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条的4个营养真相,你知道吗?
夏天吃面条是很多地区不成文的习惯。面条的好处,一是烹调简单方便,二是过凉水做成凉面食用比较凉快。关于面条的几个营养真相,你知道吗?
01
筋道的面条不一定更有营养
面条的弹性与面粉中的蛋白质密切相关,而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及面筋的质量与小麦品种相关。面粉所含的蛋白质以“面筋蛋白”为主,其具有奇妙的黏弹性——能成团不散,有很大的延展性,还有很好的弹性。一般来说,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越高,其所制成的面条韧性和弹性就越好,拉伸和煮制时越不容易断,口感也越筋道。然而,面条的筋力与其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无关,甚至很多筋力好的面条,维生素含量比普通面条还要低。
我国传统种植的多数小麦品种面筋含量不够高。人们想了很多方法来改变面条的口感,如加盐、碱、氧化剂、植物胶、保水剂等,所以超市中的挂面产品大多都有“盐”,日式拉面类产品的包装上都有“碳酸钠”的字样。
自己在家做面条,和面时可以加一个鸡蛋。蛋清的蛋白质能增加面条的筋力,而蛋黄中的卵磷脂能让面条口感滑爽,也能起到减少粘连的效果。此外,还可以用牛奶代替水和面,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能加强面团的筋力,做出来的面条不易断,更筋道。
02
太白或太黄的面条,维生素含量低
面粉本来应是略发暗、发黄的颜色,并非纯白。纯白的面粉,一是去掉了太多外层营养价值高的部分;二是用氧化剂处理过,将面粉中少量黄色的类胡萝卜素氧化,颜色就显得更白。如果面条蒸煮后颜色明显发黄,最大可能是添加了碱。除微量类胡萝卜素外,面粉中还含有微量的“类黄酮”物质。这类抗氧化物质几乎无色,但处于碱性环境时就会表现出鲜明的黄色。因此,面条颜色发黄,未必是放了鸡蛋等“好材料”。
黄色的面条虽没有毒性,但维生素含量有所下降。面粉本来是维生素B1的良好来源,维生素B2的含量也不少,可一旦加入碱,就会让这两种维生素迅速分解;待面条煮熟后,这两种维生素已经消失殆尽。
03
粗粮面条未必有助于控制血糖
粗粮面条能否控制血糖,关键在于用什么杂粮及其杂粮比例有多少。很多所谓的杂粮面条中杂粮比例很低。做面条的面粉需要很好的韧性,而大部分杂粮不含面筋蛋白,没有韧性,所以加入大量杂粮很难做成面条。
在杂粮中,荞麦和莜麦(裸燕麦)是餐后血糖反应较低的品种。纯的荞麦面、莜麦面均有利于控制血糖。当然,如果仅添加一点,保健意义也不大。
04
久放的蔬菜面条不值得购买
菠菜面、胡萝卜面等含蔬菜的面条,其营养价值是否比普通的面条营养价值高,要看其中添加的蔬菜比例。虽然很多产品包装上写着“菠菜面”,但细看成分表,菠菜粉仅占2%,这样还不如吃普通面条时配半盘菠菜摄入的营养素多。
此外,由于叶绿素、胡萝卜素等都易见光分解,故含有这类成分的挂面长时间储藏后,颜色会越来越浅,叶绿素、胡萝卜素等的含量也越来越低。自己用蔬菜汁制作的“新鲜”面条,倒是值得一吃。
本文作者: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范志红(副教授) 王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