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不要心存妇人之仁, 看懂张居正的问路斩樵, 跟古人学几招
妇人之仁,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中的意思是'楚霸王项羽待人恭敬有礼貌,说话谦和,如果见到有人生病,他会同情地伤心落泪,可是当有人建立了功勋应当封官赐爵的时候,他却又舍不得,也就是小女人的仁慈。'。在传统文化中,后人又把它引申为'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反受其害。'!
张居正做为大明王朝第一名宰,学问之广,城府之深,远非常人可及。他以一己之力使明朝政权的颓势'回光返照'般延长了数十年之久,自然不会有丝毫地妇人之仁。他大行问路斩樵之道,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问路斩樵
张居正在搞定了李太后和皇帝再加上那个大内总管冯保之后,便开始他上任首辅的第一个大项目——京查。为操作这个项目他首先得解决好当时因国库空虚,两京官员发不了俸禄的燃眉之急。虽说他刚开始用胡椒和苏木抵挡了一下,可效果并不好,惹得连李太后都皱了眉头。李太后的不满,对张居正来说是一道绝对不能逾越的红线!
国库里没有钱,各地的应纳税银也交不上来,还要给那些官员发工资,难办不?对一般人可能是难办,对张居正来说,小菜一碟!
张居正的亲信殷正茂去广西庆远府替代高拱的亲信李延剿匪时,高拱不是多给殷正茂拔了二十万两军费?这时刚好可以派上用场,张居正要把这笔钱要回来解这燃眉之急。殷正茂回信说那钱己经当做军费花完,但是,他手里还有笔银子也是二十万两。
啥银子?原来殷正茂在查到李延贪污的证据后,李延为保命私下送给了殷正茂二十万两银子,意思是他高拱光明正大拔的银子你殷正茂不能拿,我李延私下再给你二十万,你拿着!只可惜二十万两银子也没能保住李延的小命。祥见前一篇文章《招招逼人看似可怕,一招制敌才是妙手|张居正、高拱二人内阁斗法》。
殷正茂的意思是把这二十两白银做为李延行贿朝廷命官的脏款上缴朝廷,再由朝廷拔到户部给大家发工资,这样既解了张居正的急,殷正茂自己也在朝廷中露把脸,洗清一下他'贪财'的污名。按理说这样的处事方法很好,可张居正不答应。这样以来,殷正茂是不是就会受到李太后和皇帝的赏识?他们是不是就有可能跨越他张居正建立单线关系?
张居正密令殷正茂,这二十万两白银必须以高拱多拔的军费名义退回,如果不,以后的事儿你殷正茂多掂量掂量!
殷正茂只能照办!这哑巴亏吃的真叫个活该!估计殷正茂得自己抽自己几耳光,李廷己死,那二十万两银子是自己白得的,现在成了张居正脚下的垫脚石。原来还想着花这二十万两能给自己放个礼花呢,结果连屁大个响声也没放出来!
敲骨吸髓
张居正把胡椒和苏木当工资分发给了大家当工资,原来这胡椒和苏木也是个稀罕物品能值些个钱,可是满大街都开始卖了,一下子就变成了白菜价。这时有个做布匹生意的商人叫郝一标,他脑洞大开地发现这是个巴结权贵的好机会,就以高价回收了几个能用得上的高官手里的胡椒和苏木,说是这些个东西他染布时正好可以用到。
张居正知道了这事,心想着正困得要死呢就有人送枕头?真好!他马上约见郝一标,明确表达了一个意思,小郝是真是个好青年,年轻有为啊,你生意做这么大,刚好胡椒和苏木你也用得上,挂上牌子把大家手里的胡椒和苏木全收了吧!
郝一标敢不答应吗?不过他转念一想,这银子也不会白花,一来收上来的胡椒和苏木多是多了点,可以慢慢消化,二来攀上张居正这个内阁首辅的关系以后吃不了亏!
吃不了亏?张居正是什么人?能叫你占了便宜?
没过几天,京城里的大家手上的胡椒和苏木收完了。张居正又约见了郝一标。'那个朝廷的仓库里还有点存货,你也全收了吧,反正你也用得着。'
哈哈哈!
