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文艺】胡恒岳/关于围墙的记忆

关于围墙的记忆

作者:胡恒岳

幕阜山的余脉踩着细步,一路逶迤而来,在小江边突然打住,摆出了一个架式,就像展翅的凤凰,正要飞出山外。张家大屋就落在凤凰头下。屋前有两口池塘,一片稻田,屋后是满山的楠竹,屋右面河水滔滔,左面的泉眼清流不断。
传说很多年前的一天,一老者从此处经过,他左瞧瞧右看看,说:“真是个好地方!遍栽桃李,可保万年不衰啊。”于是张家人在屋前屋后遍植桃李,自此,张家屋场春天桃红李白,夏天硕果累累。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一场山洪,百年不遇,水浸到柳树梢了,小镇上的学校敌不过浸泡,轰然坍塌。离小镇百米远的张家屋地势高,安然无恙。于是有人相中这个地方,将学校迁到了张家屋场,张家十兄弟只得搬往周边的田头地角。人们恍然大悟,原来老人说的“桃李”指的是学生!
学校两幢教室泥砖烟瓦盖成,像一幅对联排列着,而横批是一幢宿舍。课余,学生们上山捉蝉蛉,下田捡螺蛳,中午端着饭碗到河边蹓跶,然后下到河中洗碗、捉鱼、摸虾米。
张家兄弟的几条老黄牛常带着牛犊子到操场边踱步;母鸡大摇大摆领着小鸡仔到樟树下刨地;狗狗们则成群结队,在地上打着滚,它们喜欢故地重游,该是记得小草的鲜嫩、虫子的柔腻、桃李的芬芳。
那几年的清明时节,学校后面往往会传来男人的骂声,“手痒的,谁又掰我的笋啦!”骂声听得多了,碰到刚好下课的时候,同学们便齐声重复着听到的骂声,山那边的叫骂就声音更大劲头更足了。校长便赶紧打铃上课,把学生们赶进教室,但骂声并不会停止,校长朝山那边喊道:“不要骂了,'人怕过房,笋怕过墙’,笋子都长到校园里了……”校长没说完,那边又嚷道:“哪有什么墙!你们占了我们的家,也不让我们的春笋长。”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校长沉默下来,关起门来装着不听见。一阵子后,那男人见无人理会,才一路骂着离开。
那时集体主义大于天,让他们搬离祖宅,即使他们一万个不愿意也得服从。如果是现在,他们岂不是响当当的“拆二代”?
于是老师们就想要有一堵围墙。盼啊,盼啊,终于盼来了。围墙堵住了骂声,堵住了鸡狗牛羊,当然也堵住了学生们与山水的卿卿我我。
几年后,二层的教学楼早已取代了砖瓦房。可围墙密不透风,人像是笼中鸟,心里憋得慌。大家都说,能有一段通透式的围墙该多好!几年后,“普九”的东风来了,图书馆建起来了,实验室建起来了,校园随之扩展到街道旁,水泥钢筋做成的通透式围墙与新修的校门连成了一片,校园面积扩大了一倍。围墙成了师生洞察外面的窗口。墙外不断延伸的街道,热闹的商铺,穿梭的汽车一一尽收眼底,还常有打扮如花的新娘,手挽着新郎走过街道,引来全校学生的喝彩。
记不清楚什么时候起,校园内有了小卖部,经营文具和小吃,价格总比街上的高几分钱。这时围墙便变成了买卖的窗口:学生们打几个手势,外面的小贩就把小吃从围墙中塞过来,学生们迅速将小吃放入衣裤兜里,左顾右盼仓皇逃离。学校请来砖匠把围墙封堵起来,围墙又回到了从前。但买卖依旧,学生们一声短短的吆喝,外面一根竹竿便将小吃钓了进来,随后又将钱钓出去。
时间老人总是向前迈着坚实的步伐,国家经济发展了,大家都奔向了小康,小卖部实行了零利润,专门为学生服务了,围墙边的买卖终成记忆,围墙也改成了漂亮的钢结构通透式栏杆,墙内的香樟与墙外的香樟肩并着肩,手拉着手。
原来喜欢怒怼的小张已成了老张,他住到了街道上,还成了义务护校队的一员。每天,他都要围着学校打两个圈,散散步,和镇上的人唠叨一下身边的变化。

