母的我们,不要觉得孩子的身心感受力是没用的东西。中国“爱和自由”教育机构的孙瑞雪老师就很强调对孩子感受力的呵护。
幼升小,说白了,就是学校老师以试题的方法来去面试孩子,经由面试来选择自己学校未来的学生。这是学校之间的竞争性结果。是学校追求升学率的必然产物。一所学校竭尽所能地选择基础较好的、潜质要好一些的孩子,在五六年后的中考中(中国个别地区的小学只有五年),学校就能获得较高一些的升学率。学校为了吸引同样渴求让孩子能够很好赢在起跑线的家长们,将孩子给送往自己的学校,他们往往会有一些吸人策略与必要手段。提升本校知名度,获得较多一些的头衔封号,是基本的策略。
但实际上,同在一所知名度还算不错的学校,那老师的素质与能耐,也是参差不齐的。学校内部的老师之间,也是同样存在差距与竞争的。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若是喜欢行走山林,细心观察自然,也往往能够有所发现,竞争无处不在。一些植物的竞争意识强,在不停歇地很努力很努力地往上生长,向下吸收与扎根土壤,它们就能越过其他矮小植被,并慢慢地长成参天大树。不论什么,参天大树的昨日,定是有着无数日夜的黑夜煎熬,努力吸收四周养分,积极转化营养来去内化于己。不要害怕竞争。
曾经我有说过的,每一所学校都要发展,就必然地会有竞争。竞争不可怕。当前社会,尤其是都市,将竞争给魔鬼化了,以至于在无形中加大了中产阶级的教育焦虑。作为一个中产阶级父母,倘若我们能够将社会的这层神秘面纱给撕开来看看,那我们就会活得没那么焦虑。外在环境是怎样的,与我们并无多少关系,我们这些小人物是改变不了多少外在环境的,凭借我们无名小卒的个人力量,也是没有办法来去彻底更改,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环境的。但我们可以去改变自己的内在,去让我们自己在竞争的外在氛围里,竭尽所能地活出属于自己的淡定与不焦虑出来。如此一来,氛围的竞争,也就影响自己的了,是时成长进步与突飞猛进是不难的。我觉得,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要掌握窍门,持有方法。
说真的,一个父母若能真的做到看穿人性,看透社会,看懂学校,那就很自然地会是在这竞争氛围里头,自由穿行而不累。我们更多是带着自己的孩子,畅行竞争而不惧,竞争的是氛围,是环境,是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状况。只要我们真心向上,那我们就能在竞争里头保持高昂的学习激情,并能够在淡定充盈中很好做到量力而行。不因外在跑得快,自己就开始焦虑,害怕被甩得老远。行走人群,害怕被甩得老远,本身就是自身内在不清的突出表现。深处中产阶级的成人活得远没有上层人清明,加之不懂教育,不透本质,那就容易拽着自家孩子,朝着生命的外边一个劲地左顾右盼,活在竞争里,失去快乐,丢了喜悦。在我看来,教育不该是以牺牲生命本有喜悦为代价的。
在我上学的时候,虽在乡下,可竞争也有的。而且也很激烈。但,我真的是曾快乐过。有人反对教育快乐论。我以拿到保送高中的好成绩来告诉大家说,读书快乐,完全可以。那时的我,只是在学习,并觉得学习很有趣,课本的那些文字很好玩,数学算数也是有趣的。那么多年的小学时光里头,只有五年级那一年的某一天,数学老师像病人那样地要求我们全班同学都将整本书的所有公式与定义,都给抄一遍,我为此哭着骂过老师不近人情。那时,我的意识深处,压根就没有任何的竞争意识,也从不与人树敌,只是在尽自己努力用心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那时的我,没人给我施加压力,我就安静做自己,努力活自己,认真上课,用心作业。身边人都理解我,关心我,提醒我要懂得休息,不宜操劳过度。若干年后想起这段年幼的读书时光,仍是觉得,这是相当美好的童年。成人在努力追逐、奋力摸索的“活在当下”,大概就是那样的一种状态了吧。
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母亲,在平日里头,我们就不要轻易给孩子植入“XX学校是最好的”、“WW学校是不好的”、“我们要进好学校才能有好未来”等观点。我们要引导孩子去了解学校好坏界定的本质,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引导孩子去学习生命本质,让孩子慢慢清楚知道,生命是一段一程的,我们今天的出色,并不等于说明天的自己,就一定是优秀的,也不是说我们今天的不够优秀,及至往后,我们就是不优秀的。