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武义最美9大古村落,温泉之城泡汤访古赏景最舒宜
在浙江有一座小城名叫武义,它是我国出了名的温泉名城。
同时,武义还散落着很多避世的古老村落,这里没有人山人海,只有江南的诗情和画意。
闲暇时光,就去武义泡汤赏古村美景。
1 山下鲍古村
一个既低调又高调的小山村——山下鲍村。山下鲍村坐落于武义县南面的大溪口乡。说它低调是因为它不算景区,平时压根没有多少游客,只是一座四面环山的小村庄。说他高调是因为它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选座浙赣山区建筑代表,写入了《中国建筑史》一书当中。
山下鲍村是江南居民原生状态的代表,村庄存留着大量古代建筑,庙宇、石桥、祠堂、古井……极其古风。
山下鲍村不是景区,自然就不用门票,这里几乎没有游客。因为在建筑领域小有名气,便有一些摄影爱好者、写生来此,除此之外便都是当地居民了。乐于人文旅游的游客,不妨前来山下鲍村这里过一个清清静静的国庆假期。
2 俞源古村
俞源村坐落于武义县西南方向的余源乡,是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按照天体星象排列叫人设计建造的,因此也叫太极星象村,传闻此地风水极好。
初到俞源村,迎面便是一条S型的小溪,将块块水田圈成一个巨大的阴阳太极图,让人感受太极星象的玄妙。谁能想到,这这个名气不大的村子,藏着1200多间宋元明清古建筑群。而古建筑内木雕、砖雕、石雕之精致之华丽,让人叹为观止。
古村不华丽,白墙黑瓦的建筑,参天的古木、长满青苔的石凳、斑驳的牌匾,凝聚了时光。
俞源村至今保留着1200多间古建筑,从宋朝到清朝的建筑都有。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蕴藏着古代匠师的聪明才智,木雕、石雕、砖雕等都栩栩如生,让游客叹为观止。
3 郭洞古村
郭洞村怕是武义古村落中最“有名”的一个,有“江南第一风水村”的美誉。“郭外风光古,洞中日月长”,这幅刻在郭洞村入口古城墙上的楹联,揭示了这个600多年历史古村落的隐世美好。
郭洞村历史悠久,先祖可追溯到宋朝宰相何执中。据说,何执中的后人仿学《内经图》营建的古村,村中桥梁水井无不按风水理论排布,极为讲究。“山环如郭,幽邃如洞”,是先人对这个村庄给予的深情。
郭洞老屋、古木很多,每一处都值得游人寻找。村边的山也是必须登的,透过百年老树的树枝看古老的村落,那是一种别样的幽深宁静。
4 范村古村
武义全县海拔最低的古村落——范村。
多山水相融的自然味道,高低成趣的传统建筑,像这样质朴的古村落,总是令人眷恋和向往。位于武义县履坦镇的范村便是其中之一。
范村是北宋范仲淹侄儿后代的聚居地,位于武义县城的西北部,是全县海拔最低的一个村落,曾因清嘉庆年间的一场特大洪水几近摧毁,全村仅留下一棵大樟树和现范氏宗祠东边民居的一堵老墙。
如今,这株见证了当年那场浩劫的古樟树依然挺立在武义江边,在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之后越发粗壮,要5个人才能抱得拢。重建后的范氏宗祠内有三块远近闻名的石碑,分别位于宗祠大门东西两侧的内墙中,且都镶嵌在墙体中。
到了范村,范氏花厅不得不去。走进这里,眼前的景象,即便使用上所有描绘木雕技艺的词语,都不足以形容它的美好。巧夺天工的牛腿、花窗,栩栩如生的花瓣、松柏,一个个木雕图案历经风霜却依然清晰可见,透过它们你仿佛能看到匠人雕琢于其中的心思与心境。厅堂的正中间悬挂着古色古香的灯饰,待到夜晚来临,这些承载着厚重过往的文物在花灯的照耀下折射出磅礴大气之美,欣赏起来又是另一番滋味。
除了花厅,范村中如今仍保存有相当数量的古建筑,散落在村中。走过花厅的门口,沿着村巷右拐,在转角的回廊之下又是一处古建筑。再往前走,又是一处。随便选择一幢走进去,都仿若梦回千年,感受着历史带来的浓浓韵味,不经意间就会发现未曾见过的惊喜。
古建筑内外还有着为数不少的绿植,随着夏天的到来变得越发郁郁葱葱,成为村中的又一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喜欢摄影的市民在这里停留片刻,相信可以拍出不少文艺范十足的美照。
5 华塘古村
华塘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南部,距县城35公里。
