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东
借东风的东“借东风”的故事,很多人虽知道,但详情却已忘记,帮助大家回想一下: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八十万大军进攻孙权。孙权与刘备联手抗敌,仅凭数万军兵固守长江天险。曹军多为北方兵士,不习水战,很多人得了病,赤壁初战战败而回。为了减轻船舰被风浪颠簸,曹操命令工匠把战船全部相连,铺上木板,增加稳定性,即所谓“连环战船”。但是“连环战船”目标大,行动不便。所以,有人提醒曹操防备吴军乘机火攻。曹操却认为:“凡用火攻,必借东风,方令隆冬之际,但有西北风,安有东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俱哉?若是十月阳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周瑜与诸葛亮同时想到火攻,怎奈天公不作美,急得他“口吐鲜血,不省人事”。诸葛亮用“天有不测风云”一语,点破周瑜病因,并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详见《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短短一段故事里,蕴藏着数个耳熟能详的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测风云火烧赤壁书归正传,我们来说说这个“东”字。“东”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许慎说文解字東,動也。从木。“日在木中”谓之东。结合太阳从东海神木扶桑升上天空的神话故事,也暗合五行学说中,东方属木的说法。
某龟甲骨文東是“束”的同源字,意思是用一块布包好东西,捆在一根木棍上,方便肩扛。
云里雾里的学生这两个说法看起来完全没有关联啊?到底哪个是真的?正确答案是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都是真的……你一定是在骗我?!古代先有音后有字,有些文字的造字方法是“假借”,何为假借?(敲黑板,划重点)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该提法首见于《周礼》。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今天我们学习的造字方法一般分为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是指原来只有“音”没有名“字”的家伙,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于是“借”同音字来代表自己的一种“耍无赖”的方法,往往登堂入室之后一借不还,所以后来被借走的可怜虫只好用另外的名字,甚至再造一个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都来了,你还在等什么呢?快快关注跟我们一起“每日一字,滴水穿石”吧!更多每日一字,请点击……
善热业作五六七孝夏碧挂母自 官君霖儿毛加归谷毕克集宵 蛰繁计树嘿卑你觅听歌美射为仝年童闲微数变寒丁画曲会未必唐腊假冬别风至同安考过彧宇祓坍有芒发背应乃检饕餮成排冒灋秋礼坐盗收念烦毓怪复卖历鸡春词陈艾乏夹我臣扫漫旧鬯初客霖党元寇四学它剧希肉真在包丢不乡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