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升任鲁国大司寇,注定是夹缝中的舞蹈《大梦春秋》128

曲阜

公元前501年,新任季氏家宰公山不狃刚刚上任,就迫不及待地向孔子发出了邀请。这份邀请与当初阳虎那份邀请,从本质上来说,并无分别。孔子立刻意识到,公山不狃极有可能效仿阳虎,踏上颠覆季氏乃至三桓之路。

阳虎邀请时,孔子没去,如今面对公山不狃的邀请,孔子却现出了一丝犹豫。

他想去。

孔子的态度让他的弟子子路很不高兴:公山不狃算个什么东西,您怎么能去他那里呢!

子路的话显然让孔子有些难堪,他辩解说:是他来请我,又不是我急着要去!再说了,若我真能为人所用,目的也只是维护公室,服务国家!

孔子的回答透露出了两层意思,其一,他想出仕,为国家效力;其二,如果能达到维护公室的目的,他并不太在乎来邀请他的人是谁。

与当年阳虎邀请他出山时相比,此时孔子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改变。究其缘由,显然并非孔子认同公山不狃的政治野心,而是他认清了现实,明白陪臣势力的增长已是鲁国不可逆转的趋势。当此时,鲁国的政治形势是公室、三桓、陪臣三股势力彼此纠缠,公室受制于三桓,三桓又遭陪臣觊觎。三股势力中,公室最弱,已经没有可能铲除三桓,要想铲除三桓,只有一种途径,就是借助陪臣的势力。孔子讲学授徒,素来主张打击权臣、维护公室、恢复礼制,所以面对公山不狃的邀请,他怦然心动,有心前往,暗怀着利用的目的。

孔子像

但是,说到底孔子也只是心动了一下,真要去的话,他仍然有很大的心理障碍,因为无论阳虎还是公山不狃,在道义上都是孔子眼中的“乱臣贼子”,孔子必定想到与他们合作有可能使自己蒙受恶名。

孔子最终没有响应公山不狃的召唤,并非由于子路或者其他人的劝阻,而是自己说服了自己。“绌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终究不是孔子的风格。

冥冥中似有天意,孔子刚刚做出拒绝公山不狃的决定,鲁定公姬宋的邀请就跟着来了——他任命孔子为中都宰。中都不过是鲁国一邑,中都宰只是一个小官,但对孔子而言,这却是一生中极重大的时刻。他已经五十一岁了,人生已过大半,可以划入老年人的范畴了,若再无出仕的机会,他的政治理想基本只能停留在口头,或者传授给弟子们,让他们去一展宏图了。所以,对于公元前501年的这次任命,孔子格外重视,很快就把中都治理得井井有条,而鲁定公姬宋也没让孔子失望,不到一年功夫,就连续提拔孔子两次,由中都宰而至司空,又由司空而至大司寇。

鲁国三桓,季氏世代为司徒,叔氏为司马,孟氏为司空。孔子不可能抢了孟氏的世袭职位,因此他由中都宰而至司空,应是小司空,属于下大夫之职。但大司寇就不同了,作为职掌刑狱、纠察之官,大司寇已属卿职,仅次于三桓,只不过仅拿俸禄、没有封邑而已。

春秋之时,鲁国之卿,非公族不得任。孔子能够位列诸卿,属于破格提拔。

电影《孔子》剧照

三桓能够容忍孔子升至大司寇之位,充分说明一点,起用孔子,是三桓尤其是季孙斯的主意,鲁定公姬宋不过是按照三桓的要求办事。而三桓之所以选择此时把孔子请出来,很大一个原因,应是经过阳虎之乱后,鲁国上下秩序混乱,家臣日益嚣张,故此三桓才把以礼知名的孔子请出来,欲利用其名望整顿世风,巩固三桓的地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桓允许孔子居于高位,却不会任由他发挥——你用什么理念、采取什么方法为国服务都行,但绝不能损害三桓的利益,这是底线。

孔子不会顾虑这么多,他只想把大司寇做好,用自己的政治理念使鲁国恢复到他理想中的模样。

(《大梦春秋》128,待续。原创,盗用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