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王步瓷板画欣赏,不容错过的视觉盛宴!
王步的青花极为注意装饰与器型的统一关系,纹饰随器型旋转而变化。所画鲇鱼、双鸭大盘,均随器型用半刀泥刻成水波纹,即使青花形象突出又与微微下凹的盘面极为一致,独具匠心。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鸟一精神。李商隐诗《无题》中有“青鸟殷勤为探看”之句。王步以此句为题,唤来了这只鸟。它顺着春风的方向,停在了一弯桃树上。可春风在哪里呀?王步说,你看,春风不是在摇动的桃叶上吗;不是在小鸟飘动的羽毛上吗;不是在鸟儿脉脉含情的眼睛中吗?
王步的回归,中国的青花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954年,也成为了青花的分水岭,而开启这一历史格局的,恰恰是王步的“分水”绝技。回观历史,青花多以山水、人物、鸟兽、花卉、瑞图为题。但青花虽美,也有其天然的缺陷,那就是色彩单一。青花瓷,若想具备意像上的“盛开”,必须首先具备视觉上的“多层”。唯此,方能展现其独特的意境。而要想达到这一意境,必须依靠“分水”之技。
王步的作品熔书画印于一炉,常见落款有“竹溪”“王步”“愿闻吾过之斋”等,常用印文有“王步”“竹溪”“长湖”等。
王步一生把艰辛的创作劳动献给了陶瓷青花艺术。他继承了景德镇青花艺术传统,又不断创新,其精湛的艺术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情趣。在五十多年的青花艺术生涯中,王步上下求索,以中国画写意画风的特色与青花传统技法结合起来。又撷取各种流派的艺术成果,借鉴运用于自己的青花熔炉里加以提炼,铸造,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青花艺术特色:淳雅、简洁和清雄。
王步晚年借鉴中国水墨画之笔意融汇予青花技艺之中,使作品达到了笔简意赅,感情奔放,料水淋漓的妙境。值得提出的是,他在借鉴水墨画的笔墨技法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结合青花绘制的工艺特点,进行技法上的探求,创造了既符合青花制作工艺要求,又能充分体现青花瓷器材质美的笔法技巧。虽然坯体同生宣纸一样都有很大的吸水性,但是在坯上画大写意则有别于在宣纸上的横涂竖抹。否则,只能得到桔涩、滞凝而乏味的笔触,岂能达到那种笔意清华、料水莹激、浑厚滋润的艺术效果。王步有他高超的青花技巧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在坯体上能做到随心所欲,运笔如神。或大笔浑洒,或小笔点染,或浓料勾勒,或淡料轻描,或画或分,分画相参,尽得妙谛。其笔意之刚柔曲直、转折顿挫、淡浓虚实尽在胸中,流于笔底,跃然瓷上。他的青花作品无论是青翠潇洒的藤蔓,料水浑融的老干虬枝,迎风飞舞的春燕,衔寒独秀的梅花、或者是生动活泼的游鱼,喃喃对语的八哥,娇艳欲滴的夏荷,霜华烂漫的秋菊以及青嫩鲜美的萝卜白菜等,无一不描写的栩栩如生,意趣盎然。要达到这种艺术境界,一要有深邃水墨画的索养,二要有娴熟的青花绘制技艺,二者缺一不可。即使是国画大师,如未掌握青花绘制工艺的话,在坯体面前,也只能是“望洋兴叹”!王步才情横溢,下笔新奇。其作品笔简而神全,若“信手拈来,呼之欲出”,达到了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
王步曾因无处谋业而靠画鸟食罐为生,后受聘于陶瓷名家吴霭生,制作仿古瓷,临摹明清官窑名品,为日后创新打下了基础。吴病逝后,王步中止了仿古瓷的制作,采用水墨画的技法绘制青花,创造性地运用“铁线描”的笔法,创造出大方、清新的作品,一洗晚清瓷画的陈规陋习,为当时的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