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保--古建筑(44)

本篇要目:

***********************************

431织金古建筑群      

元至清                  贵州省织金县

432马头寨古建筑群     

元至清                  贵州省开阳县

433东山古建筑群      

明至清                 贵州省铜仁市

434阳明洞和阳明祠     

明至清           贵州省修文县、贵阳市

435寨英村古建筑群     

明至清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

436思唐古建筑群      

明至清                  贵州省思南县

437飞云崖古建筑群     

明至清                  贵州省黄平县

438旧州古建筑群      

明至清                  贵州省黄平县

439文昌阁和甲秀楼     

明                    贵州省贵阳市

440葛镜桥         

明                    贵州省福泉市

*************************************

431.织金古建筑群


织金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织金县。织金古城,山清水秀,溪涧纵横,古迹众多,门类齐全,包括佛寺、道观、文庙、书院、会馆、祠堂、衙署、宝塔、泉井、津梁、古道、民居、店铺、作坊等方方面面,分布在一座座大理石小山上和流经城内的贯城河畔。


从康熙五年(1666)至十年(1671),即建有武庙、文庙、斗姥阁、隆兴寺、东山寺、财神庙、城隍庙、马王庙、黑神庙、炎帝庙、地藏寺等10余座。其后屡有修建,迅速形成当地人引为自豪的“四庵”、“四阁”、“四祠”、“八大庙”。“织金古建筑群”,2006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笔者受命捉刀执行这项任务,因此,有机会将相关材料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横桥远亘如游龙,明珠影荡长河中”。在织金现存的古桥中,仅明清时期有史书记载的桥梁就有36座之多,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7座,分别是月华桥、日升桥、回龙桥、太平桥、童生桥、兴隆桥和仲机桥。它们诗意地横卧于水上,为织金这座流溢着书卷气的古城平添了几许风雅。

财神庙位于城关镇城北路南段东侧。始建于清初,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坐北朝南。由山门、两厢、正殿组成。占地面积约63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0.8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5米,通高13.96米。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四层四重檐歇山青瓦顶。东、南、西三面带廊。隔扇门窗。

炎帝庙位于城关镇城南路中段东北侧。建于康熙十年(1671)。坐北向南。由大殿、戏楼组成。大殿面阔五间,通面阔19米许,通进深19.5米,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青瓦顶,前后带双步廊,深1.9米。

回龙庵位于城关镇清泉路东段南侧。建于康熙八年(1669),光绪十三年(1887)扩建、维修。坐北向南。由前殿、后殿、右禅房、左山门、得月楼组成。

东山寺位于城关镇工业路东端。建于康熙八年(1669),光绪五年(1879)重加修葺。坐东向西。依山就势而建,由山门、前殿、正殿、钟鼓楼、观音阁组成。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存山门、前殿、正殿、钟鼓楼。前殿坐东西向,面阔五间,通阔2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8.7米,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青顶。前带廊,深2.1米,置斜靠背栏杆。正殿又名梵帝宫。坐东西向,面阔五间,通面阔16.7米,进深三间,通进深7.8米,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青瓦顶。正殿前左厢为钟楼,右厢为鼓楼。

保安寺古建筑群的妙,妙在古建筑与山与洞构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两座飞来的孤峰,相互合抱,中空成一高一低两洞,西洞阔,南洞窄。重檐悬山顶式木结构的保安寺建于西洞口坐东向西,入洞右转上方出南洞。二重檐六角攒尖顶的观音阁建于南洞口坐北朝南。近山顶处,峰回路转,平台上建有悬山顶式木结构建筑的地母庙,坐东北向西南,与寺阁相互映衬。

文昌阁为三重檐八角攒尖顶木结构建筑。文昌阁的建制,为三层三檐楼阁,下为长方形,上为八角形,中为六角形,四边起檐,左右起脊成人形,顶端为葫芦形。一层为长方形,通面阔13.45米,深8.81米,面积118.91平方米;前排四柱,柱基为面圆、中八棱、底四方形的石礅;四周回廊置木扶坐栏杆;四角为木雕斜撑翘首,屋面盖小青瓦;明间装雕花六合门,次间稍间装半壁花窗。二层为六角形,正面四合花窗,其余五面为圆形“寿”字花窗;六角飞檐翘首,屋面盖小青瓦。三层为八角形,八方皆为方形花窗,正面花窗上方挂“文昌阁”横匾;八翼角下垂吊木雕瓜柱;屋面为八角攒尖顶,盖青色筒瓦。宝顶为葫芦形,翼角为鳌头吻兽。各层翼角下均吊铜铃,风吹摆动,叮当有声。


