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讲堂】《论语》第35期(附精彩视音频)

【传统文化讲堂】《论语》(上)

一、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二三子:诸弟子。

·隐乎尔:乎尔,助词。

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皇疏:李充曰:其典籍辞义谓之文。孝悌恭睦谓之行。为人臣则忠。与朋友交则信。此四者教之所先也。故以文发其蒙,行以积其德,忠以立其节,信以全其终也。      

·王伯厚《困学纪闻》:四教以文为先,

·自博而约;四科以文为后,自本而末。

【传统文化讲堂】《论语》(下)

一、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集解:孔安国曰:钓者一竿钓也。纲者为大纲,以横绝流,以缴系钓,罗属着纲也。弋,缴射也。宿,宿鸟也。

三、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四、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们都知道,《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学习了《论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有了很好的文化根基。

——《论语》公益讲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