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度千里,天涯也是家

文/曹雅欣

我们现在讲的“春节”,其实就是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所说的“元旦”。“元”,是初始;“旦”,是日子。“元旦”这个词就是指“初始之日”,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所以,元旦就是古人心目中的春节,是阴历一月初一。今天我们都习惯了把阳历一月一日称呼为元旦,这样的习惯,其实是从民国时期才开始的。

正因元旦的意思是“初始之日”,所以元旦也常常被称呼为“元日”。宋代王安石所写的新春诗就叫《元日》,最常被引作拜年之词,描述的恰恰如实反映出中国人过年的风俗。

过“年”:迎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写除夕的夜晚。在那燃放鞭炮的热闹中,旧岁已经辞别;在那屠苏酒的醉饮中,春的气息已经来临。

其实,这里说的放爆竹、喝屠苏酒,都是春节所特有的驱邪避灾古老风俗的留存。传说中,“年”是一只极具破坏力的恶兽,每到除夕就会跑出来为祸人间。但这只凶兽,非常害怕红火热闹的景象,也害怕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所以人们就会在除夕这一天,给家里贴满红色的春联、福字、窗花,人们也都穿上红衣服,再燃起爆竹,用人间热烈之象吓跑“年”这只怪兽,这样,就平安度过“年”了,这就叫“过年”。

而屠苏酒是由屠苏草浸泡而成的药酒,也有驱邪防疫的药效。所以王安石的这两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无疑是以充满仪式感的风俗,折射出了顺利送走旧年、祈求新岁平安的文化心理。

事实上,尽管这个节日名曰春节,大年初一依然寒冷,春暖花开还很遥远,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可为什么王安石直言“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因为,若按照阴历来划分四季,阴历的一月、二月、三月就是春季,所以正月初一,是在历法层面拉开了春天的帷幕。

在五行中,春天属木,树木代表了向上生长生发的态势,是一种欣欣向荣的象征。所以在新年之初,在“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起点,不管冬的尾巴还长不长,无论冬的残日还冷不冷,我们都可以理所当然地说,春风已经送暖了——那是送到了人们的心里。

春的生机在自然界蓄势待发,春之心理也被蓬勃唤醒。

年夜:守岁

《元日》前两句诗写年终岁末的除夕夜,而这首诗的后两句,就是在写迎来新年第一道曙光的大年初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曈曈,是日出光亮的意思。这句诗不仅点明了从除夕到初一迎来黎明曙光的时间跨度,还含蓄地传达出了一个过年的习俗行为,就是守岁。不然,人们是怎么在除夕夜的烟花爆竹里,在年夜饭的推杯换盏里,瞬间转场到了“千门万户曈曈日”的日出新年呢?中国人都要在除夕这一晚通宵熬夜不睡觉。正因有这层习俗,才使诗的上下句,场景过渡自然而然。

民俗里常说“三十晚上熬一宿”,究竟为什么要熬一宿?除了“守岁压岁保平安”等传说,重点又在于,要亲身守望旧岁辞别、新岁来临的滴漏过程,那是一种时光流转的体验感。

守岁的这一夜,家家户户都要灯火通明,把屋里屋外的灯全部点上。用光明来迎接新春,这喻示新的一年富贵亮堂、吉祥如意。

其实,往深里说,年岁、守岁的这个“岁”字,是和干支历每一年不同的太岁当值有关;而每一年的干支纪年、太岁轮值,又和天体的木星运转相关,而“岁”这个字的本意就是指木星,这是中国古人观察到的天文学与人间历法之间的关系。

今天,我们却不必多谈天文历法,只要知道,守岁的意义,是传统中国的每一个家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在用敬畏又期待、郑重又诚恳的方式亲迎黎明、细数光阴,丈量新岁时刻的到来。

而守岁这个风俗,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大约是一年里最名正言顺的一次熬夜了——从前“熬最深的夜,加最多的班”,看凌晨四点钟的城市不眠;而今把旧岁相谢,把新岁相携,把又一岁寒夜相送,把又一年曙光相迎。

桃符:春联与福字

守岁之后,顺理成章就迎来了“千门万户曈曈日”的场面:朝阳照亮门户,新春沸腾万家。而在这新一年的清晨,人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是看到了“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就涉及了“桃符”这个陌生的东西。其实桃符就是春联的原始版。

