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五苓散(124)

【8.38】 伤寒,服汤药下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不已,复以他药下之,利益甚,医以理中与之,利仍不止;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故也,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拉肚子VS泻心汤VS理中汤VS五苓散

【8.38】条,它没有直接提到五苓散,但是间接的等于也在介绍五苓散的用途。这里讲到一个人拉肚子,一开始的时候,这个拉肚子的人呢,他有这个胃胀的这个心下痞的现象,所以就给他吃泻心汤,因为泻心汤里面有一些是治拉肚子的。泻心汤,比如说生姜泻心汤这也治拉肚子。那吃了之后呢,拉肚子没好,张仲景告诉你,哦,这泻心汤是一个斡旋中焦的方子,那如果你吃泻心汤没有好的话,代表你这个中焦不太需要这个调整它的寒热的这个错杂的问题,所以就可以跳过。我这样讲非常草率,它这个比较要紧的东西,我泻心汤又再讲。那于是呢,又被医生医坏,然后医生用了泻药,于是这个病人就狂泻不止。那用了泻药之后使那脾胃就太虚寒了嘛,所以他就用理中汤去恢复脾胃的机能,这样对不对啊?没有错的!那他就说,如果你用了理中汤也没有效的话,那我就知道理中汤是一个暖中焦、恢复脾胃机能的药。可是这个拉肚子,理中汤没有效,它就可能是因为是大肠的地方哦,就是下焦的地方,没有办法好好地固定这个大便,那就是肠子太滑,所以要涩肠的药,所以就用赤石脂、禹余粮这种能够让肠子变得比较有摩擦力的药物来收这个大便。他就说,如果还没有好的话,那再讲一个更白的东西给你听,就是说你之所以大便会稀就是你小便少,如果你肠子会吸水,水都吸到小便里,大便不干也不行,所以就是要利小便让你的肠子会吸水,那这个利小便这件事情就是要用五苓散了。

张仲景的这一条是连续失败三次的治疗记录正在讲什么呢?我们后代的人很会替张仲景打圆场,说张仲景是在借这一条教我们治疗拉肚子的四个方法:第一个是斡旋中焦;第二个是固护脾胃之气;第三个是镇固肠道;第四个是分消小水啊,就是把大便里面的水分到小便就叫分消小水。就是这四招都是治疗腹泻的重要的大法啊,所以张仲景是借这一条来教育后代,就这样给他解释。那这个四大法我们现在不用提,我们就说五苓散。因为它本身这个药,不寒不热,没什么偏颇,也没什么副作用,所以几乎我们临床上面遇到拉肚子的患者,不管他是哪一种拉肚子,几乎他的用药都可以外挂五苓散。就是说《伤寒论》的葛根芩连汤,可不可以挂五苓散?可以。它能够让肠道吸水的效果更好。理中汤可不可以?可以。平胃散可不可以?可以。这个各种拉肚子的方剂,其实你要外挂五苓散都是可以的,因为它是可以帮助肠道吸水嘛,甚至你可以说五苓散,对于那种肠道里面有不干净的东西,比如说吃坏了,食物中毒啦,或者细菌感染,它对于分消毒性是很有帮助的哦。甚至是食物中毒的时候,你说用五苓散,不是绝对的有效,但是通常也会好蛮多的哦。所以这里就让我们知道拉肚子的时候用五苓散加味,是一个很可以使用的方法。

【9.68】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如其未下,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以法救之;渴而饮水多、小便不利者,宜五苓散。