奎阁又名苍圣阁,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系3重檐,8角攒尖顶木结构建筑。

斗姥阁位于城关镇沿河路中段南侧。建于康熙六年(1667),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坐东向西。原由阁、左右凉亭、正殿、武侯祠、偏殿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现存阁楼,三层三重檐六角攒尖青筒瓦顶。一层长方形,面阔11.75米,进深8.15米。二层四边形,长9.5米,宽6.3米。三层六边形。撑拱、隔扇门窗、风窗等木雕精湛。


黑神庙明末建神女祠,清初改建黑神庙,清光绪16年(1890)重建,民国年间增修,依山就势而建,建筑面积125.58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面阔五间,通面阔16.1米,进深7.8米,穿斗式悬山青瓦顶。前带廊。隔扇门窗。大殿内外各有“忠义服人”、“惠此南国“匾额一块,对联2幅。明、次、梢间额枋木雕精湛。黑神庙破损较为严重,现正前方右上屋面已严重破损,廊柱、金柱、板壁油饰严重脱落,屋面严重漏雨。

忠烈宫“忠心昭日月,烈气壮山河”。忠烈宫记录了唐代将军南霁云爱民如子,礼贤下士,恩威并重,光明磊落的故事。


济赈亭为正方形二重檐四角攒尖顶木结构建筑,四角撑拱为鹿、鸟形木雕,是为纪念赈济织金大饥荒之事而修建。

织金原先是土司地区,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土归流,设立平远府,以后降为平远州,属大定府。从清初到清末不过两百余年,社会进步很快。中原文化源源传入,凝结成为众多的古建筑群。仅织金城内就有70多处,著名的有“四庵、四阁、四寺、四祠、八大庙”,观音庵、紫竹庵、白衣庵、回龙庵合称“四庵”,玉皇阁、斗姆阁、文昌阁、文腾阁合称“四阁”,“四寺”有隆兴寺、地藏寺、寿福寺、东山寺,“四祠”为武侯祠、忠烈祠、雹神祠、丁公祠等祠堂,还有文庙、关帝庙、财神庙、炎帝庙、城隍庙、黑神庙、龙王庙和马王庙,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27处。文物众多,保存完好,致使织金城成为贵州历史文化名镇。在城市现代化迅速推进的今天,能保存这样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全国也不多见。更何况,许多古建筑精妙绝伦,令人惊讶。1985年,织金财神庙、文昌阁、东山古建筑、鱼山古建筑同时列入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又将织金保安寺定为省级文物。2006年,将这些古建筑合在一起申报,专家们一致叫好,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文豪郭沫若题词。


“织金古建筑群”,2006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2.马头寨古建筑群


马头寨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东北58公里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西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土司官寨。寨子面对底窝大田坝,背靠百花山,两面环水,清河、深水河分别环绕寨北和寨东。寨内道路多以青石、鹅卵石铺墁。其地是抗元运动领袖宋隆济故乡,又是元代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靖江路总管府和明代底窝马头驻地。总管府遗址至今犹存。寨内还有1935年4月红军一、三军团过底窝时留下的标语数十条。

唐宋时期,布依族先民从黑羊大箐(今贵阳)迁居清河两岸,元明时期逐步形成马头寨、新寨、典寨、杨方寨、桐木寨、安家寨、水头寨、平寨等“底窝八寨”仲家苗(布依族)聚居区。所谓“仲家”,又称“种家”,贵州民谚称:“苗家住山头,仲家住水头,客家住街头”。是古人对以种植水稻为生的今布依族先民的称呼。


