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盾:基于RBRVS与DRG的公立医院绩效薪酬考评应用
作者介绍:
厚盾,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财务科副科长,高级会计师,管理会计师,中共党员,辽宁省卫生经济学会医院内控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公立医院现行绩效薪酬制度与改革发展形势不适应,探索科学的绩效薪酬考评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之一是绩效薪酬改革。绩效薪酬与医务人员的服务效率、工作积极性等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绩效薪酬考评方法,对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促进公立医院长久发展、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RBRVS与DRG为基础,分析公立医院绩效薪酬考评方式,综合质量管理、成本控制,设计绩效薪酬考评分配方案,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及医疗服务能力,强化绩效考核导向,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
科学合理的绩效薪酬考评对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学科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改革公立医院薪酬制度中,提出构建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求公立医院优化薪酬结构。传统的分配模式采取收支结余方式,对不同岗位的工作差异很难科学评价,忽略劳动价值,以经济收益为工作导向,不能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公立医院改革已经迈入深水期,全面改革分级诊疗、药品零加成、医疗服务价格、医护人员薪酬体制等。公立医院绩效薪酬考评与医护人员服务质量、工作积极性密切相关,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公立医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薪酬分配秩序,影响着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医疗服务供给的能力。过去基于收支节余的分配方案,偏重资本价值,与医保支付政策走向不符合,对临床工作人员的劳动价值也不能客观地衡量,不能满足医院的长期发展需要。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BRV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为公立医院绩效薪酬考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一、公立医院绩效薪酬考评方法
绩效考评分配方法体现了绩效管理思想理念,是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的工具。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分配对保证绩效管理的效率、效果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绩效薪酬考评分配也不断改进。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公立医院绩效薪酬考评分配也逐渐变化发展。传统绩效考评主要分为描述法、绝对考评法、相对考核法。医院绩效考评需要依据组织绩效考评模式[1]。常用的绩效考评方法包括RBRVS、360度管理法、平衡计分卡法(BSC)、关键绩效指标法(KPI)、目标和关键成果法(OKR)、目标管理法(MBO)等等。随着DRGs和RBRVS的兴起,医院绩效薪酬考评逐渐采用这两种方法。RBRVS起源于美国,适合以工作量为考评重点、处于生命成熟周期的医院。其优势是更好地体现了优劳优得、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改变多收多得、收入分配的逐利倾向。缺点是实施成本较高,项目比对、项目内涵复杂,忽略了不同医师的能力差异、疾病风险、复杂程度,单纯依据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相对价值,未考虑科室是否有收支结余,与工作量挂钩[2]。DRGs适合质量管理、医疗服务效率、医疗费用控制为考评核心的医院,信息化程度高的医院,处于生命成熟周期的医院。其优势是有利于创新医生或科室的绩效评价方法,有利于对医疗费用进行宏观预测和控制,有利于规范临床路径。缺点是不适用于医辅、医技等科室,一般只用于临床科室及医院,对信息化水平、数据质量要求较高,实施难度大[3]。公立医院的绩效薪酬考评模式,主要有以收支结余为基础的综合考评,系数考评模式,以及工作量考评模式。
二、基于RBRVS与DRG的公立医院绩效薪酬考评
(一)基于 RBRVS 与 DRG 的绩效薪酬考评分配方案
本文研究结合DRG法考评医疗服务安全、效率、能力,以及RBRVS法的基于量化工作量,建立公立医院薪酬考评分配方案。薪酬考评分配方案以知识价值为导向,遵循医疗行业特点,以质量管理、成本控制为内涵。关键绩效指标(KPI)考评% ×(DRG绩效单价×DRG绩点+项目绩效单价×项目绩点×工作项目数量-可控成本)±其他考核项目。
