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物语:呼唤普洱学界的“博物学精神”
昨天的“罗辑思维”里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博物学”。“博物学”关注的是事物现象本身,而并不涉及现象发生的原理、原因,因为在早期那是“自然哲学”领域里的问题,——“自然哲学”是希望通过逻辑推演,给出一个系统的因果解释,透过“现象”看“本质”。“自然哲学”发展成为后来系统庞大的“自然科学”体系,而“博物学”也逐渐归流于“自然科学”体系之中。
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前提:在“博物学”与“自然哲学”创立的最初,知识的体量还很小,不足以孕育出一个严谨科学的逻辑认知体系。这时,就需要积累大量的“现象”以作研究之备,于是收集、鉴别、描述、命名、分类、编目,便成为了“博物学”工作的日常,而这显然是科学产生的基础。
可见“博物学”或者说“博物学精神”,在一个事物发展的初期,是多么的重要。这让我想到了普洱茶,——无论业界是如何宣称普洱茶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但在我看来,当下的普洱或者说当下的普洱茶学理论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很年轻,而它缺乏的恰恰正是这种“博物学精神”,收集、鉴别、描述、命名、分类、编目等工作,尚没有系统的开展。这将严重的影响普洱理论化的进程,也必将导致普洱神秘化的倾向,——这是每一位爱茶之人所不愿看到的。
当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便发现云南茶人在此事上的作用重大!
不论是天赐的“近水楼台”也好,还是将茶视为“衣食父母”也罢,你都不可能视而不见、绕道而行去回避这个问题。
首家“紫砂博物馆”是在香港,首批系统整理并出版中国书法资料的是日本, 最早的陶瓷著述好像还是个西方人,——看到这些,你是否还在拿“墙里开花墙外红”、“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散播世界各地”来安慰自己呢?
“以'博物学精神’来重新梳理当代普洱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不,是基业!没有它做基础,普洱理论化也只能是嘴上说说而已。最终,在历史的长河里普洱也只能落得个沧海一粟、昙花一现罢了。
所以,作为一个远在北方的普洱爱好者,我诚恳地呼吁云南的有识之士,把这件事情做起来!相对于其他来说,我认为这才是云南茶人当下最最应该做的事情。
我也真的不希望看到未来首个系统整理编目普洱茶的是在台湾、香港、日本、马来西亚……
希望我的话对一些人能够有所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