马头寨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东北58公里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西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土司官寨。寨子面对底窝大田坝,背靠百花山,两面环水,清河、深水河分别环绕寨北和寨东。寨内道路多以青石、鹅卵石铺墁。其地是抗元运动领袖宋隆济故乡,又是元代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靖江路总管府和明代底窝马头驻地。总管府遗址至今犹存。

寨内还有1935年4月红军一、三军团过底窝时留下的标语数十条。

马头寨民居不少为干栏式四合院、三合院,一般为穿斗与抬梁混合结构,一正两厢加对厅(或照壁)。正房面阔三间、五间、七间不等。门窗均饰精致木雕。正房大门外加建腰门,左厢前部多建有朝门。以龙凤、“万”字格等吉祥图案居多。而布依族则对一些雕饰图案有独特的解释,如他们认为“万”字格象征水车花或螃蟹花,都与水有关,充分反映了布依族自古顺水而居形成的水文化传统。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公布马头寨古建筑群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3.东山古建筑群

铜仁原为土司地区,元置铜人大小江等处蛮夷长官司,明初改铜仁长官司,属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除思州、思南二宣慰司,改设黔东八府,合贵州宣慰司建立贵州省。铜仁府与贵州建省同龄,在往后的岁月中,文教兴起,商业繁盛,留下许多文物古迹。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铜仁留下的文物越来越受到重视,2006年,将铜仁城区内的这些文物联合申报,统称为铜仁东山古建筑群,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组古建筑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反映了铜仁六百年的历史进程,也反映了边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演进。


东山庙宇建筑分布于山顶、山腰及山麓。明清以来,先后建过几十座庙宇,现仍存川上亭、雷神殿、真武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此外还有观音阁、镇远楼、双峰阁、藏书室、洗墨池、云彩江声等古建筑或遗迹。建筑依山就势,由南而北,由西而东,逐渐升高,体现出传统建筑与山区地形的完美结合。

川上亭建于东山临江绝壁上,为两重檐六角攒尖顶。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穿斗、抬梁混合结构,硬山青瓦顶。真武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穿斗式硬山顶。雷神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斗式硬山顶。飞山庙位于山麓,为清康熙年间续修边墙、镇压“红苗”的副将贺国贤建,现存戏楼、两厢、正殿,建筑面积1145.10平方米。

铜仁先后建有川主宫、万寿宫、禹王宫、天后宫等会馆建筑。川主宫又称川主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其后屡有修葺。清光绪四年(1878年)增建完善。坐西北向东南。中轴对称。自东南而西北依次为码头、牌楼大门、戏楼、正殿、两厢、观音殿等。现存牌楼大门、戏楼、正殿、两厢等。

明清以来,随着“五溪”之一的锦江(又称辰水、麻阳江)水运日趋发达,外省客商逆江深入武陵腹地,使苗乡古城、武陵明珠铜仁迅速崛起,大批具有徽派建筑特点的民居相继落成,最终形成具有11条街巷、135栋商住合一的中南门民居建筑群。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贺龙同志入党介绍人周逸群烈士的故居也位居其中。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公布马头寨古建筑群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4.阳明洞和阳明祠

阳明洞和阳明祠分别位于贵州省修文县和贵阳市区。阳明洞在修文城东北1公里的龙冈山山腰。明代哲学家王守仁(1472-1529)人称阳明先生,早年因反对宦官刘某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寄居洞中。洞口左侧何陋轩为王阳明居室四壁嵌有清代碑刻16块主洞口崖上有明代贵州宣慰使安国亨(彝族)题刻“阳明先生遗爱处”七字。洞中镌刻甚多,有明、清、民国各代仕官及名人瞻仰所书摩崖40多幅。。此外还有宾阳堂、君子亭等建筑。阳明祠在贵阳市区东扶风山麓,为祀王阳明专祠。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始建于扶风寺左,二十四年(1819年)续建成。

因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谪为龙场(今修文县城)驿丞时,于正德三年(1508)年曾居于此洞而得名。王阳明在此三年,其著名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及一些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便是在此“悟”出及写出的。洞旁现存清代建筑数座,石刻题咏甚多。


