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赋要先从传统取法

我写诗的时间较长,从十多岁就开始,写赋要晚得多,写第一篇赋时就已经50岁了。2002年,家乡重庆市忠县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县上决定在桥头纪念碑上镌刻一篇《忠州赋》,此事落到我头上,便有了第一篇赋。此赋由当年88岁高龄的乡贤马识途书写,用60平米的青铜镌刻,至今仍耸立在桥头,成为忠县的一道景观。其文略云“临江古郡、巴国旧疆。西接平都,东望瞿塘。背巍峨之巴山,峰峦葱郁;面高峡之平湖,烟波浩茫……”将近20年过去了,回头再看觉得颇不满意,但毕竟是“处女作”,所以至少对自己而言还是很有意义。

此后又陆续写了一些赋,如《重庆观音桥赋》《重庆建工集团赋》《重庆十八中赋》《南川医院赋》《巫山红叶王赋》等等,迄今为止,大约有20余篇赋镌刻立碑于各地,另外还有一些练笔之作存放在电脑里,就多少有了些经验。

写赋同写诗(我指的是传统诗词)一样,必须先从传统取法,向古人学习,舍此无成。当代人不可能像古人那样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必要的选读还是少不了的。在从先秦到清代乃至民国的大量经典作品中,选择部分(只能是部分)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品,认真学习就行了,只要真正从中悟出了门道、掌握了方法,也就能写出基本合格的作品,而且受用终身。

赋有多种分类,但主要是古赋和律赋两种。古赋和律赋,是借用古诗和律诗的概念。古赋如同古诗,没有严格的形式规定,律赋如同律诗,有严格的对仗押韵规定。现在比较常用的赋体是律赋。受过诗词训练的人,一般都有对仗押韵的基本功,但律赋又不完全同于律诗,其开合铺张远胜律诗。律诗短短的篇幅里那点对仗押韵根本不能满足洋洋洒洒的律赋需要。对仗押韵是律赋最重要的特点,也是难点。

我的感觉是,涉及山川风物历史人文都比较好办,原因是古人笔下的这类作品和今天并无多大区别。无非是月圆月缺,花开花落,朝晖夕阴,风流云散,正所谓今月曾经照古人,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这些方面的词汇可以从古人那里大量借鉴,只要多读多记就行。比如:“石马呈祥于苍岩之罅,琼花献瑞于碧水之潭。夜赏点点渔火,朝看袅袅烟岚。春来繁花似锦,秋后霜叶如丹。天放明霞万道;风摇修竹万竿……黄葛茂矣,翠盖亭亭。白鹭飞矣,雪羽盈盈。空山静矣,鸟鸣嘤嘤。岸柳垂矣,风拂轻轻。”(拙赋《安居古城赋》)这些景物古今无异,所有词汇都是现成的,写来并不难。

不好办的是现代题材,尤其是专业以及管理方面的术语,如果奉命作赋,主人又有明确要求,那就太难了,因为从古人的作品中完全无可借鉴。一般情况下,主人会提供一些企业文化、经营理念、成果荣誉之类。这些大多没有书卷气,谈不上典雅华丽,更难以对仗押韵。这就需要特别的驾驭能力了。我的做法:一是尽量从中寻找较有文采的词汇词组,二是通过四六句式精心搭配,使之基本合乎律赋的要求。比如我应邀撰写《城口交通赋》,主人希望把他们如何抓住机遇,争取项目,筹集资金,十字型构架等等都写进去,而这些是很难对仗押韵的。我最后成稿为:“抓时代之机遇,瞄战略之目标。……争取项目,已然殚精竭虑;筹集资金,竟尔快奔长跑……十字型出境,早构其架;两小时进城,已毕其功。”基本完成了主人的嘱托,而且能对仗押韵。

再举一列。我为南川区法院作赋,现代法律术语很难直接进入律赋,但是如果经过四六句式搭配,也可以解决。“公平正义”,可以写成“苍天在上,待人务须公平;明镜当前,论事必持正义。”“案件体量”“审执质效”,可以写成“案件体量增大,端合慨当以慷;审执质效提升,且喜今胜于昔。”“定分止争问罪量刑”可以写成“定分止争,斟酌九鼎之言;问罪量刑,谨慎千钧之笔。”

这里的驾驭文字之功,其实还是从古人那里变化而来,所以无论怎么说,都要从传统取法,向古人学习。

律赋的好处是工整,但是过于工整了就容易板滞。如果一直平铺直叙,没有起伏跌宕,就会索然无味。这就需要语言的适当变化,使之灵动活泼。拙赋《凤凰山梯道赋》,在一段铺叙后,以提问形式忽然振起:“灿灿者何,破晓之晨曦。煌煌者何,跨江之虹霓。飘飘者何,深巷之酒旗。隐隐者何,滨江之石堤。”拙赋《忠州翠屏山赋》,亦类此:“如有琴焉,飞泉激石而响;如有歌焉,流莺离枝而唱;如有幔焉,薄雾随风而降;如有仙焉,彩云凌空而翔。”此两例皆能打破板滞之局,出现起伏之势。

作者:陈仁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