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不止一次出现的“金银锞子”,到底是什么东西?
《红楼梦》中曾不止一次出现“金银锞子”,究竟这个“锞子”是什么呢?
所谓锞子,也是货币。五十两或十两的银子叫“元宝”,十两以下叫“锭子”。一两以下称为“锞子”。
金银锞子,就是用黄金或白银制作的不同款式的货币,有梅花式的、海棠式的、笔锭如意的、八宝联春等。因其有各种样式,又铸有吉祥字样,体现财富身份的同时又兼具美好寓意,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纪念币,因此一般不用于作为货币流通,却更适合玩赏收藏。
锞子可以做表礼。第七回,凤姐初见可卿之弟秦钟,平儿备下的见面礼就是一匹尺头、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状元及第”是金锞子上铸的字样,寓意美好,送给年少的秦钟刚刚好。平儿知道凤姐与秦可卿素来要好,两个人关系甚是“厚密”,因此想着,秦钟“虽是小后生家,亦不可太俭”,平儿的妥帖细致立现。凤姐却说“太简薄”,果然简薄吗?
事实上,且不说那一匹尺头价值几何,只说这两个小金锞子,就称得上一份厚礼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这小金锞子的价值。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丫鬟捧了一茶盘押岁锞子交给尤氏。尤氏看完,又交代,把银锞子也要快快的制作好交进来。这里的“金银锞子”专为过年打造,是用于充当压岁钱的:“前儿那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共总倾了二百二十个锞子。”
由此可知,这里的一个金锞子重七钱。根据当时的黄金、白银兑换率换算,一个七钱重的小金锞子约合八九两白银。两个小金锞子,价值十几两银子。下文写道为了送秦钟进贾府的家塾去读书,秦钟的父亲秦业给塾师贾代儒封的二十四两银子贽见礼,竟是“东拼西凑”来的。秦业这样一个宦囊羞涩的小官,一时都拿不出二十四两银子,凤姐给出的见面礼——两个金锞子实在是不算“太简薄”了。
金银锞子可以做礼物,可以作为压岁钱,还可以作为其他赏赐。
第十七十八回,元春省亲,对家族上下人等均有赏赐,包括各式的金银锞子,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但只对贾母的做了详细介绍:紫金“笔锭如意”锞十锭,“吉庆有余”银锞十锭。“笔锭如意”谐音“必定如意”,“吉庆有余”是现成的吉利话儿,贵妃的赏赐也是对娘家美好的祝愿。
第四十二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临别时,鸳鸯来送行,贾母赏的东西里有两个荷包,里面装的就是两个笔锭如意金锞子。鸳鸯平日里老成妥当,这一次在刘姥姥面前却也调皮了一次,跟刘姥姥开玩笑说要将金锞子拿走。眼看刘姥姥信以为真,鸳鸯才笑道:“哄你呢!我有好些呢,留着年下给小孩子们罢。”这一次进贾府,刘姥姥恰逢史湘云做东,薛宝钗出资的那场螃蟹宴,目睹富家豪宴的刘姥姥于是算了一笔账,得出结论:这一场螃蟹宴花费的二十多两银子,够庄户人家一年的开销了。
如今,贾母赏的这两个金锞子,价值十几两银子,够刘姥姥一家过大半年了。虽然鸳鸯嘱咐刘姥姥将这锞子“留着年下给小孩子们”,可是对于刘姥姥而言,将大半年的开销给青儿、板儿作压岁钱是不可想象的,鸳鸯的话虽然出自真心,却也是富贵豪门之家的声口。封建社会的贫富差距之悬殊不仅仅是体现在一场盛宴之上,也体现在两个小小的金锞子上。
不仅仅是鸳鸯,贾府其他的下人奴仆也经常得到金银锞子这样的赏赐。第五十三回里写过贾府过年的时候“散了押岁钱并荷包金银锞等物”赏赐两府男女、小厮、丫鬟。鸳鸯是贾母的首席大丫鬟,权高位重,她有“好些”金银锞子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不知道,鸳鸯的“好些” 有没有入画的哥哥多呢?
第七十四回,凤姐奉王夫人之命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约共三四百个。三四百个金银锞子原是入画的哥哥私下里传递给入画的,入画的哥哥在宁府当差,这些都是贾珍赏的。
当然,这些赏赐并不是一次得的,而是日积月累渐渐攒下的。在古代,奴仆之间不许私自传递东西,因此入画吓黄了脸,惜春也不顾诸人说情,坚持将入画撵了出去。
因一包金银锞子被逐的入画,着实令人不忍。她的哭诉让人心酸:相依为命的两兄妹,与老子娘天各一方,跟着叔叔、婶子过活,叔婶又是一味“吃酒赌钱”的做派,这两兄妹的处境是多么凄凉啊。哥哥怕把钱给了叔婶又被他们挥霍了,只好想办法传递给妹妹,让妹妹存起来。哥哥的谨慎和无奈,懂事和励志跃然纸上。
唏嘘之余,这一情节也颇令人玩味:入画的哥哥只是个没有正面出场的无名小人物,从他得了赏赐让妹妹收着来推测,应该是个还没有娶亲成家的小厮。三四百个金银锞子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一个得力的小厮勤谨些便能得到这样的赏赐,实在是出人意料。
作者:杜若,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