作者简介

胡恒岳,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思源实验学校工作。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孙美堂专辑

万志勇专辑         甘桂柳专辑      官松源专辑

熊英专辑             刘正年专辑       罗夏龙专辑

秋暖跃马合辑      魏晓晖专辑       方良专辑

何志贤专辑        吴穷专辑             严树林专辑

何贵专辑            夏四文专辑         逸仙散文专评

高三九专辑         赵光专辑              卢从正专辑

长寿采风专辑      彭盼兮专辑         熊业民专辑

李细田专辑           “党在我心中”特刊专辑

童锦华专辑          王飞帆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0)

相关推荐

  • 宁化实验小学之年代记忆

    据民国黎景曾 黄宗宪修纂的<宁化县志>(卷八)记载,"兹就宁化言之,高等小学之数七,而属县立者一.在城内,旧云龙书院." 在宁化老人们的记忆里,好些年,县城关总共就三所 ...

  • 采矿引发安全隐患!缅北帕敢村庄出现巨大深坑!

    [缅甸中文网讯]缅甸克钦邦帕敢矿区某开采公司因在一所小学的附近开采,导致学校地面和学校建筑开裂.校长与学校志愿者们已在学校里树立了警示标语,禁止人们靠近. 帕敢镇区隆软乡马苏仰村的10户长吴年吞表示, ...

  • 【三湘文艺】廖岳明/骚动的青春(之二)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骚 动 的 青 春 知青故事之二 作者:廖岳明 公社划分的口粮田离场部有几公里,那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是山边的洼地,大部分是农民不愿意耕种的冷 ...

  • 【三湘文艺】廖岳明/日军在岳阳缴械投降

    日军在岳阳缴械投降 一位受降官的回忆 作者:廖岳明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隶属国军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进入长沙,接受日军投降.第十八军(军长胡琏)所属第十八师.师长覃道善(少将.黄埔 ...

  • 【三湘文艺】胡焕新/半生已过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半生已过 作者:胡焕新 假如人生只有前半生和后半生,那么我的前半生已过,再与我没有瓜葛. 假如人生只有上下集,那么我的上集已放映完毕,再也无法重播. 停 ...

  • 【三湘文艺】胡剑波/先生轶事

    先生轶事 作者:胡剑波 先生姓杨名浩中,岳阳县人,约莫大我十来岁:留板寸头,铁骨人,不高也不矮,不戴眼镜,喜欢穿蓝色中山装,眼睛不算大,却明亮深邃,顾盼之间,炯炯有神,言谈举止,富有亲和力:时任岳阳一 ...

  • 【三湘文艺】胡焕新/夏秋之间

    夏秋之间 作者:胡焕新 明明已月到中秋,却还褪不去夏天的服饰. 明明已人到中年,却死死踩着青春的尾巴. 若不是要在黎明时起身,去捡一路辛苦过日子:若不是每当夜幕降临时,才想起挂在窗前等候的小灯,谁能突 ...

  • 【三湘文艺】刘小红/爱心同事胡海叶

    爱心同事胡海叶 作者:刘小红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歌唱了几十年,唱遍了大江南北,家喻户晓,歌声温暖了和谐的社会,涌现了许多有血性有爱心的善良人,我的同事胡海叶就是这样 ...

  • 【三湘文艺】胡征锦/例行体检

    例行体检 作者:胡征锦 每年单位组织的例行体检,确定了某医院,体检时间可以自主安排.时光匆匆,转眼深秋.看了手机上天气预报,准备天晴就去完成这项拖了很久的任务. 一大早,匆忙洗漱了一下,便戴上口罩,迎 ...

  • 【三湘文艺】胡征锦/深秋金鹗山

    深秋金鹗山 作者:胡征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居住在金鹗山附近多年,从没有看见过山中的神仙,却时常会感觉到山上有一些仙气. 金鹗山位于岳阳市城区中心,南看成岭北成峰,山形如巨鸟伫立.相传古时有异鸟飞集 ...

  • 【三湘文艺】杨西霞/由邻居想到的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由邻居想到的 作者:杨西霞 年纪越大越爱回忆过去的事,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的邻居们.我在电厂和工会工作时结交了不少邻居.她们既是我邻居,也是我朝思暮想的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