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大祥巍”一体化发展
大临铁路
洱海生态廊道
巍山农民增收致富
大理白族自治州经过系统研究、统筹布局,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推动大理市、祥云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一体化发展,打造“一城三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
7月8日至9日,大理州委、州政府召开现场办公会,正式将“大祥巍”一体化发展推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大祥巍”半小时经济圈蓄势成型
“大祥巍”是大理州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区。2020年,大理市、祥云县、巍山县3县市GDP总量达757亿元,占全州比重为51%;3县市GDP总量分别居全州第1位、第2位和第5位。
大理市是连接滇西8州(市)的交通枢纽,在全省“滇西一体化”战略中占据核心地位。祥云坐拥“通一线于滇缅,控八州之咽喉”的特殊区位,具有“米”字型交通枢纽集散功能,处于滇西北旅游黄金圈的最前沿。随着昆(明)楚(雄)大(理)动车和大(理)临(沧)铁路开通运营,大(理)南(涧)高速和(下)关巍(山)隧道贯通在即,大理市至祥云县、巍山县的车程从1小时缩短到约20分钟,大(理)祥(云)巍(山)半小时经济圈蓄势成型。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理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大理州委、州政府初步明确了3县(市)的发展定位:大理市要建设成为“两城一区”样板田、“漫步苍洱”核心区、“美丽湖区、公园城市”;祥云县要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服务国际陆港、产城融合新型城市;巍山县要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样板、文教科创新城、民族团结进步标杆。同时,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成为高新产业聚集区、数字经济创新基地、总部经济孵化平台。
根据规划定位,到2025年,大理市经济总量要突破700亿元,祥云县要突破300亿元,巍山县要突破130亿元。到2035年,经济总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两番,大理市要力争达到1900亿元,祥云县要力争达到800亿元,巍山县要力争达到370亿元;“大祥巍”片区人口接近300万,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大祥巍”一体化怎么建
按照规划,大理市高水平编制国际旅游名城规划,以“一带三道十八廊”(苍山国家步道、茶马古道、洱海生态廊道、苍山十八溪绿廊)为核心载体,高质量打造“漫步苍洱”世界级康旅品牌。着眼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治理,立足“退、减、调、治、管”五字方针巩固提升洱海保护治理成效,划定苍山洱海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构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体系。深刻践行“两山”理念,高标准建设海西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园,加快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主动引领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对标国际一流,以优化海西城镇空间布局为牵引,努力建成“美丽湖区、公园城市”。
祥云县对标“百万人口、千亿产值”的区域性产业经济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以先进制造、现代物流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主的新经济中心。精准招商对接引进一批支撑性项目,打造千亿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努力成为云南先进制造业中心。用好用活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这块金字招牌,打造千亿级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商贸服务国际陆港。提速滇中引水祥云配水区、金沙江调水鲁地拉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抓住入选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行动试点县契机,力争两年内“撤县设市”,成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市样本。
巍山县将依托独有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深化与京东集团的战略合作关系,扩大巍山小吃和地理标识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抢救性保护古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典范。精心打造“百院珍珑”特色民宿,规划南郊农创园区、大仓苍鹭谷等田园综合体,促进旅游业态和消费逐步提档升级。借鉴雄安新区的“未来城市”理念,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谋划“大理关巍新片区”规划建设,打造山水田园、古韵新风的文教科创新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模式,实施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双融合、双促进”工程,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全国标杆”。
全要素推动“大祥巍”“四化”发展
交通一体化。提速楚大高速扩容,加快大理机场三期改扩建,做实大(理)丽(江)攀(枝花)、昆(明)大(理)丽(江)高铁前期工作,申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实施大理高铁站换乘中心、大理—丽江机场城际铁路、绕城快速通道和枢纽连通工程,完善大(理)祥(云)巍(山)半小时道路快速系统,实现机场—动车站的无缝接驳和各类交通方式零距离换乘,构建向外接轨、对内放射、三区互联的公共交通网络。精心谋划新(下)关巍(山)大道、西河廊道、巍山货运站等项目规划建设,统筹考虑祥云和巍山两地间交通直达的可行性,把祥(云)巍(山)公路或轨道交通项目纳入全州交通规划盘子,将巍山县全面接入昆楚大丽综合交通网络。
产业互补化。大理市和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严格房地产开发项目准入,向外疏解“小散弱”产业,植入绿色低碳产业型项目,通过培育大健康、绿色生态农业、数字经济、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等新业态,将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为经济效益,真正成为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全国示范样板;祥云县重点承接州内外的产业项目转移,聚力培育先进制造、现代物流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紧盯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精准招引一批支撑性和带动力强的龙头工业项目,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中心城市新核心和新增长极;关巍新片区重点承接洱海流域人口疏解,主动对接大理市学校、医院、烟厂、部队等企事业单位的搬迁选址,同步引进重大科创、文旅项目,完善市政基础和金融、养老等公共服务软硬件配套,成为链接大理、巍山两个古城的桥梁纽带,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大理市首个卫星城、城市功能的拓展区。
服务同城化。探索教育同城化路径,围绕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集团化办学,统筹优化“大祥巍”中小学、幼儿园布局,逐步实行三县(市)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通过名师送教、互派交流、跟岗研修和校长返聘等,搭建平台开展跨区域教研协作,加强教育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探索医疗同城化路径,围绕公立医院就诊一站式通办,深化3县(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协同合作,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认互通应用,提升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水平,打造医联体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典范。探索实施三县(市)户籍“一元化”管理政策,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推行来去自由的城镇户籍迁移政策。
功能组团化。以分别完善大理古城、下关街道、太和街道、满江街道、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祥云县城、祥云工业园区、巍山古城、关巍新片区等不同区域各自的基本功能为前提,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城市内部构塑多个单元式组团,推动内部空间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以组团式发展重塑城市经济地理,以组团式发展构筑城市比较优势,以新的营城理念构建“产城人”高度平衡的城市空间格局。(云南日报 记者秦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