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明:连载25
俄罗斯与北极的苏醒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斯拉夫人,今天看俄罗斯人主要组成部分从分子人类学上被描述为R1a,这是东欧人常见的一种父系染色体,中国华北地区的胡人或印欧人混合就多属于这同一个类型,亚洲部分的印欧人主要是这个类型,越往欧洲西部这个类型越少,西欧人更多属于R1b类型。由于地处北极附近,俄罗斯北扩之后加入了大量的亚洲起源的N型与Q型父系染色体,当然还有草原蒙古人的典型C3类型。
很多人认为俄罗斯是个年轻的国家,看说哪一片的俄罗斯了,中国三代的青铜文明假如是俄罗斯方向传播过来的我也不会奇怪。所以,说哪个国家年轻还是古老看你从哪里以及何时选取比较了。历史,总体是一种主观建构,如同普通的房屋建筑,同样的材料,建筑师可以随意调取资料建立自己心目中的建筑,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的建筑理论,喜欢不喜欢是你的事情,是否能够建造出新风格的建筑是建筑师的思想水平问题。当然,最实用的房屋就那几种,但或许有人不喜欢千篇一律,甚至觉得他们是建错了,无论如何,宏观文明学肯定不是你常见的“建筑”。从蹲在树上,到草原奔跑,再到洞居避冬,从“土木”工程时代到钢筋水泥时代,建筑风格一直在变,人类的思想也一直在变。
一个国家其实像不像一个庞大的建筑?平面建筑。由于现代俄罗斯极其庞大,所以很难进行一个周到的综述或比较。假如从旧石器时代看,总体因为位于北方寒带地区俄罗斯旧石器时代近乎一片空白,可以参见莫氏线划分。但是在旧石器时代的最后时段里,西伯利亚地区诞生了奇特的Q型父系染色体携带者——他们的脚程非常广远,从西亚、东亚、欧洲,尤其是美洲几乎全是Q。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高温期这里应该有一波蓬勃发展,尤其是黑海北岸与贝加尔湖附近等湖区都有丰富的考古遗址,他们中的有些部分甚至通过蒙古草原进入华北地区。
以R父系类型为主体的印欧人在俄罗斯的历史始终起着主导地位。即便在大降温之后,俄罗斯地区的文明也没有完全陷入沉寂,有一些印欧人始终活动在北方草原地区以及中亚,他们明显还扩展到华北的三代前后的文化之中。但总体俄罗斯文化还是受到了寒冷的直接打击,尤其是东部西伯利亚一直因为寒冬直到近代而成为没有人光顾的荒原,所以,俄罗斯的精神头脑主要在欧洲较为温暖的地区就不奇怪了,当然那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人类文明近代前后的文明主导在欧洲,所以俄罗斯人主动向西方进行了转移。直到公元10世纪东正教从罗马拜占庭传入俄罗斯,延续至今的俄罗斯文明之旅才重新开启,从此俄罗斯也成为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之地,仿佛被冰冻在那里保持着一份古老的传统。北方的树木都生长极慢,可能是消耗能量的关系,发展是需要消耗资源的。
今天的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乌克兰人都是俄罗斯文化的主要继承者。
从大约一千年前开始,气候的升温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甚至改变了俄罗斯的命运。所谓“你的毒药他的蜜糖”。今天气候变暖很多人在头疼,但北极国家肯定很高兴。假如继续气温上升,那么中国人是应该感到欣慰的,因为人类文明的天平会彻底转移到东亚的西伯利亚,中国也会跟着受益,或相反被TB?因为文明发展是一种地缘扎堆现象,大趋势是由多个国家地区共同促成的,宏观上扎堆对外一致抗击,但内部激战也不会停歇,这就是人类这种动物的一直表现,至今未变。届时美国将继续相对下沉。当然,这是假设,一切看“天”。
公元12世纪气温继续升高,解放了寒冷地区的人们,比如北方的草原游牧人以及欧洲的蛮族就是这些升温的硕果之一。不过事物总有利弊,养肥的蒙古大军攻入俄罗斯,到1237年几乎整个俄罗斯成为蒙古人的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那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儿子拔都的治下。后来被突厥化后的钦察汗国持续了几个世纪,到1502年被克里米亚汗国击败灭亡。
气候在此时的开始转暖是亚欧文明北移的主要推手。科学家们根据新仙女木的生物活动现象确定了一个冰期“新仙女木冰期”,为何不能以人的活动来确定气候?跨北极的俄罗斯大帝国即将诞生,意味着一个新的气候段的开始。这一切都不是孤立的偶然事件。其实之前的蒙古帝国已经是一个气候大事件了,因为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接近北极的大帝国,此时的气候与文明肯定双双发生了巨变。另外,我甚至可以推断,就在这个时期肯定旧大陆人更密集地进入到美洲大陆。美洲大陆与旧大陆一直保持着联系,而且是一种源源不断的状态,只是会不会被记录下来的问题。
接着北欧发生了另外一件足以震动世界的大事,但是它往往被忽略了。从13-17世纪跨北极的波罗的海沿岸出现了一个松散的商业贸易团体,汉莎联盟,它的繁茂几乎可以形容为一个北方罗马帝国。不过它确实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商业联盟,而且是海上商业联盟,其经济强大的程度以至于有自己的军队和法律。它实际上是之后为何北欧突然崛起,甚至它就是西欧工业革命的一个前奏与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是不可能有之后的世界的。换句话说,为何日后西班牙与葡萄牙曾经突然爆发,然后昙花一现地熄灭,都是因为他们地缘上距离汉莎同盟太远,但英国就积极加入了这个同盟,受到了一场真正的“经济启蒙”。
汉莎同盟的出现足以证明这个时期欧洲北方真正转暖。因为我们无法想象欧洲人会逆风而行在冰冻的北方港口兴致勃勃地商讨新兴的贸易计划。诸多之后西北欧国家的重要金融与贸易制度都是在这里产生的,甚至可以说没有汉莎同盟就没有后来的欧洲殖民地经济管理体系。汉莎同盟也是对于后来西北欧崛起的一次文明培训。欧洲的海盗们越来越讲文明了。
在这个气候的春天里,新世界就要到来。古老的南方地中海文明独霸世界的日子快要结束了。欧洲文明与世界文明体系,都不是一天建成的。
如此,借助着气候转暖与文明之风三番二次的在欧洲大陆的南北东西进行穿插贯通,国土战争与宗教战争也一直没有停息文明的传播。整个欧洲到哥伦布时期就已经成为一个平行文明世界,甚至连东部俄罗斯都开始再次苏醒。
莫斯科公国是13世纪已经存在的一个斯拉夫国家,钦察汗国大军到来后他们受到册封而得以保留,在钦察汗的崩溃之际取而代之,俄罗斯统一国家从此形成。他们也宣称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直到伊凡四世(1530年—1584年)加冕为沙皇(副皇帝),改称沙皇俄国。
(周日30号早9点我在北京国图站B口出去的中外交流大厦一层 做《宏观文明学》讲座,欢迎光临!)