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大观】澧州古城墙
澧州古城墙位于湖南省澧县县城内,为古澧州州治所在地之城墙。现东、南段城墙保存较好,长约1800米。这座明、清时期砖石结构的古城墙是古澧州的象征与历史见证,其文化内涵丰富,是研究澧州历史变迁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洪武初年(1368),澧州府治从新城(今新洲)迁现址,总督肖杰垒土为城。后多次溃于水患。明永乐二年(1405),在原土城两侧包砖,城高一丈五尺(4.9米),上加女墙,周长九里十三步(4435米),外有壕。后历经明景泰、清康熙年间数次修补、加固。至清乾隆二十六年(1762),知州锡达尔领帑重修,周围长一千四百七十二丈(5078米),城高一丈六尺(5.5米),垛口三千三百六十八个,设溁绣(东门)、小南门、晏澧(大南门)、澹江(西门)、金牛门、清风(北门)六门,为拱劵门,上建门楼。道光二十三年、二十九年、同治元年和五年四次大水灾,城墙多处破坏,于同治五、六两年,州牧魏式曾捐资筹款,逐处整修完整,从此金汤永固。
澧州古城墙现残高约5米(部分条石墙基被淤积填埋,从城内发现清朝古街道比现在地面低约1.5米),墙基宽约7米,墙顶宽约6米,中间填土夯实。城墙平面呈不规则曲线,墙身两侧略内收,可见历次加修印痕。砖墙与石基均用石灰加糯米作粘合剂,极其坚固。大南门和小南门两侧外墙身上有修城碑志三通,记载同治元年维修城墙一事。墙砖多为长42厘米,宽21厘米,厚12厘米规格的城砖,上有“官模”、“州官模”、“仁和里人区”、“西隅里”、“洲二里”、“太平”、“咸丰元年”、“宣统元年”等铭文,应为记载制砖年代、地点和吉语的铭文。
澧州古城墙布局严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这种同时兼具城防和防洪两大功能的城墙在全国已极为罕见。这项宏伟工程是澧州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澧州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无穷的创造力。
在小南门和东门之间城墙上有澧浦楼,又名遇仙楼,是澧州内八景之一。《直隶澧州志》记载:“宋乾道中,太守乔逊遇吕仙(洞宾),构此。”后俗称八方楼,是为其平面呈八方故。而文人骚客多称其为“澧浦楼”,是因登高眺望,澧水“出肘下如带”,故用楚辞名句“遗余佩兮澧浦”而定名为澧浦楼。八方楼高20米,楼底直径14米,系三重檐木架结构建筑,内置旋状木梯,可上二、三层。楼顶为攒顶式,覆绿色琉璃瓦,顶端置葫芦瓶宝顶。楼体结构巧妙,整座楼共有柱头32根,二层八根檐柱落在一层与三层落地檐柱之间的横枋上,实际上只有三围柱24根柱子落地。底层四周设花格门,有回廊一周。梁枋刻有龙、凤、花草图案。二、三层四周设花格窗。
八方楼西北30米有一沧堰(今城关中学内),平面呈八边形,周长176.4米,面积约1600平方米。堰中有南北向九曲遇仙桥,桥上有亭,曾是澧州内八景之一。现九曲桥及桥中亭均已毁,但14个桥墩保存完好。堰周围有石栏,部分尚存。据《直隶澧州志》记载:遇仙楼倚城临水,水曰沧堰,亦称东府堰,周围亭台楼阁掩映在花木扶疏的园林之中。池沿植柳,池上有曲桥(遇仙桥),池下有神鲤,“每游泳时,则波纹如绣。且柳漪罥风,荷声袭月,仙楼倒影,清笛远音,最足人生遐想”。
澧浦楼、沧堰作为澧州内八景中的二景,既承载了优美动人的历史神话传说,又具体表现了澧州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为亭阁建筑艺术和特定的历史时期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艺术历史研究价值。2013年,八方楼与沧堰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 静
城头山视窗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