五苓散VS发热VS阳明病

我们跳到【9.68】条。它在讲一个人,他的太阳病转成阳明病的过程需要一个步骤。怎么讲呢,我们说标准的阳明病是这个人里面的肠道都干掉了,大便都干在里面了,很热很热,那张仲景在【9.68】条前面跟我们提到一个人的大便要在肠子里面干掉,它需要一个什么条件啊?需要他不断的有小便。因为有小便等于在他肠子不断地抽水,这样才能把大便越抽越干、越抽越干,最后终于结在里面不能动。所以要转成阳明病的一个基本的条件就是这个人他是一直有小便的,这样他的大便才会越抽越干。如果呢你看这个人好像口渴、想喝水、人发热,看起来好像很阳明的样子,可是却发现他并没有什么小便,那你就知道这个人不是要转阳明病,这个人是五苓散证。那你明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就是说这是水的运化有问题,而不是要转阳明病。因为要转阳明病的时候,他说:“小便数者,大便必鞕”,就是真要转阳明病的时候,小便要出来才能转的。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人他正在发烧、口渴,看起来好像是阳明系统的高烧了,你还是要去看他一下,诶,这个人,有没有小便?如果他一直都尿不太出来的话,那这个问题可能还是太阳区块的水代谢的问题哦,还是五苓散证的框架,所以这个辩证点我们要知道一下。

五苓散VS发烧VS糖尿病

【11.120】 消渴,脉浮有微热,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像【11.120】条,那个已经是消渴病了。消渴病有些症状就会对到我们今天说的糖尿病。他说如果一个人他一直在口渴,而他的脉是浮的,人有一点发烧的,而这个小便不利,就是五苓散。当然我想我们学张仲景的这个医学,都不需要那么的用功,就是说不用太需要了解它内在到底发生什么事,就是主症合了就可以用这个药。那这个脉浮有微热、小便不利加上口渴,这个主症框,其实看我们怎么用,因为我们五苓散看到现在,这几个主症我们都已经看了好几次了,这基本上是口渴啊、尿少啊,什么脉浮啊,有热啊、出汗啦,就是都已经见到了。那这个条文我们临床上面怎么用呢?就是如果你要拿来治疗这个糖尿病人的疾病大概是有用的,就是调整身体的水份,那同时身体里面的营养成份也会跟着被调节哦。

如果从临床上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有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个病人,他感冒一阵子,看起来好像桂枝汤也吃过了,也该好了,可是他就是五天六天七天这样子烧一直不退,那你就要看看他这个烧不退是什么汤证。那我们一开始都会想用桂枝麻黄啊,那已经用了桂枝麻黄就会想到会不会转白虎啊?会不会是真武汤证啊?少阴病的烧啊?就是有很多可能性嘛。那我就说,同学你不要忘记有个可能性是五苓散证,就是这个人烧一直不退,你要观察他是不是汗出、脉浮、口渴、尿少,如果有这样的状况的时候,就有可能是五苓散证,所以他烧不退。那因为我们平常感冒,哦,初学《伤寒论》抓得比较粗哦,不会把五苓散证把它归到发烧类的病,但是临床上有没有呢?还是有的哦。就像你感冒到一段时间,水代谢出现问题的时候,有可能会因为你是五苓散证而烧退不下来,所以这一条的话同学还是要有一点印象哦,就是遇到烧不退的时候多问几句,说不定就可以正确的抓到主症了。

五苓散VS茯苓泽泻汤

【11.121】 消渴,欲饮水,胃反而吐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那至于说这一条后面的第121条,这个跟五苓散没有什么关系,那就茯苓泽泻汤这六味药。只是让同学知道,它的那个主症有什么不一样。他说:“欲饮水,胃反而吐者”,这是怎么讲呢?就这个人是想喝水又很会吐,跟五苓散证的这个“水入则吐”不一样,这样明白吗?就是他动不动就吐一下吐一下,可是他又会想喝水,所以这个是不一样的汤证。那这个汤证的话比较是口渴的话用茯苓把水转上来,然后这个会吐的话,用这个茯苓跟泽泻把水转上来,然后退吐的话,就要用茯苓跟生姜来镇这个吐。这是另外一种形态的这个水的运化不良,所以用别的方子。

五苓散VS霍乱VS理中汤VS头痛

【12.15】 霍乱,已,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主之。

这个【12.15】条,那是《霍乱篇》。这个霍乱病我们要怎么看待它啊?其实五苓散的这个分消人体吃进去的毒素这件事情,用在霍乱这件事情上还蛮有用的。当然我们古时候定义的霍乱,可能不是西医所说的这个霍乱弧菌引起的那种霍乱。中国古时候就说这个病啊是“挥霍缭乱”,就是乱七八糟的,又吐又拉的,那这个很乱的病就叫霍乱。你也知道会得这种流行病的话,你可以说这个病里面这个细菌引起的,或者是病毒引起的这种病里面,含有相当高度的毒素,所以这个人会狂吐狂拉吧,所以五苓散在这种分消毒素上面是有用的,这是题外话,这不是在讲五苓散证,这是讲五苓散它在古方里的运用。