君子亭建于石岩上,系六角重檐攒尖式清代建筑,由当时民众自发所建。阳明先生爱竹,认为竹有君子之德、操、时、容,故取名君子亭。亭侧岩上有清贺长龄书录王守仁《君子亭记》碑刻。亭岩壁下有蒋介石题刻“知行合一”四字。

何陋轩,原为当地民众见阳明洞内既阴且湿,遂伐木为其在洞右旁修建的一间木屋。室名为阳明先生当年所取,出于《论语》:“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阳明先生弟子因敬仰先生之德,特在轩内四壁嵌刻有清代贵州布政使罗绕典、巡抚乔用迁等书录的阳明先生文章。

阳明祠位于市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此祠是为纪念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1472年一1528年)而建。以后几度重修,现为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合院结构,主体建筑为享堂(大殿),堂前有“正气亭”、“桂花厅”与两侧游廊相通。享堂正中,塑有王阳明先生汉白玉雕坐像。祠内殿廊相接,林木葱茏,清幽宜人,诗文碑刻甚多,文物荟萃,引人注目。抗战开始以后,祠寺被军事机关及其它单位占用,年久失修。文革中遭遇空前的大劫,屋宇残破,所有碑刻损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贵阳市政府修复。依据旧拓片,由客居姑苏的黔籍书画家谢孝思先生雇请刻石名手,将碑刻一一复制。一百多年的名迹,又焕发新颜。

祠内殿廊相接,林木葱茏,清幽宜人,诗文碑刻甚多,文物荟萃,引人注目。抗战开始以后,祠寺被军事机关及其它单位占用,年久失修。文化大革命中,遭遇空前的大劫,屋宇残破,所有碑刻损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贵阳市政府修复。依据旧拓片,由客居姑苏的黔籍书画家谢孝思先生雇请刻石名手,将碑刻一一复制。一百多年的名迹,又焕发新颜。贵阳阳明祠景区内路径逶迤,古雅的明清建筑群与参天古柏、百年银杏、丹桂、翠竹相辉成趣,更有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王守人、东汉贵州学者尹珍先生所设享堂,专奉二人汉白玉坐像,同时这里还饱藏历代名人的诗作、书法以及一些珍贵的楹联、碑刻、书画等史料,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闻名而至。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公布阳明洞和阳明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5.寨英村古建筑群

寨英村古建筑群是明清民居建筑群。位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现存建筑有民居、商铺、会馆、城墙、码头等。融居住、经商、防御为一体。城墙环护,在险要处设城门四座,在河水缓处建码头四座。居住多为前铺后宅的四合院,内有隔墙、暗道、射击孔等设施。民居大门连楹多做成牛角形。会馆用鹅卵石砌墙群,多做成鱼骨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寨英村古建筑群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镇寨英村的梵净山山脚,保存有古民居、会馆、商铺、手工作坊、城墙、城门、码头、街巷等建筑物和自流供排水及消防系统,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整个古镇占地约11公顷,现存四合院式、三合院式、苗族吊脚楼等古民居建筑85栋,会馆类建筑2处,5街6巷,消防池8个,古井2口,各种商铺50余处,手工作坊30处,城门4个,卡子门1个,城墙673米,码头4处。

南门街,北接中街卡子门,南到南城门,全长120.4米,宽3.5米,青石板铺设。下有排水沟,南城门附近有排水口,街南端有自流池1个。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建,清光绪初年,改为石板街面。北门街,南接中街,北至北城楼,全长98.7米,宽3.5米,青石板铺设。下设排水沟,中部有自流池1个。初建于道光年间,后改为石板街,民国初年完成。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寨英村古建筑群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6.思唐古建筑群


思唐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思南县思唐镇城区内。元代于此设“水特姜长官司”,明初改为“水德江长官司”。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思南宣慰司迁此。1413年(永乐十一年),废思南宣慰司,设思南府。府城在沿乌江西岸,依山修建,呈六级阶梯。有环城路、江村路、城墙路、府后街、中山街、安化街、中和街、文化街、河街、环街等街道。迄今保存众多文物古迹,涵盖文庙、会馆、寺院、码头、衙署遗址、典型民居和著名商号等。