据《(民国)宣平县志》载:周围都是山,当中低,象一口塘,元朝叫坳塘。清朝末年,人口增多,改名为华塘。村落层峦环抱,溪流围绕似弓。村东岱石峰,峭拔似剑,直插云霄,旧为宣阳(宣平县)八景之一,名岱石流霞。武(义)坦(洪)宣(平)公路经过村前。
村落放眼望去,牌坊气势恢宏伫立村口,青石古亭苔绿斑斑,仿古廊桥古朴典雅,村周古树群郁郁葱葱。
华塘村历史悠久,较为完好地保存了连片的古建筑民宅,其中建筑精美、雕梁画栋的清代古民居11处。古建筑内天井均以青石板或鹅卵石拼镶成精美图案,保留了典型的清代和民国时期建筑特色。
6 陶村古村
武义县桃溪镇陶村。
浙中古镇桃溪,因“有桃千树而得名”。桃溪镇所在地陶村,则是武义县现今人口最多的行政村。村里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元代延福寺闻名遐迩,吸引了众多游客。
延福寺是江南最早的元代建筑。
这座千年古刹始建于唐天成二年(927年),重建于元代延祐四年(1317年),采用重檐歇山斗拱建筑,整座大殿梁柱之间不用钉不用榫,完整地保留了元代木构件半拱建筑艺术风格和构造特征,是江南仅存的三座元代建筑之一。
如今修缮后的新寺很气派,面积也很大,成为了灵隐寺下院,但少了些许古朴苍劲的味道,多了些横店影视城的速成速写之感。老寺历经700年沧桑,如教科书般地矗立在最里面。许是出于保护的需要,老寺各殿大门紧闭,多了些神秘感。
这就是梁思成写进《中国建筑史》的延福寺大殿。
1934年,新婚不久的梁思成和林徽因曾专门来到陶村,为撰写《中国建筑史》准备材料。林徽因被山中美景惊呆了。在那里,她敲过寺庙里的铜钟,临拓过墙脚的石碑;拿着尺子,架着梯子,爬上爬下地测绘。在陶村,才女林徽因留下过她美丽的倩影。
“此大殿实为罕见之孤例。”梁思成后来在书中写道。80多年后,循着梁林的脚步,探访这座千年古刹,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工匠们鬼斧神工的精良技艺和古寺不可亵渎的神圣。殿前伫立的千年柏树和菩提树,仿佛仍在诉说历史沧桑。
据清嘉庆年间重修的《桃溪西祠陶氏宗谱》记载,陶村人是陶渊明后裔。
除了闻名遐迩的延福寺,其实陶村还有许多被游人忽视的明清古民居。一座座祠堂和古建连成片,气势非凡,相当精美。据统计,陶村现存各种历史建筑89处,除了元代建筑1处,还有明清建筑就有37处,民国建筑39处。
只要走过陶村东西二溪上的镇澜桥、普济桥、永隧桥,眼前定会出现石门、灰砖粉墙、造型宏阔的古屋、祠堂。登山俯瞰,主要集中在后山脚、西山下、上下畈心和街路两旁,共有六七十座,而且,几乎每一幢古建筑与陶渊明都有一些渊源。
陶氏祠堂墙上画有族谱系图表。据介绍,陶村作为陶渊明后裔聚集地,村有六座祠堂,下辖自然村还有一个祠堂。
另外,陶村昆曲还是省级非遗——武义昆曲(草昆),号称南方“两个半昆曲”之乡的半个发源地,这也是寻访古村落的意外惊喜。
7 上黄古村
上黄村座落在武义、遂昌、松阳交界海拔850米的半山腰,离武义县城有60多公里,空中俯瞰武义县柳城畲族镇的上黄村,100多幢泥坯房错落有致镶嵌在半山腰,其布局特殊,十分壮观。盘山公路上看去,一排一排建在山坡上的黄泥土屋层层叠叠,似梯田一般向上积累,足有10层之多,犹如西藏的布达拉宫。整个村庄坐落在一个漏斗形的山坳之中,背靠一座长满竹子的大山,两侧亦是群山高耸。
8 上周古村
武义上周村,位于武义县坦共乡境内,海拔约800余米,雨量充沛,常有云海翻滚,风光优美。上周村是一个原始村落,村庄中大部分为黄泥土房,适合纪实摄影。云海最佳观赏点有一座亭子,其实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开,沿途可以发现美景就可以停车拍照。
9 乌漱古村
武义柳城畲族镇乌漱村,先祖吴寄生、吴寄白从遂昌四都吴桐山迁移定居,村落发祥发展已有近600年历史,村落清一色土坯房,四周古树众多,迷踪交错的巷道,错落有致的屋子别有一番韵味……那条条青石板路几百年来人来人往,黄墙黑瓦,留下了多少岁月的痕迹,村道旁那建于清嘉庆廿五年的吴氏宗祠,白色的墙与周围的清一色的黄形成鲜明对比,独具特色,宗祠边上有一口无井圈的井,内壁用石块砌成,水质清澈,冬暖夏凉,几百年来,它孜孜不倦的见证着人们兴衰起落。
古村记独立整理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