郝一标一狠心,收!不管咋说这也算了攀上了关系。
过了一段时间,郝一标找到张居正,请求安排两条在运河上给朝廷运输官粮的官船。他想让官船给自己运点货,一是省下运费,二是不再担心土匪抢劫,三是可以省下各个关卡的通关费用,里外里算下帐,除了能把收胡椒和苏木亏的钱捞回来不说,还有些赚头!
张居正大笔一挥,这事办了!
郝一标用官船运完货赚了些钱,正在数赚来的银子有多少两呢,张居正又传话了,这回是见面都没见。张居正要求郝一标以后把朝廷每年从全国收上来的胡椒和苏木全收部收购!
这些胡椒和苏木可是朝廷当做税款从下边征缴上来的!到郝一标这儿过一手,马上全部变现成白银!
自此,做布匹生意的郝一标又多出一个生意,变卖胡椒和苏木!
对政敌痛下杀手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郝一标出现之前。
张居正用胡椒和苏木给大家发工资,搞得满大街全是胡椒和苏木,谁也卖不出去。其实对于大多数京城高官来说,卖出去卖不出去无所谓,就是三年五年不发工资他们照样吃香喝辣,之前赚的家底都厚实着呢,只是看着张居正要搞什么京查不顺眼,才跟着起哄喊穷。
可凡事都有例外,京城里还真有一个穷官叫童立本,是礼部的一个小官。礼部原本就是油米不进,没半点油水,连老鼠都能饿瘦的地方,再加上童立本胆小怕事,人又老实,就那点工资养活一家老小都难。这下子胡椒和苏木当工资发了,可又不能当饭吃,童立本一家老小就吃了上顿愁下顿。大家别不信,可以去查下史料,明朝自朱元璋建立明朝起,大小官员的工资就开创了历史最低。
童立本的上司王希烈,是前任首辅高拱的得意门生,自打高拱下台后就恨恨不平,其实他是失去了保护伞,怕张居正收拾他。王希烈有事没事就敲打童立本,让童立本也参与攻击张居正。童立本哪里有这个胆子?
朝廷宣布要京查以后,王希烈就用京查威胁童立本,说是童立本不知哪辈子时说过了皇后的坏话,这次京查时会被清算。
童立本不知是饿得头昏,还是真叫王希烈给吓着了,一根细绳吊在了自家的房梁上,死了!
这下可叫王希烈抓住了好题材,大做起了张居正'苛政'害死人命的文章。在童立本出殡那一天,王希烈招集了百十个高拱之前的门生故旧给童立本搞起了公祭,还专门请了几个会哭的婆娘哭丧助威。
那天童立本家里人多,花圈也多。花圈多得家里、院子放不下,连他家门外的胡同里都放不下,一直放在了大街上。
当时王希烈看着这场面真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他站在桌子上亲自念起祭文,如哭似泣,大声痛斥张居正的历历'恶行'。童立本家人的哭泣声,几个哭婆子的干嚎声,高拱那些门生故旧的说笑声,风吹花圈发出的呼啦啦声,再加上王希烈干哑的读祭文声,全都混杂在一起,乱哄哄地象个大杂烩!
突然间不知从哪冒出点火星子,引燃了干燥的花圈,当时还有点小风。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没等人们反应过来,小火变成大火,满院子满胡同烧了起来。原本人就多,跑也跑不开,跑不开也是死命的跑,有摔倒的就成了别人的肉垫子,根本没有人想着救火。那百十个高拱的门生故旧原本就是贪生怕死的主儿,来参加这个公祭就是瞎起哄,这会儿谁顾谁呀!
王希烈很倒霉,他刚好成了摔倒在地被人踩,最后被烧死的几个人中的一个。
这好好的咋就起了火呢?难不成有人放火?大家开动脑筋,猜!
反正这事过去没几天,就出现了那个冤大头商人郝一标,大家工资的事解决了,朝廷也没太在意童立本家的这场火,就当一场意外事故不了了之了。
史书上有记载说张居正长得斯斯文文、白白净净,一副书生的模样,从不大声说话,更很少训斥人。可是谁要是想当他的绊脚石,不是踢开就是直接砸碎!并且叫你说不出半个不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