依据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与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我们会是有所懂得,生命的自然规律更多是流动的,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也因此,对于他人与自身,我们要懂得“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倘若,我们能够深刻而清醒地明白到这,对于世间的一切人,所有物,包括学校与老师,我们都不大容易会是形成某种固定不变的刻板映像。我们更多是学着思辨,懂得用全新眼光来去看待这人世万物。若干年前口碑不好的学校,会慢慢地成为世人追捧的热门院校,而曾经辉煌的老师,则可能会是今时今日世人眼里的落伍代表。
倘若,我们的意识不得更新,仍旧是过去那般的样子,跟着自己身边人大多数人的认知那样去思考,去看待学校与竞争,那我们就会继续焦虑,经由幼升小的十来分钟的面试,孩子进入好的小学,为父母长了不少的脸,那我们仍旧会是继续焦虑着,并很快就会焦虑。这是因为,我们内心的焦虑仍在,没被孩子上了好小学的喜悦所冲跑。焦虑好比问题,问题不曾解决,及至年老,那问题都在,随时像老鼠那样,蹦哒出来,干扰我们。也因此,我认为,中产阶级父母若要往上一个台阶,那最好的方法并非绞尽脑汁地将孩子给送往周边人所认为的好小学去,而应该是先对治自己。我们自己不焦虑了,孩子才有如何让自己活得不焦虑的榜样学习。不然,孩子就是上了好小学,也容易在潜在的生命焦虑中,把自己的飞翔翅膀给损伤了。从这不难解释说,一些名牌大学的学霸精英的结局,不是抑郁自杀,就是因病早死。一些普通大学的平凡学子,好比大J,却能够在几乎年年拿奖学金中收获生命自信,而后出国裂变自己,并成育儿圈的小名人。
作为同样也是有孩子的普通母亲,我所秉承的观点,就是大J上大学那般的样子,不能在一本做凤尾,那就在二本相当普通的很不出众的大学当凤头吧。因为,我也是在相当普通的很不出众的二本大学当凤头的。我们不曾对自家孩子的小学选择,做太多的干涉与期盼,并不曾为孩子在幼升小中很好做到脱颖而出就不断下猛力,孩子往往能够在面试中表现得更从容,更自在,更自信。父母自身想要孩子进入一流小学的欲念,在无形中是会给予孩子某种肉眼看不见的潜在压力的。人,不论是谁,有了压力,做事难痛快,学业难飞跃。背负精神压力往前奔跑的孩子,就好比是在自己的腿上与翅膀深处,给活活捆绑住了一个又一个的大沙袋。若非天才,孩子怎能在身负沙袋的同时,仍旧是与同龄人那样地在赛道飞跑,并得第一。再说了,人生是马拉松赛跑,而非百米冲刺,我们的孩子,怎么能够凭借一个小小的“幼升小”,就一跃而起,成为孩子世界的佼佼者。实际上,孩子自身的天赋、专注的学习力、热爱探索的激情力、诸如刻苦钻研等生命内在的种种能耐,及父母对孩子的理解懂得等,才是孩子决胜人生赛场的有力武器。不然,诸如平凡的大J、庆山等,怎么能够成为当代的领域成功者,而那些高官达人的孩子,却很难能够成为世人眼里的成功者。
当然,作为中产阶级的父母,在幼升小面前,我们还是需要带着自家孩子去做些准备的。幼升小就好比往后的中高考,不曾做些准备,平凡而非天才的孩子,怎么能够在即将到来的幼升小面前,能够很好去完成自己人生的第一张答卷呢。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倘若在每一场幼升小面试中都以失败告终,亦或说有着某种程度的挫败感,那他们在往后的小学生活里头,就是再想自信,也会受些影响的。或多或少吧。下一篇,我就聊聊我作为一个家庭教育咨询师,是怎样带着我家孩子做准备的。我相信持久战,我也打有准备的仗。而这思想也很好被我给用在儿童教育中去的了。
以上,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说明
1、公号文章,欢迎分享至微信圈与微信群,但不可挪作商用,转载需授权;
2、公号图片,除却特别注明出处,余者皆为安水如所摄;
3、育儿咨询前,请先阅读相关注意事项,以避纠纷;
4、读文时,切勿拘泥于字面意思,如有误读、错读、曲解文意、个人思想投射等,与我无关,只因,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
5、平台一切文章与观点,仅供参考,并非绝对的正确,在这人世间,人的观点,怕是没有绝对的正确;
6、如有疑惑,请微信联系我(1342474111),如有纠纷,最终法律解释权归属于“茉域茗香”微信公众平台(平台之前有说)。
最后,感恩,祝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