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兴邦:只有踏踏实实干制造实业的风电才能有未来
制造业一直是国家的工业脊梁,如果说我们指望IT,AI给国家经济扛起未来经济命脉大旗,我个人觉得不靠谱。
风电从05年开始跨入1000万千瓦装机以来,风电行业一直就在螺旋式上升发展,十多年来,从事风电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企业,经历了风电行业的两起两落,成功的我没看到,但是在这个行业里想趁这个行业风口吹上天最后跌落神坛的确实太多了。
风电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从单价6000元/kw腰斩后反弹到4000元/kw,从5%的2年质保到10%的5年质保,给无数梦想在这个年市场规模3000亿元左右的市场蛋糕中分一杯羹的企业来打了狠狠地一耳光,没有点实力,不要随便进入这个行业,08年我进入这个行业快40家主机厂,现在不到15家,而且还会继续淘汰整合,风电实际上也确实已经到了需要整合的阶段了。
风电行业的特点就是费时,费力,费钱。从项目立项到项目投产,快的3年,慢的我说经历的央企项目最长达到10年之久。对装备企业而言,从销售,研发,招标,交付,运维和售后,快则6-8个月,慢则1-2年,一年的招标投标保证金上亿元人民币呆在招标公司理所当然,质保金几十个亿人民币轻轻松松,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不是谁都能玩的起的。其实我原来的东家SANY我从内心是非常佩服的,实体出身,早期全产业链入厂,现在改为轻资产模式,但总体还是实业为主。作为行业业主,他们也慢慢发现,只有真正干制造业的装备企业才是他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如果仅仅是在风电风口挣快钱,无论你再好,业主们也会在选择时候对你打上问号。
今天的风电装备业基本成为三支队伍,从全球来看,外企一个团队,民企一线一个团队,国企央企一个团队,剩下基本就没有了,未来这个队伍的规模还会减少队员,为什么?价格竞争,技术竞争,服务竞争,都需要规模和投入作为支撑。技术的进步是需要规模作为基础,规模越大,才有可能投入更多的研发经费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实施,规模越大,才有可能做好服务,你的采购费用才会降低。至于风机国内未来还会有多少家存在,我不敢妄断,但肯定不会超过8家。风资源越来越差,电价越来越低,只有实实在在有技术实力,有经济实力的实体企业才可能真正去投入到这个行业里来。
回头看国际的原来风机前十几强,都是专心致志的从事风机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从未看到像国内的有些风机企业三心二意干着干那,挣风口块钱,如果是这样,那是投机,或者说是投资,不是干实业,不是真心干风电,我个人觉得也干不长久,很多过去的案例已经证明,因为你给补了客户信心。
当然,风电的下游更是如此,好多民营企业,有一点小钱,就想干风电,结果真正做成的没有几家,绝大部分都折戟沉沙,需要真心实意的去投入到风电行业中来,不是看到风电国家政策支持,有利可图就想挣快钱。事实证明这个行业的钱不是那么好挣的,必须踏踏实实干实业,才能得到你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