府文庙位于城北遵化门内,现属文化街。它是思唐镇的重要古建筑,也是贵州省最大的文庙,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始建于1486年(明成化二十二年)。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包括崇圣、大成殿、东西庑、戟门。棂星门,照壁礼门,义路、德配天地坊,道贯古今坊,有水三拱桥等。


大成门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颁御书“万世师表”匾额,1726年(雍正四年)颁御书“生民未有”匾额,1737年(乾隆二年)颁御书“与天地参”匾额,1799年(嘉庆四年)颁御书“圣集大成”匾额,1821年(道光元年)颁御书“圣协时中”匾额。府文庙内,至今尚有数十块保存完好的明清碑刻,如明李渭撰《思南府学碑记》,明田仰撰《生修文庙碑记》,清《永禁私派陋弊碑》等,贵州省乌江博物馆设于其中。


大成殿

万寿宫位于思唐镇中山街,始建于1510年(明正德五年),重修于1574年(明万历二年),总面积2405平方米。是思唐镇又一一古建筑。临街为山门,整个建筑群包括戏楼,正殿、两侧厢楼等。


其中戏楼由数以百计的木质斗拱支撑巨大层顶。结构独特,造型优雅。

周和顺盐号和顺号全称“周和顺盐号”,坐落在乌江之畔的思南县城卢家码头。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实用面积800余平方米,是其时融住家与开周和顺盐号于一体的四合院落,由石库门、对厅、两厢、正房、厨房、盐仓、花园、天井等构成封闭式四合院,有大小居室30余间。院内修建“有组织排水系统”,外建马头形防火墙,水往院内流,称“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落他人田”。全木结构,雕刻花草,美轮美奂,古香古色,是思南今天保护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因盐号主人住的是“桶子屋”,当地人习称“周家桶子”。“桶子屋”又叫“印子屋”,是贵州人对四合院的形象称呼。这类建筑,所在多有,但作为著名商号保存至今者寥寥无几。因此之故,完好无损的和顺号,作为文物,弥足珍贵,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


 中山街县政府,思南宣慰司旧址。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思唐古建筑群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7.飞云崖古建筑群


飞云崖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新州镇东坡村湘黔公路北侧,西距县城12公里。1443年(明正统八年)首建月潭寺,后曾多次遭受自然损毁,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及1855年(清咸丰五年)先后两次毁于战争。经历代增修扩建,遂形成一组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现存大部分古迹为明清建筑。飞云崖古建筑群及后山天然林,建有两道砖墙围护。外墙东至飞云崖瀑布,南临秀水溪,西抵赛马场、斗鸟场,北为后山天然林。内墙依山傍水而建,将飞云崖古建筑群围在其中。飞云崖古建筑群是一组集文物古迹、风景园林、民族风情于一体的古代民族建筑群。

飞云崖又名飞云岩,初名东坡山,亦名月潭,又以崖间有洞而称飞云洞。飞云崖寺宇传说为苗民创建,明正统八年(1443)指挥使常智募建月潭寺。飞云崖的平面布局为东西二院,东院由牌楼、皇经楼、长廊、滴翠亭、碑亭、接引阁、小官厅、观音殿、童子亭、圣果亭组成;西院由月潭寺牌坊、云在堂、养云阁、大雄宝殿、南厢房、北厢房、萃秀园等组成。有各时代存留的摩崖、石刻数十处,保护范围占地2平方公里。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居住在附近的苗族同胞都要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民族集会,成为飞云崖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又是当地群众苗族芦笙会活动的场所。


皇经楼


滴翠亭


大门后为藏经楼。楼左有月潭寺牌坊式大门。穿过长廊,沿石级而上,有滴翠亭。左拐有鱼池,池后为碑亭。穿过碑亭可拾级而上,到“接引阁”,阁对面便是“小官厅”。由此沿崖而上,即飞云崖。崖上古木参天,穹窿深邃,崖顶石乳诡异玲珑,如临风漫卷飞云。崖穹窿上有清代杨芳书“海上飞来”四个大字,每宇占碑一块,碑大如门。崖前的小山上有幽云亭、圣果亭。


