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A124: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断井颓垣——读《爱的边境:当以色列亲吻阿拉伯》
文/望月听雪
“每一条河流都涌向了海洋,但海洋从不曾被填满,因为每一条河流都将回归河流。相信我吧,这是潮汐的奥秘,这是渴望的奥秘。”另一种诠释,“即使所有江河一同汇入,海洋仍旧可以容纳百川,相信我,因为江水与河水会来回流动,这是潮水循环的原理,正如人类强烈的渴望,源源不断。”——阿沃·叶舒伦
以色列翻译家莉雅特与巴勒斯坦的艺术家哈米的第一次邂逅,是在第六大道的水族馆咖啡店,原本和莉雅特约好的安德鲁失约,委托哈米代为致歉。安德鲁曾经这样向莉雅特描述过哈米,“他是一个那么英俊的、才华横溢的家伙。”
哈米是一个画家,带着艺术家特有的不修边幅、温文尔雅,走到了莉雅特的面前。随着交往的深入,莉雅特第一次走进哈米的房间,便被屋子的天花板吸引住了,“在靠近天花板的地方,绳子从这面墙挂到了那面墙,上面用衣服夹挂着大幅的铅笔素描。那是个大头小男孩,长着和哈米一样蜷曲的头发。所有的画中,男孩的眼睛都是闭着的,他穿着一件白色的晚衫和一件样式多变的长袍,悬在空中,以酒醉一般的姿态如羽毛一样在天地之间滑行,脸上是极幸福的表情。一张画中,他漂浮于一座大城市的上空,另一张画里,他又浮于午夜的海面上方;一张画里,他和鸟儿一同在密闭的房间里飞行,另一幅画里,他穿梭在一节车厢内的云层中。”浓浓的扑面而来的艺术家的氛围深深地吸引着莉雅特,无法自拔,无视两人各自民族之间互相仇视的巨大隔阂,不可逾越的鸿沟似乎已不存在,这份禁忌之恋,这段不被家人祝福的爱情,就这样悄悄的来临,萦绕徘徊在两人心间,挥之不去的是那似有还无的阴影。
历史的原因造成了由来已久的巴以冲突,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民族冲突,以及阿拉伯人不满犹太人分走他们的土地。带着对民族、土地的挚爱,两个民族之间永远有着不可遏止的矛盾,更别提通婚了。
这段在开始就预见了悲剧结局的爱情里,可以想见两人如何在众叛亲离中度日如年,在别离将近的煎熬中珍惜着共有的日日夜夜、分分秒秒,盼望着时间能否在此刻停滞不前,然而爱的边境无时不刻不在提醒着他们,敲打着两颗聚拢却又随时会失散的心。
“我能看见他站在那里,光着脚,带着骄傲又安静的神情,站在水和沙的分界线上。迎着海上吹来的微风,他的两只胳膊垂在身体两侧,长发在风中纠结。丝一样的微风拂过他的面颊,在他的耳边低语,冷气和热气交织着穿过他的手指。他穿着一件海魂衫,薄薄的棉质,宽大的袖子,窄窄的蓝色条纹被风吹起。”是否已经和大海融为一体,海纳百川,亦容纳了他单薄的身躯,与百川共浮沉。“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当以色列亲吻阿拉伯,爱情没学过地理,所以不识边境,然而这样的爱情究竟有多少胜算?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展示爱的微小与伟大。
此书在温情脉脉的细水长流中诉说着一个不可能的爱恋,是拉宾雅半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讲述以色列翻译家莉雅特旅居纽约时邂逅了来自巴勒斯坦的艺术家哈米,两人谱出意外的恋曲,却难以突破种族和身份问题的障碍。随着莉雅特回国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双方家人的压力自边境处传来,而他们不同的成长环境也在两人的关系中筑起了一道无形的藩篱。国家间的政治事件一点点潜移默化的侵蚀开来,如何一点点蚕食只想安稳生存和相爱的普通人的生活。优秀,精妙,同时让人坐立难安。爱情是否可以打破藩篱和边境?故事的结尾是令人唏嘘的,竟然不是生离而是死别。
因为有可能“鼓励两族通婚”,甚至“危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各自的身份认同”,本书被以色列教育部从高中文学课的推荐书单中移除,却越禁越畅销。这是一部和现实礼教、政治对立宣战的书,它以悲剧的结局向人们诉说着,“能救赎我们的是爱,而不是恨。仇恨只会播种仇恨,但是爱可以打破藩篱和边境。”
就算是那不均等地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的悲剧,也不能使得这个珍贵而优雅的爱情故事失色半分。沉浸在这精妙绝伦的字里行间,我内心震动。——阿摩司·奥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