工作项目:服务人次、协作项目、执行项目等。同时计价材料、药品不计入考评分配。遵循工作项目的激励原则,第一,禁止给病人做不必要的项目,禁止乱开处方。第二,项目花费成本较高、全年工作量较少,绩效单价高。第三,项目风险、责任、技术要求高,绩效单价高。第四,鼓励应用新项目、新技术[4]。第五,项目主要是监测、辅助,绩效单价低。第六,项目医疗服务花费时间多,绩效单价高。
项目绩点反映工作项目的相对价值,是工作项目的单位点数。参照国际公认的WORK RVU值,设置相关项目,药学、医技、护理、临床项目绩点,其赋值通过建模测算。单位项目绩点的绩效价值,为项目绩效单价[5]。利用医院历史数据,测算工作项目的点数,比如服务人次等。应用数据为医院一定期间的实发绩效薪酬总额、可控成本、业务收入、工作项目数量等,比如近三年、近一年。与绩效薪酬预算总额控制相结合。使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测算,要求数据处理能力、信息化程度较高。
在绩效方案中,DRG是核心能力考评,有利于提高服务效率效果,改善病种结构,引导科室与医生诊疗的规范性。DRG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重调整,基于DRG的绩效考评,以及基于RVRVS的工作量绩效考评。诊疗项目已纳入DRG病种管理,对DRG绩点的考评计算,采取三个维度,质量安全、服务效率、服务能力。质量安全包括并发症发生率、重返率、死亡率[6]。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为服务效率。DRG权重、病例组合指数CMI、DRG组数为服务能力。DRG绩点考评依据,需要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指标。DRG权重数值越高、病例组合指数越高,属于正向绩效指标,表示服务能力越高。死亡率、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属于反向绩效指标,其越小,服务质量安全、服务效率越高。单位DRG绩点的绩效价值,为DRG绩效单价。
关键绩效指标KPI综合考虑医保控费、效率效能、工作质量、综合管理的要求,采用百分制。医院可以根据战略目标、管理需求,科学设置关键绩效考评指标,实行联合打分考评,包括人事处、门诊部、计财处、医保办公室、医务处等等。
可控成本包括通讯费、维修费、供应材料、房屋与设备折旧、办公用品、不可计价材料、人事基本工资等[7]。鼓励科室节约成本,提升成本控制意识。
其他考核项目可以在年度绩效薪酬的考评分配中应用,主要用于奖优惩劣。设置惩罚性指标,比如违规违纪人次、患者投诉例次等。奖励性指标比如患者感谢表扬例次、发表SCI论文篇数、新技术项目等。
综合不同岗位特征、绩效薪酬考评分配总原则,制定考评分配方案:(1)医技。关键绩效指标( KPI)考评%×(服务项目绩效单价×服务项目绩点×服务项目数量-可控成本)±其他考核项目。参照国际公认WORK RVU值,设置药学、医技等服务项目。服务项目是医技医生执行的HIS收费服务项目,比如发配药、放射、B超、检查、化验等。(2)临床。关键绩效指标( KPI)考评%×[DRG绩效单价×DRG绩点+项目绩效单价×(服务项目绩点×服务项目数量+协作项目绩点×协作项目数量+执行项目绩点×执行项目数量)-可控成本] ±其他考核项目。服务项目包括出院人次、手术人次、实际占用床日数、诊疗人次等。非手术科室主要考评出院人次、实际占用床日数。实际占用床日数为手术科室指标。诊疗人次考评,为门诊科室指标。协作项目是补偿医生研判检查、检验结果的脑力价值,临床医生开立申请,诊疗收费项目由其他绩效核算单元执行[8]。执行项目是临床医生执行的诊疗收费项目。内科科室适合以DRG为基础绩效考评分配,手术科室适合以RBRVS为基础的工作量考评分配。(3)护理。关键绩效指标(KPI)考评%×(护理项目绩效单价×护理项目绩点×护理项目数量-可控成本)±其他考核项目。比如心肺复苏、心电监护、静脉输液等护理服务项目。(4)后勤科室。设置一定比例的绩效薪酬,依据医技科室、医师、护理平均奖,考核结果与绩效薪酬挂钩,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满意度绩效、岗位绩效等。(5)行政职能。设置一定比例,依据医技科室、医师、护理平均奖。考核结果作为调节系数。考核内容包括预算执行率、工作效率、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等。
(二)绩效薪酬的二次考评分配
大部分公立医院的绩效薪酬考评分配模式采取院科两级制。直接分配到医疗组、医生个人的很少。医护人员对绩效薪酬考评分配是否认可,与二次考评分配是否公平公正密切相关。以一次分配为基础,再次切块划分科室绩效薪酬总额,科室考评个人绩效,为二次考评分配。二次考评分配是科室分配自主权的体现[9]。实际运行中,会出现一次考评分配、二次考评分配原则不一致的情况,不利于绩效薪酬考评分配工作的实行,甚至与医院总原则违背。因此,需要重视二次考评分配的公正、公平。首先,医院可以建立绩效薪酬审计小组,审计核查二次分配方案,定期核查各科室绩效导向,审计二次分配实际分配结果。其次,加强科室民主讨论或自查,建立科室绩效薪酬管理小组[10]。上传下达,接受科室全体成员的监督、建议、意见等。最后,二次考评分配以医院总的绩效薪酬考评分配原则为基础,医院加强沟通和协调。
三、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院的发展,公立医院绩效薪酬改革也要相应推进,优化考评方法,兼顾公平和效率,提升考评分配结果的科学、公正、公正。绩效薪酬考评分配要兼顾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促进医院实现战略目标,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公共医院要充分分析自身情况,应用基于RBRVS和DRG的绩效薪酬考评方法,同时根据发展形势不断动态调整完善,促进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