他说等到你霍乱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这个人头痛、身热、身疼痛,那有这个头痛、发烧、身体痛呢,你还要问他两个问题,你看他的脉诊是体质比较发热,然后比较想喝水那这样子的话,他比较合适用五苓散。那如果这个人体质比较寒,根本中焦就不干,就不想喝水,那中焦寒的话就是用理中汤,同样是恢复这个人脾胃的机能,把这个剩下来的这个头痛、发热、身体痛这个状况收掉,那就可以分成热证的五苓散跟寒证的理中汤两个方子。那这个地方日本人就是很用力的来抓这一条,怎么讲呢?他就是看到这个“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就是从这一条就说:“哦,你看哦,五苓散也有治头痛的哦”,于是就去拿五苓散试试看。那我上次讲到这个水脖的水肿,他有些三叉神经痛,他果然就是五苓散证的头痛。只是你说这个头痛,如果他有伴随着发热、身体痛、想喝水,那当然最好,但是问题是不一定会有。所以这个头痛也是,如果你遇到头痛,不太能够确定的时候,其实五苓散也可以试试看,如果有效的话,吃了之后会好一点点。

一般比较是五苓散证的头痛。我们通常会说是这个妇女月经期间的头痛跟更年期的头痛比较有机会是五苓散证。那不然你要找到这个脑子里面水肿的头痛,那你请西医去帮你扫描了哦。回头我们现在也不会那么无聊说,头痛就去找西医去做脑部的扫描啦,还是先吃一口五苓散没好再看啦,是不是这样子?

五苓散VS平胃散VS苓桂术甘汤VS舌诊

五苓散症状的这种抓法,前面“肉上粟起”,这个起红疹这件事情,就不一定有办法抓主症。如果你这个头痛刚好是口渴发烧就可以抓得到,不然的话说不定单一是一个头痛那也抓不到。或者是我们之前讲到的五苓散治这个假性近视,我看它有没有五苓散主症,能不能抓,其实它也可以抓抓看,看这个小孩子,他是不是很容易出汗、很容易口渴。可是你看现在这个季节,哪家小孩不出汗不口渴啊?这个主症框有等于无哦,所以只好试探吃吃看哦,吃两个礼拜胃苓汤,就五苓散加平胃散,那如果他近视眼就变少了,那就说不定就赚到了,就这样子。那不然的话就看看舌苔舌像,就五苓散的舌头是舌苔呢比较厚一点哦,就是五苓散的舌诊呢是差不多是在苓桂术甘汤跟平胃散之间。就平胃散比较是舌苔厚而白,那苓桂术甘汤是舌头肥肥的,然后上面水滑水滑的。那五苓散的舌苔呢,这两者都会可能看得到,所以就跟同学讲一下。

五苓散VS癫痫VS口水多

【14.43】 病人脐下悸,吐涎沫而头眩者,此有水也,五苓散主之。

我们再看【14.43】条,也是五苓散证,一个日本人把它玩得很好玩的一个条文。他说这个“脐下悸”,“吐涎沫而头眩者”,都是《痰饮篇》的时候看到一次,那这个头眩,我记得好像《金匮要略》本是写巅眩,就是巅是头顶嘛,那这个日本人因为这个巅眩两个字,就会变成别人在发羊癫疯的时候就拿这个五苓散证的框架去对对看。那有没有救过来呢?有!所以就算一个人癫痫病也可能是水代谢不良,是哪里短路了,所以这也可能是五苓散证。而他的这个脐下悸,就是有一点奔豚的感觉,然后“吐涎沫而头眩者”。那日本人也很好玩,就抓成涎沫,就是说有一个小孩他得这个病的时候,西医说是口水分泌过多症,就是在嘴巴旁边这样的,总是那边水滴滴嗒嗒这样子。他说吐涎沫而头眩,那就五苓散试试看哦,所以说不定就会有效,所以就是基本上你看日本人这样抓主症,就拿吐口水当主症来看都可以抓到五苓散证。他们就是把一本书,不管任何道理,就是很死很死的下死功夫去抓主症,然后到最后就推扩得五苓散的用途推扩出来这么多,这还是蛮好玩的。就是怎么讲,呃,可以说我们中国人在看到五苓散的时候,不太用这种思路去看。这种没有思路的思路,就是遇到一个人口水过多,那你就会说,你会不会出汗啊?会不会口渴啊?会不会头昏,会不会脐下悸啊?那这样子如果有的话就五苓散可以医哦。