接引阁


小官厅


云崖又名飞云岩,初名东坡山,亦名月潭,又以崖间有洞而称飞云洞。飞云崖寺宇传说为苗民创建,明正统八年(1443)指挥使常智募建月潭寺。


西院由月潭寺牌坊、云在堂、养云阁、大雄宝殿、南厢房、北厢房、萃秀园等组成。


月潭寺正殿


大官厅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公布飞云崖古建筑群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8.旧州古建筑群


旧州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黄平县县城西北25公里处旧州镇。旧州元代置黄平府治所,明初为黄平安抚司治所。今存古建筑有十万营、仁寿宫、天后宫、文昌宫,关帝庙、川主庙、天主教堂、江西会馆、两湖会馆、福众桥、平播桥老里坝五拱石桥(明代)等。


明中叶改置黄平州治,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州治迁出后改置由州巡检司治所,始名旧州。民国时置黄平县,后置旧州镇,城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


城区东西向狭长,街道平整,主街西上、西中、西下衔,民居多一楼一底,砖木结构。临街民居单檐硬山顶,两侧为封火墙,一般为二进四合院。建筑艺术品位较高者有卢晴川、朱氏、杨氏、罗氏宅居。


朱氏老宅


朱氏老宅非常精致的窗户,


朱氏居宅,位于旧州镇西大街下街北侧。由街面铺房一栋、厢房一栋、上房一栋及东、西两侧三山屏风墙组成。其建筑雕刻工艺精湛,造形优美,刀法娴熟,线条流畅,属建筑雕刻中的上乘。


文昌宫


天主教堂位于旧州镇东大街教堂主体分为“诵经堂”和“起居堂”两部分,另有伙房等建筑。它是由法国天主教会及旧州当地群众信徒出资修建,是一处集中欧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古代建筑。此外,还有古街、古巷、古井、古驿道、古码头等历史遗迹。旧州古建筑群规模大,数量多,设计独特,工艺精湛,在贵州现存古镇的建筑中,十分珍贵。


仁寿宫(江西临江府会馆),位于旧州镇西大街中段北侧。由戏楼、两厢楼、正殿、三步廊、后殿组成。天后宫(福建会馆):位于旧州镇西大街下段南侧。由大门牌坊、厢房、正殿、后殿组成,明间供“无极天上圣母”牌位。文昌宫:位于旧州镇西大街马家巷。由牌坊、头门、前局、厢房、正殿组成。正殿祀“七曲文昌帝君”


仁寿宫戏台


黄平旧州川主宫,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占地面积1028平方米,规模相当壮观。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旧州古建筑群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9.文昌阁和甲秀楼


文昌阁和甲秀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城区,分别在中山东路文昌巷月城上和城南的西湖路侧南明河口鳌矶上。

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为祭祀性建筑,阁三层,上、中、下分祀星官、文昌帝、武安王。占地1200平方米,是以文昌阁为主体的木结构建筑,四合院形式。

文昌阁主阁,占地面积216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为三层三檐六角攒尖顶,翼角起翘,盖青筒瓦。底层直径约4米,中上两层高约3.6米,屋顶高约2.1米,通高约13米。通面阔五间24米,明间面阔4.6米,一进9米,次间面阔4.1米,一进9米,梢间面阔4.1米,二进9米;通高9.3米。除筒瓦有部分换盖外,木构架、板壁、墙壁、滴水等均系清代遗物。


甲秀楼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在南明河上建浮玉桥时建造。以科甲挺秀之意取名。

甲秀楼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浮玉桥;第二部分甲秀楼主体建筑;第三部分翠微园。浮玉桥头立有石木牌坊,牌坊中央设有“城南遗迹”四个大字,桥上建有“涵碧亭”。主体建筑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22.9米,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花石栏杆。翠微园是一组由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组成的明清古代建筑群。同时新建的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陈列院,收集收藏了贵州省苗族、侗族、彝族、水族、革家、土家族、布依族等民族传统服饰、手工刺绣品、民间蜡染数百余件。

甲秀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曾拆除。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文昌阁和甲秀楼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40.葛镜桥

