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之学派思想

如果问中国哪一个阶段思想最开放,毫无疑问,春秋战国

如果问中国哪一个阶段哲学家最多,毫无疑问,也是春秋战国

如果问中国哪一个阶段对后世影响最大,毫无疑问,还是春秋战国

那个时代虽然乱了点,虽然还没有普通话没有简体字,也没有美国电影、韩国棒子,但大家很open都很fashion!所以就出现了后世经常效仿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虽然后世一般都是假大空地做;“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给后人留下了“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庄子”等等“大家”。我们现在所有的思想几乎都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找到根源。下面我们看看这个时期都发生了啥?!

春秋战国之大话背景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夏商周的“周”分成两个时期,一个西周(都城在西边的长安),一个东周(都城在东边的洛阳)。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后来皇帝就不好好干了,慢慢地被少数民族们欺负。周平王东迁洛阳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

春秋战国的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那一年,韩、赵、魏三家把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给瓜分了,史称“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法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一名来源于孔子所编的《春秋》一书。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时期有七雄,这个大家都知道的——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春秋战国到底有多混乱,由“古人”所作的一首诗来表达:

这虽然是混乱的时期,但留给了后世最伟大的精神财富。下面我们简要说一下这个时期的思想学派。

春秋战国之学派思想

一、儒家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学派。儒家思想,是中国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为何会被称为“孔孟之道”,最主要的是因为儒家的两位大思想家—孔子(孔丘)和孟子(孟轲)—的思想是继承并发展的关系。

儒家思想最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仁”和“礼”。儒家重道德,轻法制。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儒家思想的仁德学说非常重要。儒家不倚重武力,而强调仁义道德是争天下和管理天下的不二法门。事实证明,凡是违背这一法则的,必然会失败,即使在现代社会也完全适用。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论永远不会过时。

儒家思想的另一个核心是“礼”,既然人本性都是善的,那么执政者就应该让民众知道自制,回到那种彬彬有礼的社会状态中去,这就是所谓的“克己复礼”

二、墨家

对于墨家的认识,我们可能会有所陌生,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墨家的思想流传了。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可是能与儒家相并列的学派,当时有“非儒即墨”的说法。

墨家的创立者是墨子(墨翟),因此墨家的思想主要体现的就是墨子的思想。墨家思想主要代表的是农民小生产者的利益,其“兼爱(人人平等)”“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是墨家思想最主要的核心

墨家这个代表最广大群体的利益的学派,后世为什么没有流传呢?最主要还是当时以及后世的社会是封建社会,有等级制度之分,经历了秦朝的“焚书坑儒”和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为根本的。

三、道家

如果问我国的哲学思想从何而来?那么,毫无疑问的答案是:道家。

道家的影响力,相对于儒家和墨家来说,就小的多了。因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李耳)以及继承者庄子(庄周)都主张“无为”,不求名夺利,主张“道法自然”。老子的《道德经》阐释了何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谓的“道”,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源,人类社会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学说,企图通过“心斋”“坐忘”等方式与“道”融为一体,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无差别境界,而获得“逍遥游”,获得精神绝对自由。虽然说道家的思想不受统治者的欢迎,但道家思想却在乱世中成为了人们的心理寄托。

四、法家

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韩非),是儒家荀子(荀况)的学生。韩非思想的核心是法治(即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独裁暴力)。以“法”为中心,结合“术”与“势”的政治观。因而,深受历代统治者的欢迎。

从此开始,中国的思想就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思想的交织、演化,形成了我们现代的思想体系。

春秋战国之深远影响

我们在《大学语文》课本中学到了关于“孔子”的《季氏将伐颛臾》、《大同》,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的《秋水》,《战国策》中的《冯谖客孟尝君》、《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这些文章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也都体现了各家学派的思想。

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那个时代的东西,因为它们太重要了,它们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所在。我们现在提出奔小康,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大同”了;我们现在提倡“依法治国”,韩非大公子两千年前就说了,秦国就是那么干的;我们现在提倡发展“市场经济”,让“看不见的手”去管理社会,老子庄子两千多年前就说过“无为而无不为”。

所以会有人说:鉴古而知今……多读点书,以后肯定会有大用的!

                                     来自: 伟天英 >《我的图书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