大约从周代开始,人们会在自家门前挂上桃木做的木板,桃木板上刻着降鬼驱凶的神仙名字,而且一挂就是一整年。到了新一年,再换上新的桃木板悬挂,这个桃木板就叫桃符。

直到五代时期,后蜀的末代君主孟昶率先在旧有的桃符上,写下了一副对联,并且挂在自己寝宫门口,由此便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对春联。

这副春联很像是后来我们常见的佳节贺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到了宋代以后,由于纸张的普及,人们广泛地在门前张贴纸质的春联,就此代替了悬挂古老的桃符。所以春联就是桃符的升级版。

现在的春联内容丰富多样,主题都是围绕着歌颂新春,比如最常见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不管写的是什么,本质上就是王安石所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

如今过春节,还有很多人家门口会贴上有趣的对联、喜气的福字,这些,都可以算是“桃符”这一古老事物在今天的演变。只不过,贴福字,就应该是正贴,而不是倒贴。其实,在大门口贴一个正福字,才是“开门迎福”的美好寓意。福气,一定要堂堂正正地迎进家门,而不是搞“旁门左道”。

祭祖:中华家文化

在古代,春节还是一家人祭祖的大日子——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祭奠先贤被推升到了国家大事的高度上;又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于去世的先祖要追念和学习,这是在民间层面的德性教化。

为什么祭祖被看得这么神圣?是因为对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来讲,祖先崇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验传承,我们后辈人要学习祖圣先贤关于生存的经验智慧。在《红楼梦》里,就写过贾府除夕祭祖的郑重仪式,有一回的回目名称就叫“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可见除夕祭祖的隆重。

那么在当代,即使我们家里都很少再供奉祖先牌位了,但是除夕祭祖这个形式,依然潜移默化地保留和传承了下来——是以一种什么方式来体现的呢?就是:过年回家,回家团圆。

即使春运的票再难买,人们也是要不顾一切地奔赴故乡,去和父母亲人、父老乡亲团聚。其实,这正是对家族文化、对宗族亲情的一种高度向心力的体现。对家中长辈要去礼敬、要去尽孝,这就是在接受着他们的关怀与教诲——而进一步来讲,这就是对于家风的传承、对于家教的维系、对于家文化的认同与凝聚。

所以,过年回家,这几乎是中国人过春节的永恒主题。在春节这个以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节日里,所有海内海外、大江南北的中国人,都尽可能地想去实现一家团圆。因此可以说,年文化的主题,就是家文化。

年,是一个终点,每一年到头,我们在这里停顿、在这里回归;年,又是一个起点,每一年之初,我们从这里开始、从这里出发。

年尾年初,中国人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往往都是家。家,是旧年归来的地方;家,也是新岁出发的地方。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历来对家文化极其重视,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的家风,对内影响着个人的品格,对外影响着社会的组成。常回家看看,最经典的假期是有家国亲情温暖的假期,最传统的过年是与家人并肩携手的跨年。家文化,是中国年文化的一则精神浓缩。

时代在变迁,现实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在当今,四海儿女散落天涯各处,很多人都难以在过年期间回到故乡,很多人都要以“天涯共此时”的方式遥祝新春。

也许挤春运、跨千里回到原生家庭的那个“家”,只是一个有形层面的小家,用一扇家门就隔绝出了你家、我家;除此以外,我们所有的中华儿女,还有一个无形的“家”,就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那才是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离心的家乡,是无论物理空间相距多远都不设限的故土,是无论身处哪个地域、哪扇门内都不分小我的大家庭归属感。

只要我们还在认同和发扬自己的中华文化,还在践行和传承国人的风俗习惯,那么,我们就都寸步不离地生活在中华文明这个彼此共鸣的精神家园中。这才是生生不息的家,凝聚着华夏子孙向心力的家。

这是更具生命力和宽广度的家文化。无形的家更浩大,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守护和热爱着这个家园。

因此,到底什么才是永恒意义的家、才是过年时被提醒和重温的家文化?不由自主地去吟几首过年的诗、去发一些拜年的吉祥话、去吃几顿饺子或汤圆、去装饰点儿红彤彤的福字、春联、窗花和彩灯……那么,哪怕是就地过年、各自迎春,那也是两地之远、同心之亲——因为我们用同样的风俗行为表达,用同样的文化心理认同,耕耘着同样的精神家园。

岁运千里同度春风,天涯海角也是家园。在新春的起点出发,就是中国一家人过年了。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责编:郝劲搏 韩冬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