五苓散VS湿气VS淋漓VS阴囊水肿

有一个《湿气篇》,有说湿气跑到哪里跑到哪里都会怎么样。他说如果湿气往下面跑到肾脏的话呢,会发为淋漓,就是淋漓尽致的那个淋漓。他就说那这样子的话是要用五苓散的。那淋漓是什么东西呢,其实比较标准话是小便滴滴嗒嗒,排尿不畅哦。那这种排尿不通畅,你用五苓散去通他的水路,这是没有错的。淋漓如果你用一种比较粗的概念去看待它,如果是男人的话,比如他的阴囊很湿哒哒的,那也可以叫淋漓。我们现在临床就真的有人是拿五苓散去治这个阴囊水肿,那结果很有效的,就是这样子推扩出来。

五苓散VS抗生素后遗症VS核桃VS孕期高血压

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我们在西医那边如果吃了蛮多的抗生素,身体会有一点受损,那这个受损可能是你的排尿状况有点怪,或者你的胃不舒服。那这个排尿状况怪、胃不舒服,往往是在五苓散的主症框架里面。所以五苓散也是常常被拿来治,使用在所谓的抗生素后遗症。那这个抗生素前要怎样预防啊?中国人古时候说,如果你要吃什么药是很伤肾的,你就拿一包核桃不停的啃哦,就是核桃可以帮你挡住一下,就是让那个伤肾的药比较不要伤到肾脏。所以你带核桃进病房,西医院也不会把你怎么样哦,就是说它还是一个法嘛,是不是?买一包核桃进去啃,你可以挡一下哦。

那像是一般我们日常用五苓散的,还有什么?怀孕时候的高血压,这样怀孕的时候高血压,那个血压都不见得是血压了,是水压,是身体里面的水压太高,所以变成压得血管都压力也很大。那好像是脑积水的时候,有时候用五苓散,当然我们有的时候也会用别的药物来加味了哦。

五苓散腹诊

因为五苓散的这个主症没有那么好抓,所以我跟同学补充一个日本人的这个腹诊的方法。就是日本人认为五苓散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肚子啊?那就是叫一个人躺平哦,用两只手一只手按到他的心下,就是这个胃的地方。一只手按在他的这个肚脐下面,就是小腹的地方。当这个人躺平的时候,你就这样轻轻摸一摸的时候,会觉得他的胃的地方跟小腹的地方呢,微微的有一点突出来的感觉,就是胃跟小腹在躺平的时候有一点突。你再稍微往下面用一点力,你会觉得,虽然他的胃跟小腹都是突的,可是按起来都有一点没力、软软的,就是他的突没有突得有力,不是那种肌肉绷起来的感觉,是软瘫瘫的,胃的位置跟小腹的位置在突,那这样子的话,通常就是一个五苓散证。

因为五苓散的主症有的时候我们抓不到这个主症框,那如果你们家小朋友你说他近视眼,也不知道是不是五苓散证,就躺下摸摸看,看他的胃跟小腹合不合乎这个日本人的这个五苓散证的标准。就是日本人好像觉得,当一个人的水吸收跟运化不良的时候,就在这两个地方会有一点水气,所以会摸下有一点突突的,可是软软的,就是这样子,就是摸起来的话,会觉得这个肉因为他有一点肥,就好像觉得按下去他会怎样?晃晃的,就是不硬啊,不是那么有撑起来的感觉的突。那这样子的话,就是多一点参考的点,那这样子会比较容易,使用这个五苓散的时候啊,就是比较容易抓到。

