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好课应该什么样
王卫国
前几天,学校的佘老师参加了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河北省初赛。归来后,他遗憾地对我说:“我的这节课由于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但是,却因此出现了一个‘硬伤’——未讲完教材的最后一部分‘电场的叠加’。否则,我肯定入围了。”“如果真是师生有效互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了对电场和电场强度的探讨,真正理解了场强的矢量性,即使‘电场的叠加’没有时间学习,学生也会合理迁移的”,我说,“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不是求顺、求完美,课堂教学不是设计好的完美无缺的圆,而是动态生成的有缺憾的艺术。”对我的这番话,周围的几位老师都将信将疑。
后来,省教科所发来通知,要佘老师以河北省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在长沙举行的决赛。显然,他“未讲完课本知识”之瑕并没掩盖“学生积极互动”之玉。这提醒我们认真思考:新课程背景下,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适当、教学基本功好等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标准,主要看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入、如何过渡、如何掀起高潮、如何画龙点睛做小结。这种评价理念关注的是教师能否酣畅淋漓地表演完自己预设的“课本剧”,关注的是以师为本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毫无疑问,这不符合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诸多先进教育理念。那么,今天的好课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当前,我们应着重关注课堂上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是否经历了过程、掌握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怎样。
好课以生为本,其核心是将学生看作可被点燃的火炬,是知识和方法的自我建构者,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我塑造者。任何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未来发展去展开,按学生的成长规律去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力,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使之主动参与,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佘老师的参赛课之所以能得到肯定,就是因为紧紧抓住了“以学生为本”。
在交往中生成
新课程背景下的一节好课,不再是教师亦步亦趋地上演“教案剧”,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真诚互动演绎生成的精彩华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课堂上,师生间应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
先来看看我校语文教研员李双老师执教《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课的教学实录片段。
师:前几天,我在晚报上看到一则启事,说有位颇有文化品位的老板,在面朝大海的山坡上新开了一家酒楼。他想好了一副对联,仅有八个字:“凭窗观海,把盏听潮”,似乎短了点。于是,他悬赏征文,愿以每字千元的价格,求各位高人将对联延长到10个字,最好是14个字,这样挂出来更气派些。你们中有没有高人啊?先将它延长到10个字吧?
(学生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气氛非常活跃)
生1:有了,老师,我对“凭窗观海去,把盏听潮来”……
生2:不好,不好,都到了酒店门前了,怎么还“观海去”呢?
生3:“凭窗观海景,把盏听潮声”怎么样?
……
生17:我选第一副,“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更有酒店情致,从容,雅致,不慌不忙,正符合文人雅士淡泊宁静、与世无争的特点,还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味道。
师:你说得真好!我也赞成你的意见。我想那位老板也会这么想的。我先代表他对大家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更对大家的聪明才智表示钦佩。至于奖金么……嘿嘿——对不起,这题是我虚构的!
在这个片断中,教师先是巧妙创设了一个“悬赏”情境,激发学生们参与的欲望;然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在交流中,学生的语言活起来,想象飞起来;同时,通过对话取得了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建构意义的功效。不难看出,生生交流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一种同伴互助,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互动”;师生对话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珍视每个学生的见解,及时鼓励反馈,起到“专家引领”的作用。
那么,这样的好课究竟如何生成呢?
1.创设情境,点燃激情。教师作为好课的幕后策划者、作为师生平等关系中的首席,其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都有一种探究新知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动,使他们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教师可以用鲜活的问题导入,模拟前人的探究,让孩子们大胆尝试去复现科学的发现之旅;也可以设计精彩的实验,掀起学生求索的激情;或是提取生活中的事件,引发学生的思考,淡化教育痕迹。
2.主体探究,体验过程。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感悟。在教学中,教师要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给学生一段时间去体悟,给他们一个空间去创造,给他们一个舞台去表演;让他们动脑去思考,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嘴去描述,用自己的手去操作。这种探究将超越知识范畴而扩展到情感、价值观领域,将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3.互动倾听,灵动升华。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之中的探索者、学习者,要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见解与困惑。教师应该相信“没有尝试过错误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要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允许学生出错,要学会延迟判断,让学生学会自己在错误中改正,在跌到处爬起。
在整合中提升
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有“课本就是一个范例”、“整个大千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的意识,创造性地将个人及学生的经验、文本知识、师生互动成果等进行有机的融合,实现科学性、艺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贲友林老师执教《七的乘法口诀》的精彩片断。
师:七是一个很奇特的数,古代很多问题与七有关,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七言诗(播放《枫桥夜泊》)。这首诗有多少字呢?你能用一句口诀算出来吗?
生:四七二十八。
师:(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刻舟求剑”的故事)这五副七巧板一共有多少块?想想乘法口诀!
生:五七三十五。
……
师:实际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与七有关的问题呢?
(学生举例,自由发言)
师:一个星期几天?一个人一天要喝六杯水,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杯水?
生:六七四十二。
师:(出示电子琴键盘)琴上的白键一共有多少个?你是一个个数的吗?怎么算得快?
生:四七二十八。
师:(出示电脑课件,七个矮人伴着音乐唱歌:“一个矮人一张床,七个矮人七张床,一个矮人两个碗,七个矮人十四个碗。”)下面听音乐,自己继续编一编好不好?
这里,教师将算法口诀同文学、音乐、生活常识等进行了有机整合,完成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孩子们在操作、讨论、对话、歌唱中思考,把七句抽象的口诀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场景图,让学生在“玩”中、“做”中、“唱”中、“鉴赏”中,不知不觉地将枯燥的口诀输入到“记忆存储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