葛镜桥位于贵州省福泉市城东南2.5公里处,桥长52米,宽5.5米,高30米,横跨在麻哈江两岸绝壁之上。桥在绝壁之上起拱,借江心一礁石下脚,设计绝妙,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历经400多年,坚固如初。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其主编的《中国桥梁技术史》中评价其为“工程艰巨,雄伟壮观,为西南桥梁之冠。

葛镜桥是明代人葛镜倾尽家财、耗时三十年时间所建。桥在绝壁之上起拱,借江心一礁石下脚,设计绝妙。明万历年间,郡人葛镜宦游归里,以积善为怀,因见麻哈江驿道之交通常常被洪水所困,决心造桥便民,以利往来。初建于麻哈江上游马丫河,未成桥塌,称“上倒桥”;再建于江下游鸭爪坝,历经数载方建成,仍被水圮,称“下倒桥”。至今,两座“倒桥”遗址尚存。

葛镜建桥,屡建屡败毁,知情者,无不视麻哈江为天险,非人力所能成就,劝葛镜别再白耗精力。然而葛镜造桥的决心没有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为了使桥能顺利建成,他斋戒数日,率妻子刑牲酾酒于麻哈江上,并作誓词以明其志:“桥之不成,有如此水”。其言之悲壮,“有如包胥之入秦庭,庆卿之离易水”;其衣履穿破,形容枯槁的样子,使曾参加过两次建桥的工匠和百姓们感动流涕。


随后,葛镜竭诚尽力,罄尽家资,再次募工造桥。同时,他吸取前两次造桥的经验,重新踏勘选择造桥的位置,“乃于岞鄂沓障,拔地插天之处,募工凿其麓。崆峒之石,悉展为平陆,东西岸开约五六丈,垒趾于渊,为蹲鸱雁齿,屹然亘虹于江上”。工程之艰巨,颇为罕见。建桥所用料石,“石皆如墼,方不及尺,层累而上,大石横空,悬构酾水,其高百尺,有如神工。


桥上行者,俯见深渊迅流,目眩神摇,匪为大德,亦伟观也”。时云贵总督张鹤鸣撰《葛镜桥碑记》立于桥头,赞葛镜“前后三十年功始成此,其从容乐善,不吝不倦,岂世俗人所能企及万一者。予嘉镜之行,怜镜之死,又喜其桥成,而死得敉宁也”。

葛镜桥,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

  • 关注|二百年前古籍“重现江湖”,贵州名胜飞云崖文献研究有重大发现

    招聘 乡村振兴 图书 十佳苗歌 近日,由黔东南文史学者姜秀波考见的清中期<飞云崖志>识别点校完成.该书的"重见天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云崖历史文献近现代研究中的 ...

  • 山西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关庙之祖”|山西|古建筑|关帝庙|运城

    关帝庙.一座古建筑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内,所拥有的旅游魅力比较大,而且也呈现出很鲜明的地域特色,从而在发展古建筑旅游经济的时候,很多古建筑都会呈现出很鲜明的地域表现意义. 进而会带动了其古建筑取得了更好的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1)

    第六批国保--三.古建筑(共计513处) 本篇要目:  序号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298 Ⅲ-1 承恩寺 明至清 北京市石景山区      299  Ⅲ-2 地坛   明至清 北京市东城区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2)

    本篇要目: ***************************************** 11.关岳庙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2.醇亲王府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3.广济寺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4.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要目: *************************************** 21宝云塔 宋                 河北省衡水市 22修德寺塔 宋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4)

    本篇要目: ******************************************* 31柏林寺塔 元                          河北省赵县 32正定府文庙 元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要目: ************************************** 41真武庙 明         河北省蔚县 42常平仓 明         河北省蔚县 43蔚州灵岩寺 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要目: *************************************** 51万全右卫城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2洗马林玉皇阁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3金门闸 清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7)

    本篇要目: ***************************************** 61普光寺 宋至清    山西省寿阳县 62金洞寺 宋至清    山西省忻州市 63安禅寺 宋至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要目: ************************************* 71定襄关王庙 宋        山西省定襄县 72妙道寺双塔 宋        山西省临猗县 73禅房寺塔 辽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要目: **************************************** 81东邑龙王庙 金至清      山西省潞城市 82乡宁寿圣寺 金至明      山西省乡宁县 83净因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