当然有一些刚讲到治疗什么脑水肿,通常是用生半夏,或者是蚯蚓干之类的药才有效哦。中国人认为蚯蚓会把泥土钻松啊,水可以流下来啊。那这个就一会有机会用到。那你说这个小便不利跟口渴,是不是绝对是五苓散证,其实不见得。因为你想想看,如果我们用了大青龙汤之后,然后变得小便不利,其实我们一开始就知道,这是阳虚,真武汤证,现在就直接跳到真武汤了,所以我觉得我们教了苓桂术甘汤,教了五苓散,其实这都是一个步骤性的教学而已。就等到教了真武汤之后,这个处理水的这整个领域好像才比较完整一点,那我们现在就算差不多学到一半的感觉。所以有些东西如果我们辨证的能力现在没有,也没有关系。因为它基本上是这个就是有些方剂我们还没学到。

五苓散VS交肠病

我们刚刚讲到的整个五苓散的框架,五苓散可以打的这个范畴是日本人帮我们定出来的,那我们中国人是怎么玩五苓散呢?那比如说相传,偶尔会见到一个奇怪的病叫做“交肠”,就是肠子交叉了,那是什么意思啊?他们说有一种怪病是人的大便从前面出来,小便从后面出来。到底人体结构能不能做到这么高难度的事情?我也搞不清楚,这样历代有记载。那通常这种交肠病,在古时候的医案都是用五苓散在医的。那我们姑且不说怎么会变得这么奇怪,那到肠子之后打个洞,大便就改道而行了,这些姑且不论。但是你想我们的身体里面,就是要有一个系统能够把水抽出来,然后就干净一点的水抽出来变小便,然后留下这些不干净的东西,固体的东西变成大便,如果你这个抽水,导水的系统出了问题,那就可能发现,你的小便变得很污浊,然后你的大便变得很稀,然后这样觉得你是得了这种大小便交换管道出来的这种病,这样子。所以这样子的话就是从这病机的角度在使用五苓散。那这日本人就有从抓主症的角度去使用五苓散,与我们不太一样。

五苓散VS脉浮弦VS少阳病

我们上次看到五苓散一开始出现的时候是【7.42】条,讲到人干,喝水不要给他喝太多,后面讲到五苓散的第一个主症,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这都是很重要的主症。那接下来呢【7.43】条,我们当然也带到过一次,就是“太阳病,发汗已脉浮弦,反渴者,五苓散主之”,那宋本是写脉浮数,但是脉浮数是一个很糟的辩证点,所以脉浮弦是对的。脉浮弦、反渴我们上次有跟同学提到过一下,照理说浮脉是太阳脉,弦脉是少阳脉,那少阳病是怎么样的状况?我们说足少阳胆经之病,这是以看不见的身体的胆经而言的。可是足少阳胆经的病往往有看得见的身体的部分,就是所谓的三焦淋巴的部分,也就是当我们说这个少阳病的弦脉,可以说少阳这个肝胆区块它是春天之气,所以脉比较弦,讲白一点,其实当一个人淋巴不通时候,他就会产生所谓的痰饮脉,所以就会弦。

如果这个太阳病,他身体的水代谢,他的不通的位置刚好在淋巴的时候,它就会产生这种浮脉,因为这整个水不通这件事情是太阳病的事情,我们说太阳病,我们学到现在发现张仲景在太阳病里面教我们怎么调理人的水份的,就是整个水的调节出现问题,它可能是个太阳病的框架,所以脉是浮的。可是它不通的地方是淋巴、这个三焦水道这个地方不通,那它就里面夹杂着一个少阳病的问题,当然真正的少阳病是用纯粹的弦脉,那是用柴胡汤。现在是太阳病里面不通在少阳里面,所以是太阳病中的少阳病,那脉是什么?浮弦。所以你把到说,哎,桂枝汤的脉呢浮起来是一片的,那我现在觉得我这个脉,浮起来的时候,把起来它是有一点,诶,中间带有一条,好像有一条中轴那个样子。那这样子的脉呢如果有加到反渴,那反渴就会让你觉得怎么样啊?好像嘴巴热烘烘的,喉咙热烘烘的,好像口水都不够这种感觉,那更证明是水道不通,所以水上不来嘛,所以就可以开五苓散。那这一条在理论上面跟临床的实际上面都没有什么问题啦。如果说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是同学学完之后回去,不要自己这样这一辈子都不要想起来了。所以,这一条是很容易忘的条。

但话说回来,如果有一天我们感冒的时候,觉得已经吃了桂枝汤了,怎么脉还是有一点浮,还是不舒服,然后就觉得再吃一次桂枝汤。就又吃一次桂枝汤的时候,怎么越来越渴,真是好难受,然最后才发现原来这一条的脉不是真的浮脉,是浮中带弦的啦,应该是吃五苓散才对的啦,吃错药了。那你经过这样一遭之后,再也不会忘记了啊。那如果你没有经过这一遭的话,代表你这辈子也没有发过这个病,那就不用记得也就算了。所以两方面来讲都没什么哦,都还蛮好的。这条就是临床上有没有?有。但是要记得它,可能就是你以后病过一次就会记得了。

茯苓甘草汤VS心下悸VS胃水胀

【7.44】伤寒,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这个【7.44】条“伤寒,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宋本没有“小便不利”四个字,其实还蛮让人感到伤脑筋的。因为伤寒汗出而渴,就让人开五苓散,好像没凭没据的,要汗出而渴,你说有一点像是温病,有一点像太阳转阳明,都有可能啊,所以让人觉得五苓散开起来怪怪的。那桂林本这样一改汗出、口渴、小便不利那主症框就非常漂亮,那果然是开五苓散的了。

这个茯苓甘草汤,我们如果用一个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茯苓甘草汤是中焦的水的问题。五苓散是有牵涉到全身,或者说下焦的水的问题。如果你的水是停在中焦,你的下焦没有问题的时候,那你就不需要靠泽泻之类的药把这水转上来,所以你就不会渴。所以证明说是中焦有问题,所以就不用下焦药。所以就苓桂系用一用,然后呢用生姜把这个中焦的水气能够逼散,这样就好了,那这是一个说法哦。那你说“汗出不渴,小便不利”,是用茯苓甘草汤这样,是对的啊。因为要利小便这件事情,是不是有苓桂来帮忙气化,张仲景的苓桂术是用来帮忙气化的。如果你说不用苓桂的小便不利那个是什么?那个是真武汤或者是桂枝去桂加苓术汤哦,那个东西是水的那个阳气不够的问题或者什么,这真武汤阳气不够,那这个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那这个苓芍术甘结构是那个水啊在胃那边下不去,要芍药拉下去,那那个也不关系到膀胱的问题。

如果渴跟不渴对举,汗出不渴,小便不利,那就是用茯苓甘草汤,这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代表这个问题是在中焦,所以它不会渴,所以你用生姜把中焦的水让它能够代谢下来,能够逼散让身体吸收,这样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历代用这个茯苓甘草汤的时候,其实茯苓甘草汤也就是苓桂甘姜汤嘛,就是生姜、甘草搭上苓桂结构。我们用这个苓桂甘姜汤的时候呢,其实还可以搭配到另外一条,就是在【11.76】条的地方,就后面还有用茯苓甘草汤。它是治疗什么呢?治疗“厥而心下悸”,就是如果一个人厥,手脚厥就是手脚冷啊。他说如果一个人手脚冷,然后呢他的心下悸,就是觉得心脏跳动的时候,好像你的胃这个地方啊会因为这个心脏跳动,被磕到的那种碰撞感,好像心跳跳一下的时候,就扑通扑通会碰到你的胃。那心下悸是什么理由?是因为你的胃比较胀大啦,你的胃胀起来,所以你的心脏跳动时候,空间都好像顶到一样,那这样子当然也就是要用茯苓甘草汤把胃里面的水排干净,所以通常呢我们临床的时候哦,都会用心下悸拿来找茯苓甘草汤的主症,这样比较好找。

那【11.76】条就说,你必须要先治他的这个心下悸,不然的话呢,如果你用了发汗或什么方法的话哦,就是会让这人受损,之后你再喝水的话呢,就会开始拉肚子,就是它那里呢有一个用药的逻辑了。你必须要先吃茯苓甘草汤把胃里面的水退掉,然后再用别的药去治他的手脚冷,不然的话,你一喝到水的话,你的胃撑不住那水,就开始拉肚子。那茯苓甘草汤因为有这样的一个论点存在,所以我们临床上用茯苓甘草汤来治什么呢?是治一个人他会主观地感觉得出来,他的胃里面有一兜水。就是有些人他动一下就会觉得胃里面有一兜水在那哗啦哗啦在那样晃,那这样的一种症状我觉得是茯苓甘草汤证。所以心下悸是一个主症,或者是说我们胃里面所谓的震水声哦,也是一个主症。

那至于说它完全标准的这个“汗出不渴、小便不利”,反而在临床上面变成一个常常被忽略的状况,其实也是对哦,他这个原来的这个主症抓法也没有错的。这个震水声,有的时候好像当我们胃的消化机能没有很好的时候,忽然喝到一些冷水或者是什么,大概就会发生,所以这可能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来讲,不是很陌生的状态。那同学就记得一下,这个茯苓甘草汤就是专门治疗这个胃里面有一兜水胀起来的病。因为这类的方剂其实一路读来啊,很多主症都有一点近似,什么苓桂术甘啦,什么茯苓甘草啦什么这样子。但是你说它近似,让我们学习上容易叫人混乱嘛,其实也不是耶。就是因为它近似,所以你要把它分别出来什么归什么,那这样子用药起来啊会用得更准。而且我常常说《伤寒论》这样一条一条读,一条一条用,都只是一个预备的功夫,就是当我们把这些每一条的它的用法跟理论都搞清楚,使用上都已经熟悉了,那真正临床遇到一些状况的时候,其实是会有自由的加减出现的哦。那你这些基本功夫要好,临床的时候才好自由加减。

五苓散VS水逆

【7.45】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7.45】条我们也是带过的,就是标准的这个水逆的病。这个水逆的病是什么呢?他说一个人感冒“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其实这个感冒已经拖到六七天了,这个太阳经传着传着也传完了,我们上次讲到,程应旄说到这个太阳的这个标本论,就是说到底太阳经会不会传过太阳腑的问题。其实张仲景的这个文字就是有那种会让人家想到说,好像就是传太阳腑的那种言论会出现,所以难怪后代会归结出那样的结果。

那样的论点,那他就说好几天的不解而烦,有表里症,那我们应该有知道是五苓散证,所以你就知道什么叫表里症。因为五苓散证它常常是感冒还没有好,所以他什么出汗啦,然后脉浮啦,所以所谓的表症是存在的。而口渴啦,尿不出来啦,吐啦是里症,所以就是说这个人他的感冒就处在这样一个怪怪的状态哦,其实又有表症,又有里症,这也是五苓散的特征啦。就是太阳的区块的水循环出了问题,说他是表症也是表症,说他是表症的感冒也对,说他是里症的这个水运化不良也对。他就说这个人口渴,五苓散证可能会口渴的。可是喝水马上就吐出来了,他说这是水逆,其实就是五苓散。

如果遇到水逆的情况,我们吃五苓散呢恐怕就一定要用稀饭糊啊来吞这个药粉了。那如果不是遇到水逆,那你五苓散要吃的话,你就用普通白开水吞也没关系的了,其实五苓散的那个吃法是比较针对水逆的、是食后使用的。其实我们现在谈到的那个水逆,像张仲景的书里面有好多种好多种的吐法,就是吃了饭都会吐,或者是早上吃饭晚上会吐,或者是先吐了再会想喝水怎么样,应用很多变化的,以后都会慢慢学到。那我们现在学到的一种是喝到液体的东西会吐,那就是五苓散证。这个水逆我们不会陌生吧?你像感冒的时候,是不是很多人感冒的时候都会变成喝到一碗药会什么?就吐出来。那就是我们家常常有的现象,那同学首先是要用五苓散收摊,就把它水逆医好了,才能够吃别的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